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铁娘子”——记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第一书记王艳红

精准扶贫的“铁娘子”——记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第一书记王艳红

王艳红给南沟村村民发放停车场分红(左二)

通讯员 马志青 本报记者 朱佳雨

“别看王书记年纪小,却是个能干大事的‘女汉子’。”

“王书记为我们村办了太多的大实事,就是说上两天两夜也说不完……”

村民口中的王书记就是南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艳红,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民只要提起她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1986年出生的王艳红,从2010年参加工作起便在南沟村工作,先后担任南沟村大学生村官、村党支部副书记。2017年3月,被组织任命为南沟村第一书记。她用8年的青春走遍了南沟村的山山峁峁和家家户户,通过真诚的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她用精细的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从“三难”到“三变”

自担任第一书记初期,王艳红第一时间把中省市区扶贫政策全部弄懂吃透。她利用一个多月时间把中央和省市区的脱贫攻坚精神传达给每家每户,并逐户逐人核查信息、调查剖析,详细记录每家每户情况的变化。

有了详尽的村民资料,王艳红与村“两委”研究制定了整村三年脱贫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帮助贫困户找准产业项目,制定帮扶措施。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能让全村人都佩服的干部,王书记算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

南沟村位于安塞区高桥镇有7个村民小组,337户1002人,贫困户46户130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调侃说南沟是难沟,南沟有三难: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干事难。

如何让南沟村群众脱贫致富?王艳红与村“两委”通过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最终,决定引进张维斌的延安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上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乡村旅游。同时,王艳红和村委召开会议商议确定了“支部联动、村企共建、定期会商、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群众变股东”“三变”改革,让南沟村走上了腾飞的路子。

在“三变”改革中,为了保证群众利益最大化,王艳红对村民有异议的撂荒地、沟洼地、滩涂地和山林地逐一进行查证和实地丈量调查,保证了22500亩全部折股量化,入股到惠民农业公司。公司每年保底给合作社固定分红60万元,合作社按占股比例给群众进行分红,有效地将“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王艳红还组织全村1002人以土地、人口等要素入股安塞格桑花谷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226人以土地入股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起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预计明年挂果。她积极与南沟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了旅游扶贫停车场,今年每户贫困户分红2000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沟村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也与日俱增。如今的南沟村已成为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旅游扶贫示范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共计接待游客近150万人次。

通过“三变”改革实现了南沟村由一个偏僻落后的拐沟村,发展建设成全市乡村旅游的示范村,由一个班子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壳村,发展成班子坚强有力、村集体经济每年有12.4万稳定收入的经济强村,由一个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的富裕村。

她把南沟村当成了娘家

8年多的工作生活,王艳红已经完全把南沟村当成了自己的娘家,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表现突出,包扶单位两次让她调回区上工作,她都婉拒,在她心里,南沟村才是她的家。

王艳红经常与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逐户走访贫困群众,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因户因人制定具体可行的帮扶措施,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6年,村民张志贵因患腰间椎盘突出、高血压,不能干重活,女儿又患有过敏性紫癜,对日常饮食要求高,需要妻子陪读,眼看着家庭生活难以为继。王艳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为张志贵安排了景区保洁员的工作,暂时解决了生活的困难。但要想让他彻底脱贫致富,必须得建成长效产业。在认真了解张志贵的发展意愿后,王艳红帮助他申请资金,建起了养猪场。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张志贵逢人便说:“多亏了王书记的帮助,我才有信心建养殖场,如果过年能出栏20头猪,可以卖个四五万元。明年我还要扩大规模,我不但要养猪,还要加强管理果树技术。”

“我们赶上了好政策,也遇到了好干部,在王书记的帮助下,我家的好日子也有盼头了。”80多岁的吴海生老两口紧紧地握着王艳红的手说。之前由于吴海生夫妇俩没有劳动能力,王艳红便帮助他们的儿子搞起了苹果产业,今年苹果收成不错,再加上停车场分红,老吴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照顾好了“娘家人”,陪伴自家人的时间和精力却少了。去年9月,王艳红婆婆突发脑出血,镇上领导主动给她放假,但面对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繁重,她依然坚守岗位。老人住院要照料,王艳红就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照顾。“虽然自己辛苦点,但是不能让扶贫工作落下半步。”她说道。

今年6月,王艳红的妈妈因乳腺癌住院,这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下子孩子没人带了,她就只能带着孩子上班。

“每次女儿喊我‘爸爸’,虽然只是孩子口误,但我心里只有歉意、愧疚。”王艳红说。但即便如此,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工作。正如她自己所说,“作为党员,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必须坚守岗位。作为父母,教育孩子不能缺位。作为子女,照顾老人也要兼顾,所以就只能比别人跑得更勤、付出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