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血压伺机作祟,该如何应对?

冬季气候寒冷,进入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伺机作祟,如果调护不当,往往引起严重的脑卒中及心肌缺血事件。

据估算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7亿,在我国,每2名高血压中就有1名老年人,每5名老年人中就有1名患有高血压。

冬季高血压伺机作祟,该如何应对?

一、那么怎么定义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坐位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

二、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

1、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需要提醒的是,没有症状并不代表没有危害。

2、常见的是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等。

3、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

4、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

5、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三、老年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

2、血压波动大。

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4、假性高血压增多和白大衣高血压增多。

5、多种疾病共存。

冬季高血压伺机作祟,该如何应对?

四、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2、 高血压控制不佳,如清晨血压升高,可引发心、脑、肾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3、进入冬季,气候寒冷,也进入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

五、冬季血压升高,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原因

1、冬天血管遇冷收缩,以保暖,减少散热。 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收缩后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会引起血压升高。气候干燥,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

2、冬天容易受凉。冬季是感冒,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多发季节.感染容易导致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波动。

3、环境较差,周围环境寒冷,人员交流减少.精神情绪容易低下,影响身体免疫功能,节日期间容易出现过度劳累。

4、运动减少,冬天衣服穿得多,运动减少,脂肪容易堆积在皮下与血管内膜。

冬季高血压伺机作祟,该如何应对?

六、那么,应该如何管理冬季血压呢?

1、坚持监测血压。

2、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3、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血压的三种测量方法:家庭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测量、24h动态血压监测。

推荐首选家庭血压监测。养成每天测量家庭血压的好习惯,每天测量并记录血压/心率,复诊时带给医生。

七、高血压治疗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并据病情配合药物治疗。

(一)什么时候老年人需要药物降压?

1、65~79 岁的老年人,如血压≥150/90 mmHg,应开始药物治疗;血压≥140/90 mmHg 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2、≥80 岁的老年人,SBP≥160 mmHg 时开始药物治疗。

冬季高血压伺机作祟,该如何应对?

(二)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值

1、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收缩压达标,共病和衰弱症患者应综合评估后,个体化确定血压起始治疗水平和治疗目标值。

2、65~79 岁的老年人,第一步应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目标血压<140/90 mmHg。≥80 岁应降至<150/90 mmHg;患者如收缩压<130mmHg 且耐受良好,可继续治疗而不必回调血压水平。

3、双侧颈动脉狭窄程度>75%时,中枢血流灌注压下降,降压过度可能增加脑缺血风险,降压治疗应以避免脑缺血症状为原则,宜适当放宽血压目标值。

4、衰弱的高龄老年人降压注意监测血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降压水平不宜过低。

八、合理规范化使用药物是管理冬季高血压的关键

为更好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推荐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或ARB均可作为初始降压药, 需要降压的患者需长效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性,具体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降压药平稳降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