乘用车市场凉凉背后的残酷真相,私家车正在退出日常生活

截止到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7个月下跌,而且下跌百分比都在两位数以上。环顾四周,不单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市场也都在下跌。中国市场陷入冰冻的原因,之前大多归结于房地产市场冻结了大量资金,倒逼大宗消费走低。但这并不能解释全球其它成熟市场的现象,毕竟人家的房地产市场不象我们这么火热。

乘用车销售是一个周期性的市场,不断有高峰低谷,循环往复,经历了前几年的火爆,现在开始步入低谷,也属正常。但与之前的周期不同,这次的全球市场不振,并非与经济危机,或油价高涨同时出现(事实上油价现在正处于历史低位),这背后的原因就耐人寻味了。

乘用车市场凉凉背后的残酷真相,私家车正在退出日常生活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几个数字。假设一名顾客买了一辆总价15万的车,每个月的油钱,保险,车船税,维护保养,停车费,过路费,交通罚款等等,加起来大概两千左右。6年10万公里后,这名顾客想要把这辆车卖了,换辆新车,旧车卖了5万。那么这6年里,一共花费 150000 – 50000 + 2000x12x6 = 24万4千,6年车辆的各种开销就要14万4千,差不多等于原车价。还没算上处理与车辆有关的各种事物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

用了这么多钱,对普通民众来说,车也就是一个工具,平时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学,再加周末可能的购物和娱乐,平均每天真正在路上跑的时间大概也就2小时,一天中其它的22个小时都在空置。

这样一算,私家车更象是一种奢侈品,而不是日用品。

乘用车市场凉凉背后的残酷真相,私家车正在退出日常生活

同样是这些数字,如果一个顾客每个月同样用2千花在共享出行上,6年14万4千。但是原来买车的15万却省了下来,即便投资银行收益率最低的理财产品,年利4%,算上复利,6年后有15x1.04^6,差不多19万,赚了4万。所以这6年用在出行上的费用一共是10万4千,只有买车成本的一半还不到。而且每天不用开车在路上与人斗智斗勇,也没有任何与车有关的麻烦事。如果你是顾客,你会怎么选。

这就是为什么此次乘用车市场的下跌显得如此不同,因为随着共享出行的日益普及,私家车将日益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将更依赖于智能化的共享汽车。

今后的智能化车辆将会变得象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更象是一个向乘客提供娱乐,办公,和休息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

乘用车市场凉凉背后的残酷真相,私家车正在退出日常生活

今天的私家车还有一个面子功能,但当所有的豪车都加入共享出行的阵营,只要多花一小笔钱,人人都可以选一辆共享豪车出行,就象苹果手机一样,那么它的面子功能也将随即消失。

虽然共享出行的普及很可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10年,也可能20, 30年,但总的趋势已经无可改变。所以现在纯粹的乘用车市场已经是日薄西山,今后也不会有太大的上涨。接下来就看哪个OEM能够最快做出转变,拔得新兴市场的头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