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交界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边缘,雪峰山脉西南端,沅水上游之渠江流域。地跨北纬26度15′25″至26度47′35″,东经109度16′4″至109度56′36″。北连会同县,东接绥宁县,南抵通道侗族自治县,西与贵州省黎平县、锦屏县、天柱县毗邻。 [1]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下辖5乡、6镇、1个国有林场, [2-3] 面积2210.56平方公里,人口27.51万人(2017年末) [4] ,其中苗族、侗族人口占74.4%。 [2]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2.96亿元。 [4]

靖州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即为荆州西南要腹之地,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置靖州,历代均为州、府、路所在地。明朝时成为湘、黔、桂三省边界商业重镇。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是“中国杨梅之乡”、“茯苓之乡”, [1] 是“全国绿色小康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1%,活立木蓄积量935万立方米,是中国木材重要产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和湖南省林业十强县。 [1]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建置沿革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地笋苗寨(3张)

据出土文物证实,县境距今3~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繁衍生息。 [5]

秦为黔中郡地。

汉为武陵郡镡成县地,三国、西晋因之。

东晋至南朝宋、齐为武陵郡舞阳县地,梁至陈为南阳郡龙檦县地。

隋为沅陵郡龙檦县地。

唐为叙州朗溪县南僚地,唐代中期由侗族大姓杨氏曾自称诚州、徽州(其域甚小,诚州仅渠水滩头一带,徽州仅今绥宁东山一带)。元和中,会溪“蛮”举事,被平定后,诚、徽州消失。 [5]

五代时,马殷遣吕师周破飞山后,杨再思归附于楚,被封为诚州刺史。 [5]

宋初为羁縻诚州,杨氏据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土人杨通宝(杨正岩之子)入贡,命为诚州刺史”。

元丰四年(1081年)复置诚州。元丰五年(1082年),析沅州之贯堡砦置渠阳县,隶属诚州。

元祐二年(1087年)七月改为渠阳军,三年废军州为砦,隶属沅州。五年复置诚州及渠阳县,为羁縻州。崇宁二年(1103),杨晟臻纳贡归附,遂以安靖之意,改诚州为靖州(靖州称谓始于此)。

绍兴八年(1138年)改渠阳县为永平县,州、县同治。靖州辖永平、会同、通道3县,隶属荆湖北路。 [5]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靖州为靖州路,治永平。十三年建立靖州安抚司,翌年,改为靖州路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后降为州,属辰州路。 [5]

明太祖乙巳年(1365年),更靖州路为靖州军民安抚司。洪武年元年(1368年)降为州,三年升靖州府,九年复降为州,同时废永平县,只存靖州,直隶湖广布政使司,领会同、通道、绥宁3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设靖州、五开(贵州黎平县)、铜鼓(贵州锦屏县)3卫,都隶于靖州。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改天柱所为天柱县,隶于靖州,共领会同、通道、绥宁、天柱4县。 [5]

清顺治四年(1647年),仍置靖州直隶州,属湖广布政使司。雍正四年(1726年),天柱县改隶贵州镇远府。乾隆三年(1738年),贵州锦屏县之平察、善理、新四、营寨4乡划入,宝庆府(邵阳)的城步县划入,乾隆六年(1741年),复归宝庆府。至清末,靖州仍领会同、通道、绥宁3县。 [5]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存县,靖州改为靖县,属湖南省辰沅道,靖县名始此。 [5]

民国十二年(1923年)湖南废除道制,靖县直属于省。 [5]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湖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5]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设置靖县,先后隶属会同专区、芷江专区、黔阳专区。 [5]

1959年3月28日,靖县与通道合并,改为“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机关移驻县溪镇。 [5]

1961年7月1日,恢复靖县建制。1968年4月,黔阳专区改称黔阳地区,靖县随属黔阳地区。 [5]

1981年6月,黔阳地区改为怀化地区,靖县随属于怀化地区。 [5]

1987年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靖县,以原靖县的行政区域成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

1997年11月,怀化地区改为怀化市,靖州县隶属怀化市。 [5]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城

行政区划

  • 区划沿革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图

1978~1980年,实施“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靖县辖大堡子、坳上、三锹、太阳坪、甘棠、艮山口、江东、文溪、寨牙、飞山、横江桥、铺口、藕团、新厂、平察15个农村人民公社和1个城镇人民公社。 [6]

1981年11月,平察公社更名为平茶公社,城关镇复名渠阳镇。 [6]

1983年7月,艮山口公社改为艮山口乡。 [6]

1984年5月,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建制,全县设15个乡、1个镇。[6] 同年,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撤销五峰村改为江东街。调整设置河街、东街、土桥街、下熙街、西街、江东街6个社区。同年,撤销公社体制,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6]

1985年1月,甘棠乡撤乡建立甘棠镇,增设甘棠社区。 [6]

1986年4月,飞山乡春明村划分为断桥村、刘家院村、马王坪村。 [6]

1987年7月,因成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原设各民族乡撤销,恢复原乡名。 [6]

1989年3月,寨牙乡大林村划分为大林村和芳团村,藕团乡新街村划分为新街村和潭洞村。 [6]

1992年10月,太阳坪乡地芒村划分为地芒村和吉利寨村。 [6]

1994年9月,平茶、大堡子撤乡建镇。1995年11月,坳上撤乡建镇。同年12月,新厂撤乡建镇。 [6]

1996年,全县共设10个乡、6个镇,另设国有排牙山林场、园艺示范场各1个。 [6]

1996年10月,古村村划分为古村村和金滩村。 [6]

1998年,撤乡并镇,将原渠阳镇、飞山乡、江东乡、艮山口乡,归并渠阳镇。成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人民政府,下设渠阳、飞山、江东、艮山口4个管委会。 [6]

1999年,铺口乡同乐村划分为铺口村和同乐村。 [6]

2001年11月,怀化城市社区建设在靖州县试点,撤销河街、东街社区,归并成立河街社区。2004年10月,经怀化市民政局同意,县人民政府批准,渠阳镇调整划分社区,设置河街、土桥、西街、梅林、飞山、万福、江东7个社区。 [6]

2005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共辖三锹、太阳坪、文溪、寨牙、横江桥、铺口、藕团7个乡,大堡子、坳上、甘棠、新厂、平茶、渠阳6个镇,以及隶属渠阳镇的渠阳、飞山、江东、艮山口4个管委会。 [6]

201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铺口乡、横江桥乡、渠阳镇,合并设立渠阳镇。新设立的渠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土桥街社区)。 [3]

  • 现行区划

截至2018年11月,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下辖三锹乡、太阳坪乡、藕团乡、文溪乡、寨牙乡5个乡,渠阳镇、新厂镇、甘棠镇、坳上镇、大堡子镇、平茶镇6个镇,总面积2210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渠阳镇河街社区。 [7]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乡镇社区、村渠阳镇辖:下熙街、江东街、东街、河街、西街、土桥街6个居委会;友谊、田心、田铺、红心、城郊、飞山、塘湖、断桥、泥湾、马王坪、刘家院、二凉亭、尧管、高桥、大笋坪、渠江、流坪、额溪、新乐、东升、宝山、春阳、金溪、金江、泡里、城墙、马鞍、渔滩、团结、戈村、十里、八一、黎明、下乡、灯塔、大树、黄土、三里、民主、光明、官团、新春、集中、同乐、五星、红旗、林源、金麦、木山、铺口、坝阳、湘龙、青龙等村委会。甘棠镇辖:甘棠居委会;甘棠、红光、溪口、平原、燎原、塘头、地灵、田地、龙丰、古坡、乐群、高峰、建国、寨姓、大桥、杉木、山门17个村委会。

大堡子镇辖:大堡子居委会;堡子、防江、上河、梅子、塘款、岩湾、牛场、同乐、江冲、大木、阳家、木塘、黄潭、岩寨、苗冲、三江、前进17个村委会。坳上镇辖:坳上居委会;坳上、响水、木洞、先锋、小开、大开、新华、东林、九龙、桥头、戈盈11个村委会。新厂镇辖:新厂居委会;新厂、炮团、姚家、穆家、小段、金星、皇甫、善理、和平、覃团、哨团、燕团、地交、冲嫩、营寨、八亚16个村委会。平茶镇辖:平茶居委会;平茶、新山、棉花、马路口、小岔、沙坝、官团、铁炉、地祥、江边10个村委会。太阳坪乡辖:太阳坪、贯堡渡、朱戈、垅头、金滩、古村、沙溪、新建、星寨、八龙、土溪、吉利寨、地芒、竹寨14个村委会。三锹乡辖:枫香、菜地、地妙、元贞、凤冲、小榴、地笋、南山8个村委会。文溪乡辖:红陵、上宝、下宝、宝江、水屯、文溪、文坡、李家界、西村、朗溪、金马、长溪、宝冲13个村委会。
寨牙乡辖:寨牙、磨石、岩脚、江口、汕头、芳团、大林、地卢8个村委会。藕团乡辖:藕团、三桥、团山、陇团、潭洞、新寨、新街、老里、康头、高坡、高营11个村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怀化市南部,沅水上游,湖南、贵州两省交界地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15′25″~26°47′35″,东经109°16′14″~109°56′36″之间。靖州南北长58公里,东西宽68公里,总面积2210.56平方千米,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04%。 [8]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起平茶镇的小岔村,北止甘棠镇的山门村,东抵文溪乡的宝冲村,西达大堡子镇的铜锣村。南与通道侗族自治县接壤,边长82公里;北连会同县连山,边长75公里;东与绥宁县为邻,边长44公里;西靠贵州省苗岭,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锦屏县、天柱县毗邻,边长153公里。 [8]

地形地貌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斜坡的山岳地带,既多崇山峻岭,又有丘陵、盆地交错,地貌多样。地势东西南部三面高峻,北部低缓,中部为狭长山间盆地,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呈“V”形展布。海拔278~1173米,高差900米,地势比降为29.3%。地表起伏较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占全县总面积五分之四。平原次之,丘陵又次之,岗地再次之,水域最少。溪河密布,流水下切和风化作用对地表的塑造显著,切割强烈,侵蚀和堆积地貌发育。 [9]

东西两侧为山地,海拔一般为500米以上,以中山、中低山为主,山脉多呈北东走向,与构造线平行。东部江东青靛山,海拔高达1173米,为县境最高峰。由于地势较高,降雨丰富,水流下切作用强烈,切深常达400~500米,最深达700米以上。坡度一般为30~40度,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 [9]

中部丘盆地带,西南起于新厂,经横江桥、铺口、飞山、县城及艮山口。东北迄于太阳坪、甘棠的北东向狭长地带,海拔一般为300~400米,地面较为开阔平坦,地势起伏和缓,间有小山丘,串珠状分布有靖州城、甘棠、新厂3个较大的山间盆地。[9]

北部低小丘陵地带,包括大堡子镇中部、坳上镇和太阳坪乡西部、北部一带,海拔一般为400~600米,大部分为低山。太阳坪咸池海拔仅278米,为县境最低处。中部开阔处为坳上山谷盆地。 [9]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 [10]

河流水文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美丽晚霞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属沅水流域,境内溪河密布,地表水系发育。集雨面积3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溪101条,总长1021公里,其中长20公里以上河流9条。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条。主要河流由南至北有渠江、四乡河、横江桥溪、老鸦溪、潩溪、地脚溪、金滩溪、高枧溪、地灵河、广坪河等。沅水支流渠江南北纵贯,为县境最大河流。由于地势东西南三面高而北面低,河流多发源于东西两侧山地,向中部流入渠江,再往北汇注沅水,整个水系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构成境内6大水系。 [11]

渠江:又名渠水、芙蓉江、南川河。绕县城东而北流,经飞山、渠阳、甘棠、太阳坪5个乡镇(管委会),东受老鸭溪、地脚溪、高枧溪等溪流,西纳小江溪、潩溪、金滩溪等溪流。靖州县境内长72.5公里,宽70~150米,年平均流量88立方米/秒。[11]

四乡河:发源于平茶西南部浸田旁山,向东南迤入藕团东南角,再折向东南流入新厂,由东南部溶洞南入通道,至秀溪口东注播阳河,流经境内的平茶、藕团、新厂3个乡镇的12个村。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612平方公里,平均坡降2.94‰,平均流量2.98立方米/秒。境内长58公里,有大、小支流15条,主要有边团溪、马路口溪、三桥溪、落河、黎江溪等,为县境第二大河。[11]

地灵河:俗名大由溪或洋溪,源出三锹天龙山麓,由西向东流入铺口,至中部折北部纵贯坳上,由先锋村入会同县地灵乡,到广坪注入广坪河。全长74公里,主要支流11条。流域面积342平方公里,平均坡降3.02‰,平均流量2.8立方米/秒,境内长56公里。 [11]

广坪河:又名枫香溪、恭水,源出三锹坪下山,自南向北流经枫香、地笋进入大堡子前进村,再经堡子、岩寨、黄潭、阳家,由大木村北入贵州省天柱县竹林乡,再转向东入会同县,与地灵河相汇注入渠江。全长83公里,流域面积802平方公里,平均坡降2.78‰,平均流量2.51立方米/秒。境内长38公里,主要支流有岩寨溪、地笋溪等9条。 [11]

老鸦溪:又名寨牙河,源于绥宁县东山乡分水坳,自寨牙芳团村西入县境,经寨牙、磨石及江东城墙、新乐村,绕老鸦坡脚至水酿塘入渠江。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280平方公里,平均坡降3.44‰。境内长33公里,其主要支流有中腰团水、岩脚溪等7条。 [11]

地脚溪:

又名文溪。有北、南两源:北源出文溪文溪村凉伞坳;南源出鸿陵山东麓。两源至上宝汇合向西北穿过甘棠红光村至沙洲头入渠江。全长26公里,主要支流有4条,流域面积115平方公里,平均坡降8.8‰,平均流量1.3立方米/秒。 [11]

气候特征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12]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8℃。热量丰富,生长季节长,年活动积温为6165.8~4976.1℃,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36.9小时,日照率30%,常年太阳总辐射为99.33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90天。历年平均降雪8.4天,连续降雪时间不长,一般1~2天,边降边融,积雪平均只有4.1天。境内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83%,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67.7毫米,陆地蒸发量603.4毫米。 [13]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内年平均降水量1146.3~1611.4毫米,山地多、平地少。东部山区以寨牙为中心向两侧扩展,形成多雨区,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南部新厂镇和南团坝,四周受重山环绕,构成县内少雨区,年降水量仅有1100毫米。降水季节分布,夏季(6~8月)最多,平均降水量为467.9毫米,占总降水量的35.8%;春季(3~5月)次之,平均降水量456.6毫米,占34.7%;秋季(9~11月)再次之,平均降水量343.2毫米,占18.6%;冬季(12~2月)最少,年均降水143.8毫米,仅占10.9%。夏、秋雨季常发生洪涝灾害和秋旱。 [1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78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内耕地面积24.67万亩,人平1.34亩。1979年,境内林业用地面积248.2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5.4%。1980年开始,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调整,部分农用耕地转种经济果木林,新修公路、房地产开发、退耕还林等对耕地的占用比较多。1987年,全县林地扩大到256.98万亩。1988年,全县土地总面积330.08万亩,其中耕地24.2万亩、林地210.08万亩、牧草地53.2万亩、荒山荒地35.81万亩。

2000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全县森林资源调查,土地总面积331.58万亩。农用耕地22.97万亩,占6.93%,其中水田21.30万亩,人平0.9亩;林地263.23万亩,占79.39%,人平10.53亩;水域4.58万亩,占1.4%;难以利用的土地0.45万亩,占0.14%;其它用地40.31万亩,占12.16%。

2005年调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仍为331.58万亩,各类土地资源构成发生变化。农用耕地33.82万亩,占10.2%,人均1.38亩,为全省人均量的1.4倍;林地272.05万亩,占82.05%,人均11亩,为全省人均量的4.2倍。2000年土地资源构成中的其它用地40.31万亩,经过开发利用,转化为农耕地等土地。全县人均占有土地13.4亩,为全省人均量的2.7倍。 [14]

水资源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内水资源总量33.09亿立方米/年,其中当地水资源总量24.40亿立方米/年,占73.7%;外来客水量8.69亿立方米/年,占26.3%。当地水资源中,地表水水量21.99亿立方米/年,占90.1%;地下水2.41亿立方米/年,占9.9%。全县水资源总量按人口平均,每年每人12727立方米。 [14]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水能理论蕴藏量83110千瓦,可开发量为47070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6.6%。沅水干流渠水,从南至北流经境内72.5公里,流域面积2140.66平方公里,河流平均坡降0.92‰。多年平均流量88立方米/秒,利用落差40米,理论蕴藏量达29567千瓦,占全县总蕴藏量的35.6%。渠水主要支流水能理论蕴藏量,四乡河为10554千瓦,占总量的12.7%;广坪河4300千瓦,占5%;地灵河3367千瓦,占4%;文溪河2684千瓦,占3.2%。到2005年,已建马鞍洞、水酿塘等电站,装机容量24720千瓦,占可开发的52.5%。 [14]

矿产资源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雪峰山南端与云贵高原东缘斜坡地带,地质构造以断层和褶皱为主,成矿条件较好。据湖南省地质矿产局407队勘探,金属矿类有:金、铁、锰、钒、铅、铜、铀等10种,非金属矿有煤、高铝耐火黏土、重晶石、石煤、水泥用石灰岩等11种。品位较高、工业开采价值大的有金、煤、钒、石灰石、耐火黏土及锰等6种。 [14]

人口民族

人口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8张)

截至2017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总户数88523户,总人口275128人。按城乡户口登记地划分,城镇人口70550人,乡村人口204578人;按性别划分,男性143786人,女性131342人。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出生3502人,出生率为12.74‰;死亡3084人,死亡率为11.22‰;自然增长率为1.52‰。全年迁入人口877人,迁出人口1462人。截至2017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25.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2万人,乡村人口13.76万人,城镇化率为47%。 [4]

民族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 [15]

靖州的苗族、侗族和瑶族等属土著民族,与5000多年前的“九黎”和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周时期的“荆楚”和古百越民族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统称为“南蛮”。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乱,北方一些越人、令(伶)人被迫西迁,进入人烟稀少的武陵山区。他们与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土著民族一起被统称为“武陵蛮”。唐宋时期,又有部分苗、侗先民从江西、洞庭湖一带迁到靖州定居。苗、侗、瑶等民族势力有所发展,逐步形成以靖州飞山为中心的少数民族群体,史称“飞山蛮”,其后影响进一步扩大到湘西、桂北和黔东南等地区,靖州飞山也成为湘、黔、桂、渝、鄂相连地带侗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起源之地。 [15]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有苗族、侗族、汉族、回族、土家族、瑶族、壮族、彝族、蒙古族、满族、藏族、布依族、水族、白族、朝鲜族、黎族、维吾尔族、土族、畲族、哈尼族、佤族、哈萨克族、傈僳族、傣族、东乡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德昂族、独龙族等30个民族。 [15]

截至2017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有苗族、侗族、汉族等25个民族,其中苗族、侗族人口占74.4%。 [2]

经济

综述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飞山新城 [16]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9592万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154816万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284038万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390738万元,同比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9.8:35.7:44.5调整为18.7:34.2:47.1。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1956元,增长8.8%。 [4]

第一产业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157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增加值109959元、增长1.36%,林业增加值6914万元、增长1.06%,牧业增加值32741万元、增长16.04%,渔业增加值5202万元、下降2.2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41万元,增长8%。 [4]

截至2017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存栏生猪19.81万头、增长18.76%,能繁母猪存栏2.86万头,增长32.41%,2017年存栏牛7.96万头,下降0.3%;存栏家禽159.7万羽,增长4.61%;出栏生猪36.2万头、增长62.26%。 [4]

第二产业

  • 工业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58803万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3266万元,增长7.3%,其中,(省级工业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6525万元。 [4]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0425万元,增长12.54%,实现利润4212万元、增长121.05%,实现工业增值税6679万元,增长14.2%。 [4]

  • 建筑业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5235万元、增长4.8%。 [4]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2197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0.96万平方米、增长22.1%。 [4]

第三产业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915万元,增长10.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9171万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744万元、增长9.5%。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总额40899万元、226134万元、10028万元和38854万元,分别增长10.1%、11.5%、8.6%和3%。 [4]

  • 金融

截至2017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20053万元,增长4.2%;其中住户存款668512万元。截至2017年年末,金融机构贷款金额418915万元,增长12.7%。 [4]

  • 财政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13万元,同比增长1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738万元、增长1.25%,税收收入完成38161万元,增长15.97%,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1.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6843万元、增长8.17%,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累计137915万元。 [4]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2]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发明专利78件、增长14%,授权专利21件。 [4]

教育事业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一中 [17]

截至2017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有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1286人;专任教师1004人。职业中学一所,在校学生2897人,增长202.4%,专任教师132人,增长221.9%。普通小学15所,招新生3536人,增长15.6%,在校学生18591人,增长13.6%,专任教师9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 [4]

文化事业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积极推进文化“三下乡”、“五进基层”、全民阅读、公益电影放映、送书画送戏曲下乡等惠民活动,全年累计完成“送书画下乡、送戏曲下乡”110余场,完成公益电影放映2200场。结合三区文化人才建设、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三区”文化人才培训82期,培训基层文艺爱好者3600余人。 [4]

体育事业

2017年,在怀化市第五届运动会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代表团共获得46枚金牌、24枚银牌、27枚铜牌,总分904分,金牌和总分排全市第四,创历史最好成绩。 [4]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2个,其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5个,妇幼院1个,卫监及其他专业卫生机构、社区(村级)卫生室(所)、诊所(医务室)共计260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编制床位1207张,实有床位1188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835张,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318张,其他(妇保院)35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19人,其中执业医师311人,执业助理医师212人,注册护士503人。全年总诊101.14万人次,其中门急诊4.28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24万人次,其中门急诊0.04万人次,住院13191人,出院13064人。 [4]

交通运输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交通 [18]

包茂高速、武靖黎高速和焦柳铁路、规划建设中的兴靖永郴赣铁路交汇于靖州,209国道、356国道穿城而过, [2] 243省道、344省道、262省道、261省道贯穿县境。 [18]

截至2017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汽车保有量8890辆,其中,载客汽车7769辆,载货汽车797辆。道路客运拥有量285台、5054座位,货运量238台,外地车辆在本地货运车辆800台、4800吨,客货运周转量增长23%,水路货运船30艘、150吨,客运船31艘、620座,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8%。 [4]

  • 铁路运输

建成:焦柳铁路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境内设靖州站,现为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四等站。

规划:兴永郴赣铁路途经靖州,按单线时速160公里设计,该线已经进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成后将与焦柳铁路在靖州形成“十字形”交汇。 [18]

  • 高速公路

建成:怀通高速公路是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交通 [18]

包茂高速公路在湖南的一段,路线起于沪昆高速邵怀段竹田枢纽互通,止于怀化市通道县坪阳,与建设中的厦蓉高速广西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相接。怀通高速主线全长197.636km,靖州段程长47.7公里。 [18]

在建:武靖高速、靖黎高速,起于靖州城南,新建信冲互通,西南方向布线,与209国道相交处新建靖州南互通,沿356国道走廊带布线,终点位于湘黔界的界碑,与贵州省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约55.6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每小时。 [18]

历史文化

地区方言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侗族服饰

靖州境内有三种语言:汉语、苗语、侗语。汉语是县内唯一通行的交际语言。靖州汉语方言即靖州话不仅是县内汉族人民的共同语,而且是县内各少数民族对外交际的通用语。靖州话属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19]

靖州话内部差异主要体现于语音上,而词汇、语法基本一致。据其内部差异,靖州话可分为四片:

城厢片:包括渠阳镇、飞山、江东的大部分、坳上、艮山口、横江桥。该片话为靖州话代表语。其特点是:音调平稳、起伏小。该片有90000余人。 [19]

北片话:包括甘棠、太阳坪、文溪。该片有40001余人。 [19]

东片话:寨牙。该乡与绥宁县接壤,语音受侗语影响较大。该片有7000余人。 [19]

西片话:包括三锹、藕团、大堡子、铺口、新厂、平茶。因与贵州相邻,语音中又多带苗、侗语音,人们称之为“酸话”。该片有70000余人。 [19]

苗族歌鼟

苗族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苗族歌鼟 [20]

歌鼟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苗族民间一种独具韵味的多声部民歌形式,歌词多为七言四句,内容涉及到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祭祀礼仪等等,按内容可分为:茶歌调、酒歌调、饭歌调、山歌调、担水调与三音歌调等。 [20]

靖州三锹一带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靖州三锹苗族歌鼟按其音乐载体分类,可分为:茶歌、酒歌、山歌、担水歌、饭歌、款歌、嫁歌和三音歌八种。歌词为七言四句或多句,语言以三锹乡吴姓苗族语言为主,其它姓氏语言为辅。大多采用比兴、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演唱形式大多由低声部先起歌,中高中部后进入,多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 [20]

风景名胜

截至2016年年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共有各类旅游资源57处,对外开放重点景区7处,国家AAA级景区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服务2家。2016年,靖州旅游接待210.5万人次,旅游收入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0%和71.0%。 [21]

飞山景区飞山位于靖州县城西北,距县城约1公里,海拔744米,是古代兵家必争的要塞,历代宗教之胜地,有“忽一峰飞至”因名飞山的传说。有寻根祭祖的飞山庙、雕梁画栋的飞山大殿、头宝鼎、二宝鼎、三宝鼎、灵宫殿、玉皇阁、皮卢寺、大小天门寺、磨针庵、迎仙桥。每年农历六月十八,飞山会举办飞山庙会。飞山景区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风景名胜区。 [22]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飞山景区 [22]

地笋苗寨地笋苗寨位于三锹乡,距县城38公里。是中国苗族五大支系之一的“花衣苗”聚居区,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的主要传承地。全寨现有居民120户,人口670人,除苗族歌鼟外,这里还有玩山会友、茶棚相亲、抢新娘等婚恋习俗及祭祀、节庆等生活习俗。《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儿》等栏目在此选址拍摄。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3]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地笋苗寨 [23]

岩脚侗寨岩脚侗寨位于寨牙乡境内,距县城24千米,岩脚侗寨和三锹地笋苗寨一道被誉为靖州的“东侗西苗”,是一个集历史文化之美、民俗风情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为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4]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岩脚侗寨 [24]

排牙山森林公园排牙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距县城18千米,有97座山峰,最高峰海拔达987米。公园内有上万亩原始次生林,7万亩人工林。森林覆盖率87.29%,活立木蓄积量44.6万立方米。公园境内共9个景区,169个景点。公园内树种繁多,珍稀树种有5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古银杏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楠木等16种。公园以其独特的植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有的“森林小气候”,享有“大自然空调”美誉,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10]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 [10]

文峰塔文峰塔俗呼锥子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3年),嘉庆四年(1799年)完工。2000年县政府采用“政府引导、民间主办”的方式整修扩建成文峰塔景区,扩建后的景区由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作为主体园区,辅以佛教文化园区、忠义、乐康、竹得、民俗等五个园区组成。景区内共建有大小景点300余处,从主要景点分布到细小建筑、小品都体现了江南园林建筑和地方民俗建筑风格。景区内碧树青草、鸟语花香、林木茂盛,处处透显出“野趣、闲趣、逸趣、清趣”,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25]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文峰塔 [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