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期貨虧損三十多萬到盈利75萬,看這個人是如何做的交易

期貨是一個紀律性、自律性、風險管理要求特別嚴格的市場,對於膽大妄為、習慣衝動的現貨商而言,這簡直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現貨商做期貨,有一部分是受到套保思路的影響,但很多公司名義上說是做套保,實際上套著套著就變成了投機交易。

開戶初期,楊清很謹慎地投入了7萬資金。經過了幾天對交易軟件的熟悉後,他開了第一倉:銅0905合約1手。做的是空單,楊清完全沒預料到,期貨交易的虧損過程非常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7萬塊錢就沒有了。但他卻跟中了魔咒一般,不僅沒有停下來,反倒加大了資金的投入。

那時候的楊清對經濟形勢一無所知,對美聯儲政策對銅價趨勢的影響也毫無概念。由於現貨商的思維和套保的目的性,楊清在銅價不斷上漲的過程中做空單,短短几個月,虧損了30萬。

隨後他開始轉向投機做日內短線。他沒有什麼技術基礎,亂做一氣,賺點錢就跑,扛不住就砍倉。在這種交易模式下,楊清坦言,下單的手放在鼠標上面都瑟瑟發抖。這樣的期貨市場更像一個賭城,掙扎其中,無法自拔。

期貨投機交易,基本上是一種“零和博弈”,也就是說,在這個市場上贏錢的交易者獲得的收益,都來自於輸家。

對於一個現貨商而言,辛辛苦苦賺來的真金白銀,以自己意想不到的速度消失,怎能不叫人心痛?“這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樣快速把前面虧的錢給博回來,恨不得下單後立刻把那虧損的30多萬全賺回來。

終於在某一天虧了8萬元以後,楊清的心態崩了。實際總虧損只佔家庭資產的5%不到,也只佔當年現貨生意淨利潤的35%不到,但血汗錢的瞬間蒸發。

創業多年,楊清從來就是一個不服輸的人,可期貨市場就專治各種不服。在太太的鼓勵下,楊清給自己設置了一個最終資金止損的位置——再虧2萬,就不做了。這裡並沒有上演什麼逆襲的勵志故事,楊清的止損目標很快就達到了,2009年的期貨交易以虧損畫上句號。

楊清對此事表示慶幸,慶幸自己做了一個總資金虧損額度止損的動作。事實上,期貨市場裡無數人在這個環節用盡彈藥,甚至不惜隱瞞家庭負債做期貨,瞬間即可將自己逼入絕境。

終於賺了75萬

普通人想要準確判斷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來獲利,真的很難。大宗商品期貨交易產生的原因就是,價格趨勢太難判斷了,以至於製造商們要用期貨交易來規避風險,而非用來投機。所以,在期貨和現貨之間存在諸多規律可循。其中,銅、螺紋鋼、塑料等,都屬於現貨和期貨契合度比較大的品種。

我在2010年12月根據技術圖形顯示,銅價未來會上漲約15%,時間週期約60天。我據此預判,囤積了750萬的貨,是常規庫存的兩個月的量。至2011年3月份全部銷售完畢,獲利10%計75萬。

所幸楊清還能想到自己現貨商的身份,在期現結合上成功實現了一次交易盈利。

某種程度上,這次的成功助推了楊清的野心,讓他看到了新的可能。“做期貨其實你按照做現貨的思路,把它當作現貨生意做即可,完全可以賺錢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做期貨盈利的,特別是大賺的人都有現貨商背景的原因。因為他們對於品種熟悉、專業。”

的確,很多期貨大佬都有多年現貨經驗。資產過百億的葛衛東,90年代的時候是一個油脂現貨商,後逐步開始做期貨,經歷兩次爆倉,2004年利用他此前做油脂貿易的基本面經驗,迅速崛起。

期貨界的“農民哲學家”傅海棠,曾養過6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開始做期貨,在2016年裡創造了70倍的收益傳奇,以自有資金從1500多萬做到10億元之多。像葛衛東、傅海棠這樣在期貨圈內呼風喚雨的頂尖高手,代表了期貨市場最具活力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