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E管理實戰篇:供應商質量審核的套路(實用乾貨)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工廠管理改善理念,歡迎大家加入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一起學工廠管理,勤思考,讓工廠管理改善行動起來!

審核準備


1、在審核前的一個月要求供應商進行全項目檢查,並將檢查報告反饋給公司質保部。

2、整理公司對該供應商的各類要求。

3、通過相關部門整理有關供應商產品質量、交付表現、價格水平的數據和不符合內容的詳細描述。同時整理第二配套商或潛在的第二配套商(供應商的假想敵)優勢的內容和有關數據。

4、下發調查表,必須簡潔、實用。

5、根據供應商回覆的調查表,組織結構圖,制定審核日程安排。

6、下發供應商審核通知、審核日程安排,聯繫後確定審核期間供應商提供的產品生產數量。

2

審核實施


1、通常在審核開始前審核員一般要用30~40分鐘的時間和供應商的負責人進行交流,瞭解供應商的發展背景、發展方向、公司的主營業務、以往的業績、為公司配套的經歷,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最好把審核的目的及準備的第一階段的內容反饋給供應商負責人(在這一階段的動機只是增進雙方的瞭解,讓負責人瞭解審核的目的和供應商的表現,至於不符合的解決方案就在審核負責部門時關注)。

2、審核時的首次會議,與會人員必須包括供應商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

3、首次會議結束後,質量能力審核正式開始,首先審核人員召集各部門負責人詢問他們都瞭解審核人員所在公司的哪些特殊要求,是通過哪些途徑、哪些資料中獲悉的,如果有偏差審核人員應及時提供準備好的有關資料,並進行解釋,然後要求負責人員確定履行審核人員所在公司要求的日期。

4、質量能力審核,首先進行產品審核,由供應商檢驗員執行,審核人員做監督,審核過程中審核員要重點關注公司蒐集的不合格內容,並對照供應商提供的全項目檢查報告檢查測量、試驗產品的符合性和適宜性。如果產品審核發現了不合格,自然就是過程審核關注的焦點咯。

SQE管理實戰篇:供應商質量審核的套路(實用乾貨)


5、過程審核,按照供應商質量能力評定準則過程審核部分,結合ISO9001的要求,並考慮TS2適用的要求進行,在審核時審核員應結合供應商質量方針、各部門的經營目標,關注公司蒐集的各類不合格的糾正措施、產品審核中發現的不合格源頭。另外關於供應商如何應對公司每年的降本戰略,是通過哪些方面來實現降本,這也是審核人員關注的重點,因為通常採購部只關注降本目標的完成情況,對降本背後的內容並不關注。

6、體系審核通常不單獨進行,只是穿插在過程審核中評價,通過產品審核和過程審核的結果來給出結論。

7、完成質量能力審核報告,包含產品審核、過程審核、體系審核、改進計劃等。

8、審核末次會議,應給予供應商適當的鼓勵。必須介紹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內容,並進行解釋,會議必須確定改進期限。

3

審核總結


1、審核結束後給出審核報告,包括:供應商的評價、質量能力報告、改進計劃。審核前整理的反映業績的資料,供應商的整改有效性驗證報告(指公司蒐集的不合格,並非審核中發現的不合格)然後分發給有關部門和人員。

2、對供應商的改進計劃的實施進度進行跟進和驗證。

3、驗證結束,本次審核完成。

供應商現場審查注意細節

SQE管理實戰篇:供應商質量審核的套路(實用乾貨)

1

質量是做出來的,不是檢查出來的。現場審查的第一印象就是,現場的整理整頓進行的如何?乾淨整潔的環境,會讓工人心情愉悅,態度端正,對產品的責任感也會提升。原料、良品、廢品、工具,都有自己的所在,不慌不亂,就在那裡。生產工人、現場QC,都有自己的目標,不慌不亂,也在那裡。

2

第一印象之後,我們進入主題。這裡我們針對對質量和衛生都有一定要求的物料的供應商審查。

在基礎設施中,生產設備的配備和維修保養就不贅述,建議觀察下現場的防蟲防鼠設施,有無安裝滅蠅燈、有無放置粘鼠板,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有沒有根據需要安裝紫外燈或臭氧發生器?紫外燈管被管理麼?多久更換?整個工作區域的照明如何?檢查區域和崗位的照明要求要比正常工作區域的稍高一些。

3

走在生產現場,我們會經過一條條生產線,這時建議湊到近處去看一下生產線上有沒有放置標準品或標準書、作業指導書等,有的企業還會設置專門的留樣品放置區。我比較喜歡做的的事是抓住一個現場QC,問他如何首檢、如何巡檢,再看一下他當時的檢查記錄表,做不做、做的好不好都一目瞭然。如果可能的話,這個時候還可以隨機記錄現場工人、QC的工號或者姓名。在製造現場,也建議記錄下現場使用的原料的品目、批號、供應商。

4

走過了車間,我們還會進到實驗室。實驗室裡各種實驗設備,總會讓我小小的興奮。首先看下是否配備了必要的設備,這也是對審查人員自身的一個要求,他必須對產品有一定的瞭解,知道產品的關鍵控制點。其次要看下檢測儀器是否在有效的檢定校準週期內,查看一下相應的報告也是有必要的。一般在實驗室,都會在設備或儀器旁邊張貼標準操作方法,我們可以邀請實驗人員進行一下講解或者演示,一方面確認測試方法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瞭解實驗人員對儀器的熟悉程度。

5

現場審查中還需要去的一個地方是倉庫。5S活動、物料的倉儲保管、批次管理、可視化管理,很多信息都在這裡可見一斑。首先,物料的保管和保存是否有一定的要求,溼度、溫度、堆疊高度,倉庫現場是否滿足這樣的要求?是否有檢測儀器和記錄?倉庫中的良品、不良品是否分開放置?我並不主張一定要劃區域,場地條件有限的,也可以採用標識管理,只要達到區分的效果即可。對於倉庫裡的物資,有無臺賬?有沒有顧客提供的物料,對於這部分物料又是如何進行管理?對於生產物資,有無檢測狀態標識?是否進行先入先出管理,如何實現?這時,建議隨機記錄原料和成品的批次號備用。

SQE管理實戰篇:供應商質量審核的套路(實用乾貨)

6

走完了現場,進入會議室,就開始下一階段的文書檢查了。這時在現場記錄的信息就要發揮作用了。借用這些信息,我們可以瞭解企業日常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通過原料可以引申出供應商管理評價,物料的入庫檢查,不合格品處理;通過成品可以瞭解到企業的追溯性管理;通過人員可以查看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人員的崗位要求,資格證書,培訓記錄等。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覺得此文讓你小有收穫,可以搜索“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與我們進行互動學習。

免責聲明:本文根據網絡信息整理,向原作者致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推送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