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你最早接觸到的像素遊戲是什麼?

《吃豆人》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吃豆人是電子遊戲歷史上的經典街機遊戲,由Namco公司的巖谷徹設計並由Midway Games在1980年發行。Pac-Man被認為是80年代最經典的街機遊戲之一。

根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足足有超過10億人玩過《吃豆人》。

《超級馬里奧兄弟》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1985年紅白機平臺上的作品《超級馬里奧兄弟》席捲了多少人的童年,這個戴著紅帽子的水管工所在的數十款遊戲累計總銷量超過三億一千萬份(15年數據),為任天堂創造了高達330億美元的鉅額商業利潤。

《貪吃蛇》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1997年,諾基亞在自家手機上推出《貪吃蛇》遊戲,由於手機銷量大,這款遊戲迅速風靡全世界。

在那個沒有4G網絡的時代,捧著手機玩上一兩個小時的貪吃蛇恐怕是最早的“網癮”了吧。

《開羅遊戲》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1996年,開羅軟件誕生,從同人團體到商業公司,從個人電腦到功能手機,再到智能設備,20年如一日地,開羅為玩家帶來了數十款風格迥異的像素模擬遊戲,這麼多年過去,開羅已成了全球遊戲市場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Minecraft》(我的世界)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2009年發行的Minecraft是一款風靡全球的高自由度沙盒遊戲,全球總銷量達1.22億 僅次於俄羅斯方塊(07年數據),18年1月,月活躍玩家數超7400萬。

“Minecraft幾乎不包含任何目前流行的遊戲元素,整個遊戲畫面就像回到了上個世紀,看上去各種模糊和馬賽克,就連人物也是一個方塊盒子而已,但是卻可以給玩家帶來像是玩樂高積木一樣的永久樂趣。”

像素意味著懷舊?

80年代到90年代,受畫面設備限制,最初的遊戲就只能由2D像素點繪製,回憶我們的童年,最開始接觸到的遊戲一定都是像素遊戲。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人類將這種情緒名為“懷舊”,對短暫而又快樂的童年時光,對過去未曾擁有就已失去的玩具,對強烈而鮮豔的像素遊戲畫面.

但對我來說,像素遊戲不僅僅意味如此。

隨著時代技術的發展,遊戲的畫面越發精緻,3A大作屢見不鮮,畫面越好看就意味著更大的受眾,更多的玩家群體。

但總有這麼一群遊戲製作者,他們固執地製作看似粗糙的遊戲(或許是真的粗糙),認真打磨玩法,給玩家最好的體驗。

並且對於小型開發團隊來說,小成本的像素風遊戲能在資金和人手層面省去大量的畫面成本,並且可以有效的縮短遊戲製作週期。

剝去畫面特效,最直觀的向你展示最好玩的玩法

在沒有畫面特效加持下,像素遊戲就更考驗遊戲的可玩性,換句話說,玩法格外重要。

目前受吃雞moba手遊的影響,像素手遊還是偏向吃雞較多,不過偶爾也會有一兩個亮眼的佳作。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英雄就是我》是一款橫版2D像素動作格鬥遊戲。講述了一位身世離奇的“英雄”,以自述的方式回憶當年輝煌的過去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我在七年之後》是一款文字解謎遊戲,藉由呆萌的像素小人講述這個感人的故事,主人公在7年前由於某件事而失去了記憶,他拼命拜託父母,在春假期間回到故鄉,故事就此開始。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元素地牢》是一款基於 Rogue-like 模式的冒險遊戲。玩家扮演一名操縱自然之力的英雄深入地牢探險,每次歷險所遭遇的場景、怪物、事件、道具和獎勵都不盡相同。玩家需要憑藉操作、運氣以及反覆挑戰所積累的經驗,才能在險惡叢生的地牢中生存。

像素遊戲也變得精美起來

不要覺得像素遊戲就和精美二字無緣,從光影的變換,畫面的精緻程度,讓像素遊戲也能帶給人們舒適的視覺體驗。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2012年的獨立遊戲《FEZ Pocket Edition》曾獲得過IGF08年的視覺藝術獎和的12年的最佳獨立遊戲獎。

這是一款極具創意的利用視角的轉換來改變關卡舞臺,結合2D和3D的關卡的平臺動作遊戲全面展現遊戲,探索一個寧靜、美麗、開放的世界,充滿了秘密、謎題和隱藏的寶藏。挖掘過去的奧秘,發現現實與感知的真相。

我為什麼喜歡像素遊戲?

《Eastward》是一款角色扮演遊戲,背景故事設定在人類極具減少後的末世,玩家將扮演一個挖掘者約翰,帶領一位神秘的女孩穿過危機四伏的破敗城市,這款遊戲由我國Pixpil皮克皮工作室開發。

“我永遠喜歡像素遊戲”

在目前的手遊市場上,像素遠遠稱不上主流,見到像素遊戲我就會去體驗一下,不止是為了懷舊。

更是想知道,在主流3A的遊戲市場,是哪樣一群人,

在逆流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