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你最早接触到的像素游戏是什么?

《吃豆人》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吃豆人是电子游戏历史上的经典街机游戏,由Namco公司的岩谷彻设计并由Midway Games在1980年发行。Pac-Man被认为是80年代最经典的街机游戏之一。

根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足足有超过10亿人玩过《吃豆人》。

《超级马里奥兄弟》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1985年红白机平台上的作品《超级马里奥兄弟》席卷了多少人的童年,这个戴着红帽子的水管工所在的数十款游戏累计总销量超过三亿一千万份(15年数据),为任天堂创造了高达330亿美元的巨额商业利润。

《贪吃蛇》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1997年,诺基亚在自家手机上推出《贪吃蛇》游戏,由于手机销量大,这款游戏迅速风靡全世界。

在那个没有4G网络的时代,捧着手机玩上一两个小时的贪吃蛇恐怕是最早的“网瘾”了吧。

《开罗游戏》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1996年,开罗软件诞生,从同人团体到商业公司,从个人电脑到功能手机,再到智能设备,20年如一日地,开罗为玩家带来了数十款风格迥异的像素模拟游戏,这么多年过去,开罗已成了全球游戏市场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Minecraft》(我的世界)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2009年发行的Minecraft是一款风靡全球的高自由度沙盒游戏,全球总销量达1.22亿 仅次于俄罗斯方块(07年数据),18年1月,月活跃玩家数超7400万。

“Minecraft几乎不包含任何目前流行的游戏元素,整个游戏画面就像回到了上个世纪,看上去各种模糊和马赛克,就连人物也是一个方块盒子而已,但是却可以给玩家带来像是玩乐高积木一样的永久乐趣。”

像素意味着怀旧?

80年代到90年代,受画面设备限制,最初的游戏就只能由2D像素点绘制,回忆我们的童年,最开始接触到的游戏一定都是像素游戏。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人类将这种情绪名为“怀旧”,对短暂而又快乐的童年时光,对过去未曾拥有就已失去的玩具,对强烈而鲜艳的像素游戏画面.

但对我来说,像素游戏不仅仅意味如此。

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游戏的画面越发精致,3A大作屡见不鲜,画面越好看就意味着更大的受众,更多的玩家群体。

但总有这么一群游戏制作者,他们固执地制作看似粗糙的游戏(或许是真的粗糙),认真打磨玩法,给玩家最好的体验。

并且对于小型开发团队来说,小成本的像素风游戏能在资金和人手层面省去大量的画面成本,并且可以有效的缩短游戏制作周期。

剥去画面特效,最直观的向你展示最好玩的玩法

在没有画面特效加持下,像素游戏就更考验游戏的可玩性,换句话说,玩法格外重要。

目前受吃鸡moba手游的影响,像素手游还是偏向吃鸡较多,不过偶尔也会有一两个亮眼的佳作。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英雄就是我》是一款横版2D像素动作格斗游戏。讲述了一位身世离奇的“英雄”,以自述的方式回忆当年辉煌的过去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我在七年之后》是一款文字解谜游戏,借由呆萌的像素小人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主人公在7年前由于某件事而失去了记忆,他拼命拜托父母,在春假期间回到故乡,故事就此开始。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元素地牢》是一款基于 Rogue-like 模式的冒险游戏。玩家扮演一名操纵自然之力的英雄深入地牢探险,每次历险所遭遇的场景、怪物、事件、道具和奖励都不尽相同。玩家需要凭借操作、运气以及反复挑战所积累的经验,才能在险恶丛生的地牢中生存。

像素游戏也变得精美起来

不要觉得像素游戏就和精美二字无缘,从光影的变换,画面的精致程度,让像素游戏也能带给人们舒适的视觉体验。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2012年的独立游戏《FEZ Pocket Edition》曾获得过IGF08年的视觉艺术奖和的12年的最佳独立游戏奖。

这是一款极具创意的利用视角的转换来改变关卡舞台,结合2D和3D的关卡的平台动作游戏全面展现游戏,探索一个宁静、美丽、开放的世界,充满了秘密、谜题和隐藏的宝藏。挖掘过去的奥秘,发现现实与感知的真相。

我为什么喜欢像素游戏?

《Eastward》是一款角色扮演游戏,背景故事设定在人类极具减少后的末世,玩家将扮演一个挖掘者约翰,带领一位神秘的女孩穿过危机四伏的破败城市,这款游戏由我国Pixpil皮克皮工作室开发。

“我永远喜欢像素游戏”

在目前的手游市场上,像素远远称不上主流,见到像素游戏我就会去体验一下,不止是为了怀旧。

更是想知道,在主流3A的游戏市场,是哪样一群人,

在逆流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