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葬儀式“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掃的是福氣!

在農村老輩人的心中,流傳著很多以前社會流傳下來的規矩和講究,這些講究要麼是對生活的美好祝福,要麼是有著一定的道理,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些講究!

農村喪葬儀式“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掃的是福氣!

“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

“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這句話其實是農村的一種喪葬儀式,是人們在逝者出殯下葬之前進行的一種行為,俗稱“掃墳”,人們也稱之為“掃福”。所謂“掃墳”,掃的自然不是說法中“金子、銀子、騾馬”,而是埋棺材的墓地裡面的土,有些農村地區把這種土叫做“開山土”。

而執行“掃墳”這種儀式的人,一般都是長子的媳婦和長女兩人進行,這和人們信奉的“女主內”的原則有關。在棺材下葬之前,由長媳左手拿著簸箕,右手拿著掃把,下墓地掃土,一般掃三下,而掃的時候就會說著“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這句話,在長媳之後,長女也是如此進行。之後就把掃出來的墳土用遮棺材的蟒罩包起來帶回家,然後撒在糧倉庫房之中,以此希望逝者在天之靈能保佑家庭財運旺盛。

農村喪葬儀式“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掃的是福氣!

當然,這種風俗講究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這種行為實際上也並沒有給家庭帶來多大的財運。而農村到現在之所以還在牢牢遵守這種風俗,只是因為對逝者的一種祭奠和緬懷。

“後生發福,棺材當屋”

所謂後生,指的是年輕人。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年輕人在短時間內突然發胖的話,那麼身體健康可能就遇到了非常大的危害了。

雖然人們稱發胖為“發福”,但是實際上,變胖所帶來的並不是“福氣”,反而是“災禍”,人的發胖大多數都是伴隨著非常嚴重的併發症的,比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之類的三高問題,以及血管異常、血脂病變、糖尿病、心臟疾病甚至是一些惡性的腫瘤的發生。而這些疾病在現在的社會都是一些致命的疾病,更不要說以前醫療水平低下的社會了,自然是拿“棺材當屋”了。

農村喪葬儀式“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掃的是福氣!

所以說“後生發福,棺材當屋”這句話還算是比較正確的,因為以前人們對於健康知識的不發達,所以對於這些疾病並不知情,但是卻是根據經驗總結出了“後生發福,棺材當屋”這種答案。

所以說,人想要健康的生活,那首先就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體型,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