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以平視的視角

紀錄普通人的生活狀態

——安哥攝影作品

影像中的國(11期)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到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攝影,安哥(彭振戈)是必然要說的。作為中國第一批的策展人,由安哥策劃和參與的攝影展在中國掀起了一個堪稱重大的歷史現象——一場紀實攝影運動。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有了相機,他們不論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也無論是發燒友還是記者、畫家、機關幹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拍攝自己周圍生活的酸甜苦辣和衣食住行中的種種細節,反應真實的生活場景和一個時代帶給人們物質、精神和思想上的變遷。

中國民間的紀實攝影通過幾十年的積累,擁有了一大批基本功很好,對社會、對人生有深刻認識的攝影師,每個人手裡都捏著不少好照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安哥的策展便孕育而生,在他策劃並參與的攝影展中,人們看到了以前在主流媒體上看不到的“當代紀實影像”。

以今天的眼光看,過去中國的紀實攝影或者新聞攝影的功能更多的是為宣傳服務,主流媒體也總是認為“高大全”才是典範,才表現時代,突出正能量。而今日,隨著網絡時代的去中心化,越來越多接地氣,反應真實生活的照片出現在自媒體甚至主流媒體上。這些照片

憑藉對人性的洞察和對社會現實的折射,全面反映了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記錄了時代更迭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現狀以及其中的喜怒悲歡,為觀者還原出一幅幅立體而真切的生活全景圖。

安哥作品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3年,廣州,首屆大齡青年集體婚禮上的一對夫婦。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3年,廣州,大齡青年集體婚禮上,一對新婚夫婦相互配合咬蘋果,彷彿是在拼命地咬住漸漸逝去的青春。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4年,廣州,極具誘惑力的免費無痛穿耳。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3年,廣東梅縣 一個簡易軍用機場改為了民航機場,四鄉百姓結伴前來看真飛機。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4年,廣東廣州 第一次“美在花城”時裝博覽會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4年,廣州,在海員俱樂部裡跳舞的海員。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5年,廣東珠海,花農每天清晨都乘船去澳門賣花。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6年,廣州白天鵝賓館內,首次時裝表演。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6年,廣州,北京路上冒險騎自行車的個體戶。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6年,廣州,執勤的交警。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6年,廣州,每天早上推著單車走上海珠大橋的人流。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6年,廣州第一座大型遊樂場——東方樂園正式開業。那一年的“百歲老人遊羊城”活動安排了老人們去參觀。這些老人百多年來見過多少世面,尤其是坐在第二排的老太太曾在紫禁城當過宮女。如今她們坐進兒童小火車,彷彿正要開進時光隧道。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6年,廣州中國大酒店前,路邊的一對情侶。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6年,望子成龍轉為“逼”子成龍,許多家長將業餘時間押在孩子身上。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7年,廣東五華縣量身高招聘女工。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7年,走出小巷準備坐花車兜風的新婚夫婦。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7年,廣州公園裡踢毽子的人。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8年,廣東東莞,麻涌大橋通車當天,第一輛開進水鄉的出租車被鄉民圍得水洩不通。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9年,白洋淀,戲水的小姑娘。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89年,黑龍江呼蘭,元宵節扭秧歌的姑娘。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90年,福建廈門鼓浪嶼,遊客用望遠鏡看臺灣的小金門島。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92年,浙江紹興,茶館裡海吹神聊的老茶客。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95年,廣州,搬屋工人在宿舍看電視。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96年,廣東廣州,理髮店裡打“大哥大”的顧客。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1998年,廣州農林下路的時尚青年。

面對時代,安哥是個忠實的記錄者,也是個敏銳的捕捉者。他按下的每一次快門,就像是時代故事中某一章回的某一段落,他總能很生動、形象的講出那張照片背後的故事,並且讓人為之著迷。

望子成龍的父母在教室外翹首以盼;

幻燈放映會中自鳴得意咯咯的笑;

知青歲月裡坐在遠行拖拉機裡狼嚎般的哭 ;

......

還有,轉型中的城市、庸碌的人生、古老的容顏、錯亂的步調、雨中晨練的廣場男子、擁擠喧鬧的排隊青年、大齡青年的婚禮、翩翩起舞的老人,這些年代並不久遠又似曾相識的時代影像,在遠離其最初拍攝語境的今天被重新編排再現,除了給人帶來歷史的震撼,隱藏在照片背後那凝視的雙眼——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似乎愈發明晰地閃現在你我面前,並喚起新的共鳴。

以歷史和記憶為線索,因在場與真實而動人。

每一位紀實攝影人都有一雙靜默不語又溫存炙熱的雙眼,在那些看似並不“完美”的瞬間背後,是攝影人孜孜不倦,默默前行的身影。他們速寫了平凡日子裡的不同情境,哀喜與共,善惡並存,自然而不露痕跡。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 安哥(彭振戈)

待續

To be continued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一個攝影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安哥和他的家國細節

関 於 作 者

北京土著 | 人文紀實攝影師 | 專欄作者

中國圖庫 | 光明圖片社 | 中新社 |

中國新聞圖片網 簽約攝影師

寧 影 紀

影像 | 珍藏 | 點滴 | 歲月

一個人能走多遠關鍵在與誰同行。每篇辛苦原創,只願得到你的認同。

把【寧影紀】推薦給身邊的朋友,未來的日子我們跨越山海一路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