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齊老街的歷史與文化

【聚焦學習】

薩拉齊老街的歷史與文化

敕勒川腹地,呼包鄂軸心,陰山鎖鑰,黃河要津。薩拉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旗府所在地,一座有著400多年曆史的塞外古城。薩拉齊是蒙古語,漢意為制奶食品的地方,是明朝中後期為居於大板升城(即今天的美岱召)的蒙古阿勒坦汗王府供應奶製品的地方。

薩拉齊又叫“圐圙“,即板升圍子。明末時,薩拉齊就有劉、潘、杜、範、程五姓漢人租種蒙古貴族的土地。清康熙後,實行開放蒙禁、移民墾邊政策,晉陝冀農民和商人走西口來到塞外,落腳於薩拉齊,而後再從這裡走包頭、走後套、走草地。山西祁縣喬家大院的開山之祖喬貴發,就是落腳在薩拉齊淘到了第一桶金。

薩拉齊老街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人的建築裡俯仰之間都是學問,薩拉齊的城垣就有很多說道。

據故老傳聞,薩拉齊城牆的周長、垛口等數字和四個門樓的名稱,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炮臺28個是象徵著天上的28個星宿,還比如:東門為啥叫泰來——東有泰山,取否極泰來之意。

南門為啥叫永清——因為南門外就是渾濁滔天的黃河,要讓它永遠安定清澈。

西門為啥叫定遠——因為西北迴亂,清廷當時正派左宗棠率軍全力平亂,取平定遠疆之意。

北門為啥叫磐安——薩拉齊往北都是蒙古草原,這塊地方在冷兵器時代一直戰爭不斷,所以要穩如磐石,故名。

雍正十二年(1737年),薩拉齊始有建制,乾隆四年(1739年)設廳。其時,薩拉齊街衢縱橫,商鋪毗連,廟宇宏偉,人口密集,是山西省塞外五廳最廣袤的地方,薩拉齊老街就此形成。乾隆十七年(1752年)擴建財神廟的功德碑這樣記載:“夫薩協者,乃歸化之西北隅也,背倚青山,面臨黃河,土膏地潤,商民輻輳,屬歸綏最勝之區。”

清同治前,黃河流經薩拉齊城南,有毛岱渡口連通兩岸。西至青海,東至山西的大型商船在這裡裝卸交易,使薩拉齊成為塞外有名的水旱碼頭和皮毛等商品集散地,工商行業基本形成了九行十六社。大盛魁、天義德、復字號、日升昌等在薩均設有分號,商業經濟十分繁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薩拉齊老街鑄就了百年晉商的輝煌。

同治六年黃河水患,毛岱渡口潰毀,遷往包頭南海子,薩拉齊火了近200年的水旱碼頭地位受到動搖,最後被包頭取代。

從上世紀之初到人民共和國成立的50年曆史,動盪悲慘而又壯烈,薩拉齊老街經歷了這一切,見證了這一切。這50年,是薩拉齊老街由盛到衰的時期,也是晉商走向沒落的時期。

1900年,老街上興起義和團,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二十四頃地教案。

1915年,薩拉齊同盟會先驅雲亨、經權等發動了倒袁的薩縣“五英雄起義”。

同年冬,悍匪盧佔奎在薩拉齊5天的燒殺搶掠,擄掠數十萬元現洋,殺死富商5人,老街元氣大傷。

民國6年和民國18年,即1917年和1929年的兩次災變和瘟疫,使老街的工商產業走向崩潰。1929年,著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來到薩拉齊採訪,眼前的悽慘景象使他震驚。他把這次薩拉齊之行看作是他人生的“覺醒點”。

1940年,隱蔽在薩拉齊同升和商號的中共薩託(托克托縣)地下工委書記劉啟煥和地下黨員王弼臣、王經雨等,組建了大青山薩縣抗日遊擊隊。

薩拉齊老街的歷史與文化

(大青山抗日遊擊隊)

薩拉齊老街的歷史與文化

(美岱召薩縣抗日遊擊隊紀念址)

解放以後,薩拉齊工商業經濟得到恢復和較快的發展。改革開放以後薩拉齊老街重新泛起活力,形成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布料批發市場、服裝市場、葵花市場和中藥材市場。

薩拉齊老街的歷史與文化

深重厚實的歷史必然孕育不同凡響的文化。一度繁榮的商業經濟,刺激和促進了當地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構成內蒙古西部地區異彩紛呈的民族民間文化主根脈。

主要包括廟宇、戲劇、民歌、社火、民間工藝等等。尤以二人臺文化為著。今天,二人臺已成為薩拉齊一個重要產業和文化品牌,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二人臺文化藝術之鄉”。

薩拉齊老街的歷史與文化

滄海桑田,塞外通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