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十年煙雨999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人工智能給出解答,會超越人類嗎?請看內容進行比較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回答“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最頂級的善必定指向智慧,是不證自明之公理,只有智慧能洞見宇宙萬物之運行規律與法則。宇宙規律與法則,老子簡稱為“道”。

宇宙由N維度構成,在不同微觀維度遵循差異性法則與規律。洞見這一事實後,老子用智慧在不同維度推論差異性運行法則與規律,對上述公理進行推論。本章,老子在“水”這序維度,推論“道”之運行規律與法則。

老子用“水”與“道”做類比,“水”具有幾重屬性:一是基礎屬性,二是利他屬性,三是不爭屬性;四是與多數人性相反,原由是多數人一根筋追逐不斷上移,受困於幾個小目標,水性是順規律而下移,因變而變之屬性,與其它屬性疊加,與“道”基本相合。

理解“水”之屬性後,會賦予現代人怎樣的能量?將“水”與萬物之關係,類比成算法與數據之間的關係。會發現一個事實,算法比“水”更基礎,適用範圍無窮無盡。

用算法邏輯做推演之前,先提示:人工智能(算法)與《道德經》同出一源,源自《易經》延伸,《易經》是推演宇宙變化規律之工具,所用模型是圍棋棋盤與黑白棋子,當下(

2018)就有了人工智能(算法)所創作之博弈棋譜,將部分棋譜串起之後,一部推演變化規律與法則的《棋經》呈現給了世人。

受益點彈出2019年,處理算法與數據互動之能力,是關係到企業、個人、國家提升競爭力之關鍵所在。每個人都可以回看一下,你現在擁有的知識,能夠進入數據世界的微觀界面嗎?用存量知識(語言、文字、專業符號)在數據面前猶如盲人一般,進入不了動態數據這個宏觀領域與微觀界面。會大量出現“新原始人”。

下面用《棋經》智慧梳理“算法”與“水”作為基礎要素,進入微觀領域的邏輯路徑:

居善地:為下一序(後幾手棋)做鋪墊,同時又為上序(存量結構)做延伸,利他性是最佳也是最善落子之地。當得起一個“善”字。

心善淵:行棋處處以大局觀為指向,整體思維永遠優於局部思維,這個思維能不宏大嗎!自然能當一個“淵”字。

與善仁:“阿爾法狗”與人類博弈時,給自己留彈性,給對手留空間。讓自己與對手處於“和”的狀態,追求與對手之間的均衡。自然當得起一個“仁”字。

言善信:“手談”是圍棋博弈另稱,將直覺、感知、想法、推演,傳導到手拿棋子,放在與思考對應的位置上,是否合理?讓博弈對手與事實來驗證。自然當得起一個‘信’字。

正善治:客觀判斷博弈雙方已經落在棋盤上的棋子,相互之間的動態強弱係數,在錯綜複雜的結構之間,找出“效率”最優的後續行棋路徑,對行棋者的綜合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如此高手,自然當得起一個“治”字。

事善能:人工智能(算法)是經過強化學習與深度學習之後,方才行走江湖。訓練算法進步的工具是:神經網絡中的策略系統與評估系統(詳細內容請閱讀《自然》上發表的相關論文),打通了任督二脈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經具備處理微觀界面上的數據,自然當得起一個“能”字。

動善時:時間窗口開啟與關閉,到了某一序維度變化臨界點時,快速切入到另一序維度的開啟點,把握這一時空節點變量,顯示了速度與節奏感的重要性。時空窗口開啟與關閉節點,導出商業案例(成與敗)比比皆是。能精準把握變化節點,自然當得起一個“時”字。

夫唯不爭,故無尤。

結尾處,老子發出智慧大紅包:千萬不能與規律抗爭!從不爭中悟出爭字精要所在。災難、困惑、風險、被刪除等必然不會來騷擾你。

資料:用201812月為時間節點月,大致判斷一下人工智能(算法)已經進化到什麼樣程度:

理論:人工智能(算法)在2017年已經完成。

實驗:人工智能(算法)在高速進化之中。

應用:人工智能(算法)仍處於初始階段。

本文後續延伸,要理解算法邏輯並與之進行合作,前提是建立二進制認知思維,方具備這一能力。在後面文章、音頻、視頻中展開這一主題。

作者 玄石


玄石智慧


上善若水這一觀念出自老子,意為做人應該如水那般面對名利時不爭不搶,擁有高尚的品格,一切隨緣隨遇而安,學會以淡然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人生路上的一切波浪曲折。

我想在你的身邊,肯定又這樣一類人,他們表面上看似愚鈍,實際上是大智若愚;他們表面上吃虧,實際上是吃虧是福。這一類人,他們看淡紅塵但並不是刻意的與紅塵拉開距離,這一類人,他們甚至是你我身邊的“老好人”,無論做什麼都答應別人,也可能會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但又恰好是這一類人,他們吃得了虧,知方圓,也擁有“上善若水”的精神。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上善若水”的精神品格並不單單形容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也應該多多學習老子說的這句話裡面的含義精髓。道家的智慧總是一語中的,讓你豁然開朗,這些話裡面蘊藏著古代哲學的深廣文化,告訴你如何提高情商,教會你做一個善良溫柔、感恩謙卑但又充滿智慧的人。

“上善若水”四個字看似簡單,實際上深刻。現在的年輕人容易浮躁,但是,如若我們把這四個字裡面的含義精髓用來指導我們的生活,你會發現,當你以善良的心態去感恩生活,你收穫的,也是感恩;當你適時的以低頭謙卑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收穫的是一種虛懷若谷的精神,是一種獲得別人稱讚與敬仰的美德;當你以水的力量去悅納生活中的一切波浪曲折,以水的力量和柔軟去包容生活中的磕磕絆絆,你會發現,這些一切外表看似柔軟,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力量,讓你做人不卑不亢。

所以說,在這個迅疾發展的時代,我們能夠以古代哲學們的觀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那麼收穫的不僅僅是對美的鑑賞,也能收穫一種智慧。願你我都能夠做一個“上善若水”的人!


沈善書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是怎樣一種境界?

上善若水,這是一句出自古人老子的道德經,悟出的心得和智慧語句,在這裡我只談我的理解和自由想法,為什麼講善要有水呢?應該理解人修為要有大善普愛,以柔克鋼鋼柔相濟,胸懷大善如水美……


那是一種靜入止水,動似行雲虛無飄縹的無界胸懷,水柔無常式似有形而化為無形,力如千軍萬馬洶湧澎湃之勢,奔湧入江河湖海為水,其心胸寬廣能水柔入無限無界,可上天入地可留可去可來,可化霧露冰雹雨霜雪為水,滋潤世間萬物生靈,能硬能軟能化氣霧為雲,雲含雨水細柔潤萬物無聲,動有排山搗海之勢……

似神通虛無無形而又有形,無堅不摧以柔克剛,天長地久水滴石穿,水蒸為汗上天為雨,其堅心永恆有永不捨的柔美之力,讚美水的心胸能與天地比美,曾讓聖人感悟其大智若愚善美如水,權釋了曾有天降河水以包容氣度,有高尚善美寬廣之心,潮漲潮落進退有度,是一種胸懷若谷大愛無疆,盡人善之美的高尚氣度……


肖哥180461167


(原創)“上善若水”,是《老子》主張的道是清靜無為,無為而有治的思想闡述。


水沒有固定的形態,它有千變萬化樣貌,隨欲而安的個性。隨心所欲呈現出人們需要的、喜愛的形狀。魚兒在水中嬉戲,水不曾抵抗只是微微盪漾。像寵愛孩子的母親溫和慈愛。水柔順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執著的心。九曲十八彎的路程,沒有攔住它的腳步;百折不回的堅定,伴著它一路前行。


水滴石穿是毅力的象徵。一滴水固然渺小,但不知疲憊的日積月累水滴亦能穿石,渺小的物體時間的積聚形成無限的力量。讓人唏噓不易。正如荀子所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高而志遠,水低則謙遜。為人處世低頭不是軟弱,低頭是大智若愚的韜光養晦;低頭是修煉自己的黃金法則;低頭是容納世界的寬廣胸襟。教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當你昂首闊步時不妨低頭看路;當你事業巔峰時戒驕戒躁不忘初衷。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決不淹沒你的優點;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湧來,決不暴露你的缺陷!

李白有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煜有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藥行天下7


老子《道德經》裡的上善若水,大德象水一樣。結合水的幾個性質說明一下:

一、水透明,無色無味。最高的德象水那樣,乾乾淨淨,無色無味,能綜合任何物質。

二、水潤物細無聲。德行之處,無過,無不及,恰到好處。

三、水柔弱,隨物就形。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無我。

還有,很多。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敬靜凈境


說到水,那我講一個淨空法師說過的關於水的實驗。

將兩組人分別置於不同的密閉空間中,對第一組人進行謾罵、激怒,讓這組人特別生氣,然後將這組人周圍的空氣收集,然後壓縮,最後冷凍稱晶體。對第二組的人進行鼓勵、稱讚,讓第二組人處於高興、積極的狀態,同樣對收集他們周圍的空氣,壓縮、冷凍。

最後觀察這兩組結果產生的晶體,有個驚人的發現。被激怒,生氣的那組,產生的晶體非常混亂,完全沒有任何秩序。而第二組受到鼓勵讚美,充滿正能量的那組晶體則是呈現出了完美的晶體,形狀規律,成雪花狀,非常好看。

然後又做了很多同類型的實驗,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但凡處於正能量、陽光的一組的,晶體都很漂亮很規律,反之則混亂。

因此可以說,我們的狀態可以影響我們周圍的能量。而呈現這個狀態的就是水。

上善若水一般是形容一個人心地善良,如水流一般。

水可以說是最神奇的東西了。你用規則的器皿盛它,它就規則。你用不規則的來裝它,他就沒有形狀。可以說這正好說明了世間萬物發展的規律了。任何事物都是出於變化的過程中,而水則是根據外物的變化而變,可以說是謀定而後動了。

還有人用君子之交淡如水來形容兩者的關係,可見水是古人最為看的東西。


老王語錄:親愛的讀者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別忘給老王點個贊哦~關注老王,老王分享世界給你!


老王偵查記


柔水化形遍於江海湖泊,恩澤萬物而不欲顯其功!他比喻的是做人的高尚品德,彷彿大自然的水一般利於眾生,樂於潤化萬物而不與之相爭。上善的人心量廣大能包容一切本性樂於清靜,待人喜歡誠懇友善公正。並善解人意,言談樂於遵守誠信,治國會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國泰民安。為人作事能妙於發揮所長,行動迅速果斷,亳不拖泥帶水。上善的人的所作所為有樂於不與世人相爭的品行,因此不會有過失,自然也不去抱怨他人,可以亳不為己,盡其全力的去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會去與人邀功,他只是覺得是率性自然而為,沒什麼了不起。


所以曰:善利萬物而不爭,此謂.謙下之德也。故汪洋大海能容納川水溪流,是其善下也,它雖柔弱卻善於攻強,以柔克剛,此謂柔德也,因其性善變化,故能行於有無之間,無為而益於一切,近乎道矣!


用戶7019122602917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要了解上善若水,有必要從老子的“道”說起。

老子在解釋什麼是“道”時,有個重要觀點“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因此開篇便言“道可道,非常道”,這句“非常道”並非指“非常”的道、而是“並非通常意義的道”。是以更宏大的視角看待、理解世界、這個世界也非平常我們周圍狹義的世界,而是郎闊了宇宙在內的大空間!並且“道”是先於宇宙天地誕生前就原本已經存在的最原始、最基本的萬物運行的大道!因此才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就是老子的宇宙發生論。

老子認為,“道”產生混沌的“氣”(一),混沌的氣又分化成“陰陽”兩種氣(二),陰陽兩氣相互交融形成一種和合的狀態(三),宇宙萬物就是由這種和合中產生的,所以萬物的本體和生命就是“氣”、也就是“道”。萬物都包含“陰陽”這兩種對立面或傾向,而在看不見的“氣”中得到了統一。

這是一種需要從更宏大的視角來審視宇宙萬物的“大氣象”,故“大象無形”。

明白了老子這個思想背景,我們再來看上善若水。


老子“道”——“氣”——“象”這三個互為結聯的辯證關係中的“象”,其實已經是美學範疇中關於審美和認知的命題,“觀物取象”“得意忘象”“滌除玄鑑”……等等,都是對這個命題的關聯和轉化,這便又延伸和涉及到了審美關照。

在審美關照中,相對萬物的“象”是客體、人是關照中的主體,而人之美,首在品行!“上善”並非最大的善良,而是最高境界、最值得推崇的品行、品質。

老子在闡釋自然萬物時發現,“水”這種物質具有我們人所應該學習的一切品質:水可以“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點滴之水可以擊穿岩石、涓涓溪流可以滌除雜物、滔滔洪水可以毀山滅田;發端於高山雪原的點滴之水一路奔湧向前無所停滯、百折不回,最後以汪洋大海之雄渾氣象立存與世、而從頭至尾卻本色不變,依然無色無味、清澈透明!

於平時容易被常人忽略的點滴間注意自我修為、積蓄力量,“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懂得適應環境、順勢而為;如溪水積於低窪,謙卑虛心可以積澱和豐富自我。正所謂“心如止水”,不爭即是爭——貌似“無所為”,最後卻可以形成海嘯般滔天巨浪而“無所不為”!

這,不正是我們人所需要學習的可貴品質嗎?

水的這些特性和品質,不正是自我修為、注重品行操守的做人之“大道”麼?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大相無形


這四個字是中國最高的道德標準。

沒有人能夠理解得深,只不過人云亦云,我也是。

越有爭議的,越為深奧。

1 出自老子《道德經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幾於:幾乎於,接近於。

無尤:沒有憂怨怒懟。其中還有個故事《孔子問禮》,

孔子適周問學於老子,

臨別,老子有話說,你要學習水之大德啊!

孔子像個小學生,為啥呢?

老子說,水利萬物而不爭,至謙至柔,攻堅克強,無所不能,這就是所說的,不言之教,無為之益。

2 從孔子問禮的故事中,老子還進行了解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

“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

老子強調水利萬物,不爭!

水利萬物,不爭不言,可貴。

若人也無爭,效法水德,則安享太平,無憂無慮。

老子強調水利萬物為善,不爭為上善!

水,利萬物,施不求報,為善。

水,因勢利導,順勢而流,不衝撞,不停滯,無為而應萬變,無所爭,水之性,為上善。

所以,老子說這句話是為了,

提倡萬事萬物皆有其道(事物內在規律,本源),順道而行,無為而作。

“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

“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

可見,老子所說的上善,不僅僅是善,還有道,是最高的境界與道德,利物不言,順勢不爭,弱強皆能,無為應萬變。效法自然,依道而為。

這與老子的主張“無為而治,不言而教,不與人爭”是一致的。

顯然老子在教導孔子,不為更重要。

孔子游歷各國,說敎佈道,施政謀策,做得太多了。

“有為”不能過度,物及必反,“無為”之下“有所為”。

3 千百年後,這句話仍有深遠的意義。

為善,為人之根本。

孟子提倡,“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利於他人,與人為便,不張揚,不圖報,發自內心,這是基本的道德。

孔子認為,“無伐善,無施勞。”

不炫耀,不爭名,不為利,這是為人的善性,本性。

此外,還有更深的一層。

順道而為!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人只能順應規律,而無法改變規律,順應而有所作為!

莊子《皰丁解牛》有這樣一段話,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異曲同工而已。


一綠浮芳



上善若水,其實老聃的思想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就是希望人們像水一樣,不與世爭,與萬物融,世界能達到一個和諧共處的大境界,這也是現今我們作為一個大國的追求。當然,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並不是這麼簡單,我想稍微深層的分析一下。


首先,水的本質是流動的,所過之處逢高趨低,順勢滋潤萬物。這是貢獻。水過之處萬物生,水竭之地百業慌。這充分說明了水的作用。當然,水並不是都流動的,也有死水,靜靜等待枯竭。



其次,水的固態,冰。冰凍萬物,抑制生長。寒冬過後,萬物蕭條,然而蕭條過後,冰又會變成水,給了萬物重新開始的機會。所以,最後總結,水和冰怕才是老子水利萬物的真實表達吧。



說到最後,又不得不說到表達老聃思想最精確的太極圖了。水與冰,一始一止,互為終點。陰與陽,一生一滅,相輔相成。所以,用上善若水的思想指導自己的人生,並不是說要一味的做老好人,一味的忍讓。一味的利萬物,一味的往裡加水,只會成為一潭死水。遇到真正的惡,也要勇於變成冰蕭條萬物,給予重新開始的機會。其實做人,跟著國風學就是了,大國外交嘛,握手的同時,腰桿子和槍桿子也要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