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為什麼印度人的英語這麼流利?

無論是看印度電影,或是一些段視頻,我們會發現,許多印度人的英語口語非常流利,這與全民苦讀英語的中國人形成強烈的反差。

英語啟蒙:為什麼印度人的英語這麼流利?

雖然印度在很多方面的發展還不如我們,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最近幾年,印度的經濟發展很快,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大。因為有英語的優勢,印度的經濟發展將會繼續加速,印度也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不容置疑,中國的經濟發展與重視英語教育密不可分。無論是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還是發展國際貿易,英語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媒介和工具,是一個重要的通行證。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為什麼印度人的英語口語這麼流利,而中國人連基本的交流都有困難?

帶著這個問題,原典英語進行了仔細的分析研究,希望對我們的英語教育有所幫助。

歷史

印度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歷時100多年,直到1947年獨立。

英語啟蒙:為什麼印度人的英語這麼流利?

解放之後,印地語和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但是男北方差異比較大。講印地語的人口在北印度佔96.7%,在南方卻不足0.1%。

在印度,社會和政治精英都說英語,思維方式接近英美。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種侷限。此外,說英語的社會精英只佔到總人口的10%左右,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都是說印地語和其它地方語言。

因為印度87%的學校都用英語授課,高等學府則全部採用英語教學,這為英語的普及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受此影響,英語成為了受過教育的人的標誌,同時也是一種階級的標誌。這也是為什麼印度人說,上層社會的人都說英語。

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之後,我深深地感到,在印度,英語不但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的象徵。這部影片再次證明,“英語就是印度“,同時揭示了英語在印度人心目中的超高地位。在影片中,身為中產階級的拉吉和米塔夫婦,想方設法要把女兒送進私立名校,目的的就是為了學好英語。

為此,米塔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在我們國家,英語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成為這個階級最好的辦法,就是去上一所好學校”。

口音

聽過印度人說英語的讀者,一定會對印度英語濃重的口音印象深刻。如果不是經過特殊訓練,真的很難聽懂。

英語啟蒙:為什麼印度人的英語這麼流利?

看過一個街頭訪談。詢問普通印度人對自己的英語口音的看法,出人意料的是,大多數印度人認為自己的口音很標準,自信心爆棚。

當我們在嘲笑印度人的英語口音的時候,卻無法忽視這樣一個重要事實:在美國500強、1000強企業中,擔任重要職位的印度人多於中國人。在大學裡,這種現象也是非常普遍的。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為什麼世界一流大學不愛招中國學生了?》,裡面就談到了一個問題:美大學裡擔任要職的印度人多於中國人。

雖然印度教授的英語口音很蹩腳,但是美國學生照樣認真聽講,虛心學習。這說明,真才實學比地道的英語口音更重要。

但是,擁有地道的英語口音,對一個人的發展還是有很大幫助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主演的一部電影《窈窕淑女》,得到印證。希金斯教授(Professor Higgins)經過6個月的地道英語和禮儀訓練,使來自底層社會的賣花女伊莉莎,成功地進入了上流社會的交際圈。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標準的英語是上流社會人士的一種身份證。

自信

不得不承認,除了社會和階級環境因素之外,印度人的自信,是他們能夠流利說英語的關鍵。

自信使他們敢於開口,即使發音不標準,也不影響他們的日常交流。

相比之下,我們說英語的時候,就缺乏這種自信。特別是成年人,因為害怕說錯而丟人,所以不敢開口說英語。這跟中國人的國民性格有關,做事中規中矩,缺乏大膽嘗試和冒險精神。

小孩因為接觸社會時間較短,膽子比較大,不像成年人那樣愛面子,正是訓練英語口語的好時機。一個簡單的表揚,就能提升孩子的自信。

因此,流利英語口語,要從孩子抓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