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禍福觀:讀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禍福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CFIC導讀: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曾寫過一副對聯,禍福觀念非常透徹:

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

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

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財也少,產也少,後來子孫禍也少。

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

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明朝陳繼儒的《小窗幽記》裡有這樣一句話:過分求福,適以速禍;安分適禍,將自得福。

過分地求福,將使禍事加速降臨;對於突發的災禍安然處之,自然能夠逢凶化吉。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過分求福,適以速禍

中國古人做事都講究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好事也會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這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物極必反”。

求福是好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事業順利、家庭美滿,得到更多的幸福,也都有權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對幸福的追求還是不能過度。

過度追求自己的幸福,勢必會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不擇手段,最終難免不會損害到別人的利益。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一旦損害到別人的利益了,就難免哪天自己也會遭受算計。而當你得到過度的福氣之後,勢必會招來別人的覬覦。

《周易》裡說“負且乘,致寇至。”意思是說,卑賤者揹著人家的財物,又坐上大馬車顯耀,就會招致強盜來搶。

同樣的道理,在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本事去享受這份福氣,反而會遭到他人的嫉恨,最終有可能為自己招來不必要的災禍。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安分適禍,將自得福

同樣,當災禍到來的時候,我們需要用一顆安分平和的心態去對待。

《老子》中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事情發展本身而言,福與禍都是在相互依存,互相轉化的。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然而,我們在遇到災禍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不能自拔,悲觀、消極的心態容易讓人做出過激的行為,從而對事情發展產生負面的作用。與其這樣,還不如保持一個安分平和的心態,使自己從消極心態中解脫出來,平和安分的面對禍事的發展。

用一份隨緣處順的態度朝著積極方向去努力,也許事情還會出現一絲轉機。

發展到最後,一切也許並沒有那麼糟糕。

打開體內能量的語句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1.宇宙是圓的。(生命是循環的。)

2.我們是一體的。(除了你,沒有別的東西。)

3.一切皆夠用。(充足是事物的自然法則;不論什麼時間,你都可以得到你想得到的任何經驗。)

4.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必須去做的。(“需要”是最大的幻覺;唯一的問題是,什麼東西讓你感覺最高興。)

5.做任何事情都只有一個原因:向宇宙表明“你是誰?”。(“是”決定“做”和“有”。)

6.任何決定的中心問題都是:現在,愛會怎麼做?(愛是所有的一切,即使恐懼,也是愛的衍生物。)

7.真正的力量來自於“不在乎的在乎”。(在你能擁有一切之前,你必須願意失去一切。)

8.知先於體驗。(知不是隨體驗而來。)

9.一切由信念的層次開始。(相信即可看見。)

10.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做任何事都沒有“正確”的方法,只有你做它的方法。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11.覺察就是一切,而不只是一部分。(依賴你的覺察,而不是你的思想;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靜觀,你在其中靜觀神性。)

12.感覺就是實相。(你對這一切的感覺如何?這才是真正重要。)

13.所有的人都是特殊的,所有的時刻都是金色的。(每個人都在各自以各自的方式展示自己是偉大的人。)

14.你一直存在,現在存在,永遠存在。(你處處都在,並且時時都在。)

15.最深的秘密是,生活不是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創造的過程。

16.失敗是一種幻覺。(換一種角度看,所有的失望都是你的優勢。)

17.一切事物中自有其完美。(不需要任何東西。不欲求任何東西。呈現什麼,就選擇什麼。)

18.感恩是最快速的治癒方式。(事先感激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創造性力量。)

19.智慧就是學會憶起什麼。(你已經知道了所有這一切,所有的學習都是憶起。)

20.你以為你所需要的每樣東西,你都已經有了。(你一直得到你所創造的,你一直在創造。)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21.一切都只是視角的問題。(你從中看到什麼,你就從中得到什麼;一切都只是視角的“選擇”問題。)

22.“為什麼?”是世界上最沒用的問題。(唯一有意義的問題是“什麼?”。)

23.生活是為了創造最高品質的給與,而非最高品質的獲取。(你以為你所需要的每樣東西,你都已經有了,你給出什麼,你就會成為它;你越讓他人擁有,你就擁有得越多,而且無須費力;得到一樣事物的最快方法就是去讓別人得到,學會一樣事物的最快方法就是去教會別人;凡是你給出去的,你就不可能“失去”。)

24.你沒有什麼可輸的,除了贏的機會之外。(如果你覺得你贏了什麼,那麼你就輸了;如果你覺得你沒有什麼可輸的,那麼你就贏了。)

25.平凡不是自然,非凡才是自然。

26.理想狀態是什麼事也不用忙。(問你自己,當我85歲時,這件事會有多重要?如果你覺得到那時它會很重要,那麼現在就讓它變得很重要。)

27.所有的結束都會讓更好的事物開始。(這並非結束,而是開始。)

28.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化”。(所有的東西都在運動。)

29.信任比改變更有效。(生命自有解決之道;你唯一要做的只是,信任生命會完美運作,並允許它這樣去做;也許此刻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什麼也不做;花時間靜觀其變,這也許是唯一需要的。)

30.你無需從任何人那裡證明需要什麼。(你無需向任何人“證明你自己”;只要你仍在擔憂別人怎麼看你,你就仍歸屬於別人;只有當你不再要求外在的讚賞時,你才能歸屬於自己。)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趙樸初早在民國時就已是書法大家、慈善大家和佛學大家,1980年起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他曾講過九大宇宙定律,以及人生中的實施原則,通篇圍繞著“如何修造命運”這一主題。“修造命運”,乃其中文眼。

下面,筆者就對這讓人震撼不已的九大定律進行深度解析,參透了並遵之而行,那其實就是通往“天人合一”這一最高境界的路,隨之而來的,就是心的通透、人生路的通達。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配圖為趙樸初書法

1

因果定律

厚道,才有厚報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認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佛教,還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大科學家牛頓等人,也認為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

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都會產生相應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麼“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壞的,那麼“果”也是壞的。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會不斷“種因”,種“善因”還是“惡因”由人自己決定。

所以欲修造命運者,必須先注意和明瞭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起心動念)會引發什麼樣的語言和行為,由這些語言和行為又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趙樸初

佛家有句話叫“凡夫畏果,菩薩畏因”,果必然從因來,想要或不想要怎樣的果,必須從因上著手,或積或斷。

智者懂得修善因,而不求果,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積德的真諦不過就是積善因。凡夫不修善因卻求善果,註定是虛妄一場、徒勞無功,任你求神拜佛、一擲千金,不可能達到的。能看清這點,靠的是智慧,怎樣去做,也是區分智者和愚人的分界點。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個一直有爭議的話題,因為大家見多了善無善報、惡無惡報的事情,究竟該不該信?對此佛教和道教給出的答案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儒家給出的答案則是《易經》裡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善惡之報極有可能是報在家人、家庭和家族上的。

你得罪了人,別人可能報復你的父母妻兒;你施恩於人,別人對你的父母妻兒也常常抱有感激,願意回報;這點屢見不鮮,誰都感受過,可見是非常可靠的。所以別的暫且不論,僅憑這點,也足以作為人們深信因果的理由了。

況且,我們不說因果報應,只談人品和厚道——恐怕任誰也會承認人品好、厚道的人,更容易有好的人際關係,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更容易走得遠吧?而

人品好和厚道,正是一種善人的人格。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2

吸引定律

你相信什麼,就會發生什麼

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人生道路充滿陷阱,出門怕摔倒,坐車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當,那這個人所處的現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現實,稍有不慎,就真的會惹禍。又比如:一

個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講義氣的血性之人,那這個人就總會碰到跟他肝膽相照的朋友。

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人都是選擇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見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對於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會留意,甚至視而不見。所以人所處的現實是人的心念吸引而來的,人也被與自己心念一致的現實吸引過去。這種相互吸引無時無刻不在以一種人難以察覺的、下意識的方式進行著。

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的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的或者善良的。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

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趙樸初

這個定律有沒有讓你有醍醐灌頂、大徹大悟之感?

《周易》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的心念與環境、遭遇的相互吸引,不僅有著心理學上的原因,更有著物理學上的原因——萬事萬物從根本上都是一個個場,而先天存在著相互感應、物以類聚的趨向。

所以你想擁有怎樣的生存環境和人生際遇?先要從成為這樣的人開始。這絕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天道和宇宙定律。

現在流行“正能量”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而真正的正能量,不只是去靠近正能量,更是自己生產正能量,自己成為一個正能量的人,因為這是從自我的根本處著手。只有自己是一個正人君子,才能真正的走正道、得正報。

更進一層,吸引定律還可以升級為深信定律——你深信一件事,不論這件事是好是壞,往往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道理不過就是吸引定律的深化,聽起來玄乎,說白了就是告訴了我們兩個字的重要性——信念。

所謂心誠則靈,心誠,就是深信。一個深入骨髓的信念,就如同生物學上的基因,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只不過信念是逆向的——反過來徹底地改造一個人。

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一大原則。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3

放鬆定律

越是求,越得不到

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

什麼心態是最佳心態呢?答案是越清明無念越好!把目標瞄準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際關係和理想生活等等東西上,然後放鬆心態、精進努力,做你該做的,不要老惦記著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到來,則這些東西的到來有時候能快到令你吃驚。

相反,如果你對結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要了凡先生念準提咒要達到無念無想的地步,就是這個道理。值得注意的還有:所謂的無念並不是心裡一個念頭也沒有,而是有念頭但不駐留,“無所住而生其心”。

——趙樸初

人心最大的妄念是什麼?以為越思考越聰明,美其名曰有思想;越謀劃越接近成功,美其名曰謀略。於是人的腦子總也閒不下來,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甚至不擇手段,都是這種心態的副產品。

但是全錯了,而且是搞反了。有思想和謀略的人,充其量只能算中等人;上等人,恰恰什麼都不想。

這其中的玄機便是:但凡你想、你要、你求,你就是被侷限的自我所束縛和困住的,格局永遠大不了,甚至越來越小。而一旦你不去想,放下所有的心念,這個時候佛家所說的“自然智”就會生起。何為自然智?就是精神的場與宇宙的場合一,同頻共振。這時你的大腦就從一部只會加減乘除的計算器,升級為一臺可以雲計算的量子計算機,可以超效率、複合性地處理海量信息,並直接從宇宙中獲取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

《周易》所說“神無方而易無體”,就是指的這種狀態。“唯變所適”則是其功用,也就是道家的“萬變不離其宗”“順勢而為”,王陽明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如此,才能足以應對萬變,什麼事都可化解,進而什麼事都能做成。

道家言“求而不得,不求而得”,老子又言“無為而無不為”,道理也在這裡。出世與入世的圓融,這就是核心的樞紐。唯無慾無求者,方可謀天下,他順應的只是天道、承接的只是天命。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4

當下定律

心境變,處境即變

人不能控制過去,也不能控制將來,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時此刻的心念、語言和行為。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

所以修造命運的專注點、著手處只能是“當下”,舍此別無他途。根據吸引定律,如果人總是悼念過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牢牢套在想改變的舊現實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人的擔心就會把人不想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

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也罷壞也罷,只管積極專注於調整好做好目下當前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則命運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趙樸初

《金剛經》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沒來,現在在不斷流逝中,這三種心的的確確都是幻覺。

人能把握的,只有當下——並非現在,而是隨現在而流淌的狀態,像水一樣,不離開,也不停留。

那麼人為什麼會迷失在過去和未來呢?因為過去關聯著執念——放不下,未來關聯著慾念——有所求。放不下人心就會沉重、陰鬱,有所求人心就會焦灼甚至扭曲。想想我們每個人,是不是經常甚至不自覺地處在焦慮之中,耗著精神、毀著身體、對現實和遭遇只剩抱怨,而從沒以安詳之心面向當下過?

按照吸引定律,人的生活處境和平生遭際,就也難免帶有這樣的色彩。要化解和脫離此境,只有活在當下。而要做到,需要實實在在一切放下,了知一切皆為虛幻。哪怕還不能完全領悟,也並不妨礙這樣去做,而且這正是一種修行。

改造命運,需要從改造自己的心開始。心為根本,不從此處下手,一切的努力必然仍是造作,沒有抽身的一天。佛家言“境隨心變”,這並不只是因為你的心怎樣,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樣;還因為你的心怎樣,是能夠實實在在帶動現實的改變的。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5

80/20定律

心能篤定,成功便是一定

人在達成目標前80%的時間和努力,只能獲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後20%的時間和努力獲得。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於久久不能見到明顯的成果於是失去信心而放棄。

須知命運修造是長久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預期前80%的努力會有很大收穫,只要不放棄,最後20%的努力就會有長足及本質的進步(量變才能到達質變,為什麼成功的人總是少數的,因為能堅持的人總是少數的)。

——趙樸初

量變而質變,這個道理我們誰都知道。要有耐心、能堅持,這個道理我們也都懂。那麼為什麼能夠做到的是極少數?為什麼我們不是取得成功的極少數人中的一個?

假如明確地告訴你,奮鬥之路上什麼時候是80%的時間點、什麼時候是20%的時間點,能夠堅持下去的一定是大多數。只可惜沒人告訴我們,所以我們總是會懷疑自己的路是不是走錯了——也的確存在這種可能,於是就放棄了。

這就是80/20定律作為反面教材的大多數人的心理機制。正面教材那極少數人的心理機制又是怎樣的呢?答案正是深信定律、當下定律和放鬆定律——他們深信自己所做的事的意義,並且堅信一定能夠做成;因此他們只管做好每一個當下,而根本不在意結果什麼時候到來;最終這個結果反而會更快、更好地到來,因為不走彎路、水到渠成。

所以要擺脫80/20定律的魔咒,正是要從深信自己所做、堅定自己的信念開始,在心無旁騖地做好每個當下中完成。這樣才能不動搖、不懷疑,於是不放棄。而不是要靠壓抑和強制自己,況且這也做不到,一切不是心甘情願的事情,都註定不能持久。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6

應得定律

你自己值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人得到應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所說的“擁千金者值千金,應餓死者必餓死”,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命運修造者,必須要提高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提高則人應得的不管質和量都會提高。

——趙樸初

應得定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值得定律”。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自己值多少,才能得到多少,趙樸初“人得到所應得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想想吸引定律吧,人的自身價值和所獲得的外在價值,一定是存在著感應關係的,沒有這種感應,或者感應比較弱,就貼不上去或者無法維持。

如今有些人老想著結交人脈,掐人尖,攀高枝,妄想一步登天,不僅荒謬,而且就算運氣好一時得到了,也註定是不能持久的,弄不好還會搞得身敗名裂、不得善終。人與人核心的關係是交換,無論利益還是情感,沒有這種交換就無法建立關係,則是其中最樸實的道理所在。

為什麼可口可樂的老闆說哪怕將可口可樂的所有資產付之一炬,可口可樂也能在很短時間內重新崛起?因為可口可樂這個百年品牌自身的價值在那裡。為什麼褚時健從人生巔峰跌入谷底,淪落到鋃鐺入獄、一無所有,出獄時儘管年邁卻仍能重新取得事業輝煌?因為褚時健的能力在哪裡——他的自身價值。

對此最生動的表達,就是電影《1942》裡張國立飾演的角色所說的那句話:“地主之所以是地主,長工之所以是長工,是有原因的。我知道怎樣從窮人變成富人,只要活著到陝西,給我十年,我還是地主。”

所以想成為人生贏家,就必須從提升自我價值開始。只要自身價值足夠大,按照吸引定律,人脈、圈子等其它因素就都是不費力的,不必刻意經營也能聚集身邊。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7

間接定律

不懂給予,不成大事

要提高自我價值(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必須通過提高他人價值間接實現。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須通過首先提高別人的自尊間接實現。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過成就別人間接達成。

又例如:有些公司創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潤,這些公司往往曇花一現,一兩年內就消失;而那些致力於為客戶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質產品的公司往往長盛不衰,越做越大。這就是間接定律在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間接定律中提高自我價值和提高他人價值往往是同時發生的,即當你在提高別人價值的時候,你的自我價值馬上就提高。

——趙樸初

老子言:“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又說:“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真正的高人,一定是通過給予來得到的。因為

他掌握了一門最高明的智慧。

這種智慧就是:只想去得到,所得到的頂多只是想得到的東西;而給予,得到的是人心,得到人心則什麼都能得到,因為可以把人聚集起來,需要的時候再組織起來,去共同完成一些事情,需要眾人完成的則必定是大事,最大的獲利者則一定是作為組織者的自己。

想想古往今來那些成大事的人,是不是都是這個套路?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是有著大道理、大智慧在的。打天下、治國如此,做事業同樣如此——人脈的實質,不就在這裡嗎?

劉邦曾問謀士陳平:我與項羽有什麼區別?陳平回答說:大王粗野傲慢,項王謙遜有禮。劉邦又問:那你為什麼棄項羽而歸我?陳平說:對於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賞賜,項王則很少封賞。

正是因為項羽不願意與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沒有多少人願意追隨他,最終就是一個“獨利則敗”的結局。而劉邦則把自己的所得利益與部下共享,得了人心,才得了天下。所謂“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這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8

寬恕定律

人最該寬恕的,是自己

一切利他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開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並真心喜愛自己。只有這樣,你才能愛別人,才能愛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

你如果不喜歡不滿意自己,那麼你是無法真正喜歡別人的。這點非常重要。有些人把愛自己等同於自私自利,這是誤解。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現你如果對自己不喜歡、不滿意,就會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愛眾生的同時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請先好好認識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談愛其他眾生。

如果把消極思想比作一棵樹,那麼其樹根就是“嗔心”,把這個樹根砍掉,則這棵樹就活不長。要砍掉這個樹根,必須懂得如何寬恕。……需要寬恕的對象,是你自己!不管你過去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請先真誠地懺悔並保證不再犯,然後——請寬恕自己。內疚這一沉重的精神枷鎖不會讓你有所作為,相反會阻礙你成為面貌煥然一新的人。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趙樸初

人的一切痛苦,都來源於不接受——沒有取得好成績,沒有考上一個好大學,沒有找到一份好工作……失去了一個心愛的人,失去了一份好工作,失去了一個好機會……因為不願接受、心有不甘,痛苦因之而生。

不接受,從根源上則不是不能接受那些事,而是不能接受自己,因為人有無數的慾念,最大和最深的慾念則是“自我”,它是所有慾念的總司令。一切因得失而生的痛苦,都源於自我受到了傷害——覺得是自己無能、卑微、怯懦、幼稚……所以不能接受。

而一旦接受了那些不能接受的事,心便能立刻歸於安寧。一旦接受了自己的不足,心便能登時萬念俱息。想要出離痛苦、超脫執念,這就是那個最徹底、最妙的法門。當你寬恕了自己,也便寬恕了全世界。

接受不是放縱,放縱和寬恕的差別正在懺悔。沒有懺悔的接受是放縱,有懺悔的接受才是寬恕。寬恕的實質,是承認自己的不足,但是放下,以全新的姿態,去追尋更好的自己。否則,便是違背當下定律的。

萬法陰陽,沒有失就沒有得,沒有錯就沒有對,這是天道本來、萬物常態,沒什麼不能放下,也沒什麼不能寬恕。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9

負責定律

你只需對自己負責,天自會對你負責

人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當人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人就會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麼;人如果依賴心重,就會往後看,盯著過去發生的、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長吁短嘆。事實上,對你負責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趙樸初

趙樸初的九大宇宙定律,每一個都落在了人自身,歸結到最後就是以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做好人、行善事、走正道。自己的命運,自己是主心骨;自己的主心骨,是自己這顆心。從修造自己這顆心開始,就是最本質的修造命運之途。

佛不渡人,唯人自度。你對自己負責,天自會對你負責。

《論語》開篇3句話,原來是人生的三種大境界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開卷有益,益處何在?

孔夫子告訴我們: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讀書,為的是提升自己的學識與修養。不是為了在人前賣弄。

讀《論語》,最重要的是要將夫子所言與我們的生活生命結合起來,仔細體會涵養,用生活證悟,用生命踐行。

而《論語》開篇第一章就意義重大,啟人深思,值得細細品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開宗明義,給我們指出一條向上之路。人生三條路徑、三種境界,都包含其中。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慎獨的境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人生天地之間,由懵懂孩童到所知甚多,全在一個學字,學是每個人不可須臾離開的,懂得學習,善於學習,奠定了我們一生進步發展的根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會單純吸收現成的知識,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判斷,知識再多,也只是兩腳書櫥,與人生無關,與智慧無關。

要將學習與我們的生命發生關係,有益於身心的發展,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慎獨”的功夫,慎獨,能使人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矜細行,終累大德”,講的就是慎微的道理。

古人云,“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喻隱匿和微小處更現真心,一個人獨處時更要嚴格要求自己,謹慎小心。

古人看到了獨處和細微處放鬆自己的危害,倡導慎獨慎微,提倡“吾日三省吾身”。

東漢時,東萊太守楊震雖有恩於王密,卻堅辭王密送來的十斤黃金。

王密勸他:“暮夜無人知。”

楊震說:“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言無人知!”

“暮夜卻金”的佳話成為慎獨之典範。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因從天竺山上取了兩片石頭而感到十分慚愧。

晚年離任後,仍心有介懷,專門賦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道出了“勿以惡小而為之”“君子慎其微”的感嘆。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君子的境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住在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

後來,薛仁貴參軍,跟隨唐太宗御駕東征時,功勞卓著,封為“平遼王”。

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

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

打開酒罈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

當眾飲下三大碗送來的清水。

在場的官員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君子之間的交情不是建立在金錢或利益上的,很純粹。

而小人之間的交情猶如甜酒一般,表面甜美實際虛偽。

孔子說過:“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高人的境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在現實生活中,自己的行為一時不被別人理解的情況是會經常發生的。道德修養較高的人對此或者耐心地加以解釋,或者泰然處之,讓別人慢慢理解。

道德修養差的人則或者沮喪,或者惱怒,但結果總是適得其反。

柳下惠作士師,等於管刑法的官。他三次上臺,三次都被罷免下臺,於是有一個人對他說,你何必一定要在魯國做事,出國去吧!

你自己國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幹,到別的國家說不定有更好的地位。

柳下惠答覆他說,一個人終身行直道,思想、行為、做事完全直的,走正路,來做家的部下,在任何一個國家社會做事,都是一樣會有問題,都要吃虧,會被擠下來的。

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來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貴為榮耀,並不想真為國家社會做事的,那又何必離開自己父母之國呢?

祖宗都在這裡,一樣可以做事。

換句話說,隨便在哪裡,決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會都是一樣比較困難的。

柳下惠的人品就在這裡,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處世,忽視功名富貴。

柳下惠此舉可以說是正合道家所謂“和光同塵”,和光同塵,就是要含斂光耀,混同塵世,不要標新立異,不要過分張揚自己的特殊之處,融入社會,融入周圍的環境。

從而達到玄妙齊同的境界,所謂:“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滄浪江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纓。滄浪江的水渾濁啊,可以洗我的腳。

古訓:生氣不如爭氣,鬥氣不如鬥志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圖片 | STW

人生漫漫路,途中難免會有雜草、碎石擋路。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惡意的中傷,嘲諷的眼神和懷疑的目光。

有的人能夠坦然面對,化氣憤為力量;有的人卻整日心煩上火,愁眉不展......

張小嫻說:與其因為別人看扁你而生氣,倒不如努力爭口氣,爭氣永遠比生氣漂亮和聰明。

1

與其生氣不如爭氣

朱子明,原是宋朝小有名氣的山水畫家。卻遭同行嫉妒,到處造謠貶低他,說他是“驢畫家”。

沒想到,愛畫如痴的宋徽宗,正好在派人四處尋找天下畫驢最好的人。朱子明就這樣陰差陽錯的被宋徽宗召入宮中畫驢。

聖命難違,他只好硬著頭皮開始苦練畫驢。畫了幾百幅驢,最後終於得到皇上的賞識,成為“天下第一畫驢人”。

朱子明晚年感慨道:“嫉妒是壞事,也是好事。感謝嫉妒我的人,是你們的罵聲、貶責和造謠成就了我!”

生活中,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受人歡迎,被人重視,受人尊重;但有時,又難免受人詆譭,被人排擠。

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沒有任何意義;爭氣,是把嫉妒化為向上的力量,做出成績,讓事實說話。

切記:當你比別人強一點點的時候,別人就會嫉妒你;但當你比他強大很多時,他就只能心服口服了。

2

與其鬥氣不如鬥志

有位沒成名的青年畫家,靠給人畫像維持生計。一個富人請他為自己畫一幅肖像,約好一萬元酬勞。

畫作完成了,沒想到富人看這個畫家年輕又未成名,便耍賴只出三千元買這幅畫。

畫家心中憤憤不平,卻以堅定的語氣說:“不賣!今天你毀約失信,將來我一定要你付出20倍的代價。”

從此,畫家搬離了這個傷心地,重新拜師學藝,日夜苦練。功夫不負苦心人,十幾年後,他終於成為藝術界一位知名的畫家。

一日,富人去看畫展,只見一幅畫中的人物跟自己一模一樣,畫的標題竟然是《賊》,價格標示20萬。

富人見後,頓時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事。他立刻找到青年畫家,向他道歉,並且花二十萬買回了那幅畫。

鬥氣是人類很自然的反應,但是卻毫無用處。

相反,鬥氣會使人失去理智,會模糊你應追求的目標。

何必去在乎那幾塊不起眼的石頭?

所謂不與人鬥,只跟自己鬥。何必理會旁人的目光,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讓自己變強大,去贏得喝彩。

你會發現,你的眼前又是另一番明媚、綺麗的景色......

一筆被詛咒的財富

古人祸福观: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

南宋 李嵩 骷髏幻戲圖

《大學》上說“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意是,你獲得的不義之財,大約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被上天用同樣不講理的手段奪走。這是天意,這是邏輯,這,更是正義。

公元936年,一場決定中原三百年氣運的大戰爆發了。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稱臣、割地和認賊作父為條件,引誘其時如日中天的契丹遼國舉國南侵,最終一舉滅掉了後唐。隨著那位兒皇帝如恥辱柱般的冉冉升起,幽雲十六州從此屬人,此後三百年間,藩籬盡撤的中原王朝始終沐浴在胡馬南牧的恐懼之中。

在太原城下擊潰後唐主力後,遼國雄主耶律德光揮別未來的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帶著大批的戰利品、賄賂還有戰俘呼嘯北歸,在他身後留下的是一片破碎的山河和無數破碎的家庭。

戰俘中有一個人此刻心如死灰,他知道此行必然無幸,他的餘生將迅速飄散在北國漫天的風雪中。然而在他冰涼的心裡至少還有一點溫暖,一點光亮,一點慰藉,他堅信他在鎮州的家人應該是安全幸福的,因為,那座城裡有他的兄弟,他的腹心,還有那筆他搜刮了多年,足夠他家人數世吃穿不盡的巨大財富。

他叫董溫琪,後唐成德節度使。這個在歷史上邪光一閃的人物在《資治通鑑》中只留下了寥寥幾個字的記載,那是充滿戾氣的的幾個字——貪暴,積貨鉅萬。

原來那筆驚人財富的背後是一城人的血淚,而那些苦難最終成了附著在這財富上的詛咒。

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古人誠不我欺。

鎮州城中,一個人在聽到城主董溫琪陷敵的消息後,長出了一口氣,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他叫秘瓊,時任牙內都虞候,董溫琪多年的心腹愛將,他心中的託孤人選。然而這世上,有些人是不值得託付的。

我始終認為,人生最大的不幸是愛了不該愛的,信了不該信的。有時,上天對人的最大懲罰便是你的 深情款款碰上了別人的心懷鬼胎。

事實證明,在董溫琪的恩情之下,秘瓊早就心懷鬼胎,董溫琪的蒙難之日,便是秘瓊的發難之時——鎮州兵變。秘瓊把一個小人負心的猙獰發揮到了極致,他把昔日恩主的一家全部殺光,埋在了一個坑裡,然後“取其貨”。顯然,除了垂涎節度使的權位外,那筆驚人的財富構成了秘瓊忘恩負義的主要誘因。

胡三省在這段史實的註解裡引用了一段古語來總結:“象有齒而焚身,賄也。”

《大學上》說“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意是,你獲得的不義之財,大約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被上天用同樣不講理的手段奪走。這是第一殺。

秘瓊在奪取了那批財寶之後,驕狂地向新朝廷後晉上表自稱成德留後(大約相當於署理成德節度使),想逼登基不久的石敬瑭承認既成事實。這在那個惟力是視的亂世其實早已司空見慣。然而,意外發生了。

第二殺就此拉開序幕。這一次,報應簡直迫不及待。

石敬瑭雖然對外把頭低到了塵埃裡,但對內還是很有些剛硬的。他決定拿這個負心小人揚刀立威。於是他任命安重榮為成德節度使,而讓秘瓊出任齊州防禦使,逼迫他離開鎮州老巢。為了讓這則任命順利執行,石敬瑭下詔命令安重榮與契丹將領趙思溫一同到任。一招制敵。

所有的人渣都有一個共同的軟肋叫做欺軟怕硬,秘瓊也不例外。於是當後晉和契丹的聯合大軍兵臨城下時,秘瓊乖乖地交出了權杖,帶著自己的家眷、自己的親信,關鍵是帶著那些滴血的財寶上路了。

前方通往地獄,請一路走好。

在交代秘瓊的結局前,先交代一個過門。在後晉奪取政權的初始階段,暗流湧動、政局不穩,這其中最想火中取栗的是實力雄厚的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範延光。本著儘量拉更多人下水的原則,一心謀反的範延光向剛剛背叛了舊主的秘瓊發出了邀請,然後石沉大海、音信皆無。是啊,都有錢了,誰還造反啊。這個小人不知道的是,書上說過,來而不往非禮也,很多時候,沒有回話其實比婉拒還令人難堪,範延光就此懷恨在心。

對這種恨意毫無察覺或者毫不在乎的秘瓊施施然離開了鎮州,迤邐著趕往自己的駐地齊州,然而,那註定是一場永遠也到不了終點的旅行。因為在去往齊州的道路上要路過夏津,而夏津主人叫範延光。

在那裡,心懷叵測的東道主範延光為這個遠道而來的人渣準備了一場血腥的歡迎儀式,或者說歡送儀式——伏擊,趕盡殺絕的伏擊。人渣就此碎成了渣。史書上說,範延光伏擊秘瓊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滅口;第二,“利其貨”。

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是第二殺。

事後,範延光為這場苦心孤詣的黑吃黑找了一個藉口,他上奏朝廷說夏津的巡邏兵誤把秘瓊當強盜給殺掉了,完全是誤會。石敬瑭愉快地接受了這個藉口,因為他心裡知道,那的確是個該死的強盜。

範延光成功地吃下了那批財寶,他以為他會成為這筆飽經詛咒的財富的主人。事實證明,他也想多了。套用那句用濫了的廣告詞,他不過是那筆財寶的搬運工,第三個搬運工。而接力的那位已經在路上了。

這批財富的到來,加快了範延光起兵造反的步伐。一年後,範延光終於在魏州扯起了反旗。石敬瑭深思熟慮後,派出了前往平叛的主將——楊光遠。新搬運工登場。與前兩次交接不同的是,這次的傳遞頗費了些周折。

楊光遠雖然迅速粉碎了叛亂者進攻的企圖,但攻城並不順利,城堅糧足的魏州城給了範延光苟延殘喘和討價還價的可能。在堅守了一年多之後,師老兵疲的後晉朝廷決定放反賊一馬。石敬瑭給範延光開出的條件是投降,交出地盤和兵權,然後保留名義上的官職,而最重要的是石敬瑭答應給惴惴不安的範延光一樣東西——免死鐵券。謀反者終於放心了,至少命和財寶保住了。

頭上三尺的神明搖了搖頭,我另有安排。

石敬瑭還是很有點契約精神的,他沒有為難寄人籬下的範延光。然而,在汴州群臣異樣目光的注視下,範延光過得極不自在,於是他提出去河陽安度晚年,石敬瑭答應了。那就去河陽吧,此時王圖霸業已然夢碎,我只想當一個安靜的富家翁。可惜,有個人不答應。

範延光一上路,楊光遠的上書就到了——範延光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叛臣,請讓我收拾他,免得他再叛逃到遼國或者吳越。殺氣騰騰。

楊光遠之所以必欲除範延光而後快,其原因除了昔日攻城未果惱羞成怒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你猜對了,他也看上了範延光隨身攜帶的那批重寶。“利其奇貨”,似曾相識吧。有時候,歷史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著一個橋段,甚至連臺詞都懶得換。

收到上書的晉高祖石敬瑭猶豫了,他沒有馬上給楊光遠答覆。然而,河陽的楊光遠卻等不及了。他派自己的兒子楊承勳領兵圍住了範延光府邸,然後逼範延光自殺。生死之際,範延光舉起了最後的救命稻草——我有皇帝欽賜的免死鐵券,你們不能殺我。楊承勳冷冷一笑,這還不容易,扶他上馬。於是,隨從兵丁將範延光擁到了馬上,然後牽著馬走向了浮橋,在馬上橋的一霎那,兵丁用力把範延光擠入了湍急的河中。幾天後,石敬瑭收到了楊光遠一份奏章——範延光自感罪孽深重,投河自盡。

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是第三殺。

至此,那筆財富傳遞到了最後一棒,接棒的楊光遠的命運很快也拐入了不祥的岔道,那是一條死路。

大約三年後,身在青州的楊光遠舉兵造反,登基不久的少年皇帝石重貴派悍將李守貞率軍將青州團團圍住,八個月後,青州糧盡援絕。困獸猶鬥、苦苦掙扎的楊光遠最終沒能等來皇帝的免死鐵券,卻等來了窩裡反的兒子們,他的兒子楊承勳、楊承信和楊承祚不願與老爹玉石俱焚,在生存和親情面前,毅然選擇了坑爹。他們把楊光遠幽禁了起來,開城投降。

朝廷不甘心就此放過這個昔日飛揚跋扈的叛將,於是給了前敵主將李守貞一個模稜兩可而又意味深長的旨意——便宜行事。順便說一下,李守貞和楊光遠有宿怨,這也是李守貞被選定派去攻打楊光遠的原因之一。接下來的事便是心領神會、水到渠成了。李守貞突入青州,派人在楊光遠的別墅“拉殺”了楊光遠。然後上報,楊光遠得了場急病,死了。

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是最後一殺。

孔尚任在《桃花扇》裡說,看他起朱樓,看他宴賓客,看他樓塌了。

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