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怪相(一)——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

教育圈是一个挺矛盾的圈子,圈内人的自我评价:累、苦、贫,圈外人评价:清闲、假期多,灰色收入(补课)。这两个矛盾主体长期存在,尤其是在近些年,在网络上形成两股舆论导向针锋相对。教育圈也是个挺奇怪的圈子,教师、学生、行政主管、家长构成的教育群体,为了学生这个核心,可谓煞费苦心,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屈,汇成了教育圈的众生百态图。今天我们就谈谈第一个怪相——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

教育圈怪相(一)——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

职称是一个敏感话题,由于利益关联和名额的限制,在教育圈,它一直都是稀缺资源。很多教师将其作为一个身份能力的认可,并为之奋斗努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幸运儿,能评上高讲的老师都是金字塔尖的一拨人,更多的人依然在中间或者底层奋斗着,甚至终身都没评上。这不稀奇,很常见。

教育圈怪相(一)——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

按理来说,既然是金字塔尖的一部分人,那应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人才,那应该是学校教学的核心人员,骨干力量。就像医院里的名医一样,他们应该是学校的招牌,学生争相要求授课的名师。实际上,他们确实是名师,因为名师只有高讲才能申报,他们确实是荣誉一大堆,因为很多高端荣誉,都有个高讲的限制。但是他们的课真的不多,很少,甚至不上课。

教育圈怪相(一)——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

笔者做过一个调查,一个学校周课时28学时,高讲周平均课时3.8学时,剩下的课程全是其他职称教师在讲授。这就意味着,一个高讲一周还不到4节课,那也就是一门课一个班,如何体现高讲的价值和作用。就像医院所有名医全部束之高阁,一周紧紧就半天看病,其他病人全是由职称低的人员在看病。本应成为主体和核心的人才,偏偏成为了边缘人物。这是资源的浪费,也是制度的漏洞。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高讲去忙什么了?

教育圈怪相(一)——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

1、制度存在缺陷,缺乏制度性的岗位职责要求

首先评聘高讲对于课时是有要求的,并且很多学校设立量化标准,课时是一个重要的评分依据,因此很多要评高讲的教师会积极要求上课,就是要在课时方面不落分。评上高讲后,在高讲的级别内,三年一晋级,只涉及到年度考核是否优秀,单位岗位设置是否有空岗,并没有课时的要求。并且很多学校的岗位职责中,并未设置高讲课时量的具体标准,这就造成了高讲没有课时压力,因此制度上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讲上课少的情况。

2、学校岗位需求部分高讲从事行政工作

评上高讲的教师,基本上在学校已经是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有资历,有能力,有威望,不少成为了学校系部科室负责人,甚至校领导。这些行政工作的介入,使得很多高讲分身乏术,面对中管理工作和三尺讲台,很多人选择了前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讲台的高讲在减少,而坐办公室的高讲越来越多。

3、懈怠意识作祟,缺乏前进动力

评上高讲后,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终于评上高讲了,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了,终于可以休息休息,再往上评,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正高的名额,那就果断放弃吧。没有了课时的压力,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授课量直线下降。因此在主观上也造成了高讲上课少的情况。

如何解决这一怪相?

我觉得首先还是从制度上入手,明确高讲工作职责,明确年授课量,并且与年度考核挂钩。当然由于很多高讲都是学校的中高层,这无疑是对自己挥刀,需要学校尤其是校长的魄力。

一次外出开会,遇见一个在会场备课的老师,问其为什么外出开会还要这么认真备课,对方答道,校长要求他们高讲每年必须达到一定学时数,并且针对高讲,加大校长听课力度,下午有可能会听他的课,不放心,抓紧时间再准备准备。这就是领导的魄力,只要有敢于向自己“革命”的魄力,没有什么改变不了的怪相。

教育圈怪相(一)——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

其次,学校要根据岗位需求,选择合适人员,教师还是应该放在教师岗位,尤其是高讲来说,他们评上的是教学岗位的高讲,不是行政岗位的高讲。能力在于教学,不在于后勤,不在于保卫,不在于校办。

最后,我觉得财政部门也应当调整教师的基本工资构成,降低基础绩效中的职称因素,将职称与课时挂钩,形成高讲不上课,工资还不如普通教师,督促高讲走上讲台。

教育圈怪相(一)——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

综上所述,高职称上课少的怪相之所以存在,不单一是教师的问题,还牵扯到了管理制度、工资结构设置、岗位设置等多方面问题,希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督促学校敢于向自己开刀实施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职称高的不上课,职称低的课满堂”的问题。小编后续会继续发布教育圈怪相系列文章,敬请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