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之城 行雲流水

文旅之城 行雲流水

三水大塘冬瓜節辦得十分紅火

文旅之城 行雲流水

三水市民的幸福生活

今年4月,三水蘆苞胥江祖廟北帝活動如期舉行,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事彰顯了三水厚重的文化底蘊;今年5月,第三屆“廣府印象”文化嘉年華在大旗頭古村舉行,歲月在鑊耳牆上留下斑駁印跡訴說著三水悠久的歷史積澱……作為三水城市發展的動力,文化像流淌在三水骨子裡的基因,為三水的發展增色不少。

三水發展路,文化從未在路程中缺席。在如今三水GDP邁進千億大關後,文化又以一種新的姿態助推著三水的發展。2016年,有關部門擬將大旗頭古村建設成以廣府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新型度假勝地;2017年世界級文化旅遊項目——尼克主題樂園佛山文化生態海岸項目在三水新城奠基……文化與產業讓三水城市的發展迸出了新的火花。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色,也是一座城市軟實力的體現。城市的競爭,離不開文化的輔助。未來,三水眾多的文旅資源將成為“城市三水”發展的利器,從而讓三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抓住城市的發展機遇。

文化+:

魅力之城文化名片串珠成鏈

三水文化、旅遊元素眾多,如何將這些元素串珠成鏈,打造出一張新的城市文化名片?記者瞭解到,三水以深化“文化+”的理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通過“文化+”理念,將當地特色文化與旅遊資源結合,“城市三水”的競爭力在文化魅力的支持下不斷增強。

今年5月中旬,三水十大文化名片正式出爐,三江匯流、百年河口、胥江祖廟、紅頭巾、粵曲星腔等三水獨特稟賦的文化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文化名片的產生會給三水帶來什麼好處?廣東財經大學文創與旅遊學院院長賈毅表示,三水十大文化名片將助力三水提高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文化形象,讓三水在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中佔一席之地。透過這些文化名片的載體,三水的文化內涵不斷得到傳播,向世人展示了“農業三水”到“工業三水”再朝著“城市三水”大步邁進的發展軌跡。“城市三水”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形象也通過名片的產生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廣泛傳播。

不僅如此,“城市三水”還通過各種文化元素的整合而大放異彩。三水旅遊資源豐富,2018年三水旅遊文化周、蘆苞胥江祖廟廟會、白坭西江文創節等的相繼舉行給三水帶來了不少遊客。在嚐到文化與旅遊深入融合的甜頭後,接下來,三水還將舉行南粵古驛道世界定向排位賽、蘆苞孝善文化暨北江臘味節等大型文旅活動。

服務+:

文化大餐 品位獨具

傣族舞、粵曲星腔……11月5日,秋色大舞臺三水分會場上演了15個節目,給市民獻上了文化“大餐”。無獨有偶,11月23日晚,“粵曲星腔綻芳華”星腔傳承欣賞會在三水區文化館門前廣場舉行,粵劇人演唱的《璀璨花城夜》,掀起晚會小高潮。在三水,類似這樣的文化活動幾乎每週都能在各鎮街看到。可以說,隨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創建,三水構建起覆蓋城鄉、服務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市民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務也多了很多。

今年5月白坭鎮開放“智能文化家”,居家式的智能服務讓不少市民眼前一亮,也給市民提供了高水平的文化服務。實際上,這只是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部分。從2015年開始,三水便啟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近年來先後投入約15億元,新建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包括北江新區文化中心、三水新城文化中心和三水圖書館新館等重要文化載體。數據顯示,目前三水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超11.5萬平方米,每萬人均公共文化設施建築面積為1754.7平方米。其中創建示範區以來,新增文化面積3.8萬平方米,佔全區文化設施總面積的33.23%。

而隨著《“文化三水”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裡各項工作的推進,文化將引領城市發展、助推經濟轉型等為“城市三水”“廣佛創智之城”提供文化支持精神動力。由此,“城市三水”的文化品位也呼之欲出。

產業+:

以文促產 提升“城市三水”價值

去年,三水多個文旅項目更新了動態:樂平廣府文化體驗基地項目動工、尼克文化生態海岸項目奠基……今年,休閒觀光農業的加入讓“城市三水”打出了“文、旅、農”合作的組合拳。這在提升各自附加值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城市三水”的價值。

今年年初,《三水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意見提出,三水將緊扣文化自信、城市發展和區域品牌,實施文化建設“123工程”,以水為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打響城市形象、文明、文化、文創、三水遊五大文旅品牌。據介紹,為增強城市吸引力和輻射力,三水旅遊部門推進“三水遊”精品路線等,策劃推出三水鄉村遊一日遊、兩日遊精品路線。旅遊與文化的融合帶來的效果是明顯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三水旅遊營業總收入11.0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65%。

去年,三水舉辦了首屆雪梨瓜節;今年8月,2018年冬瓜王大賽舉行……這些穿著農業外衣的各項節日,在文化創意的烘托下價值得到大大的提升。據介紹,在大塘某農場內,每當瓜果成熟的季節,遊客就可以到農場摘瓜採果,還可以垂釣、燒烤,打造現實版的“QQ農場”,客流量最大的時候,日迎1000人。

三水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在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等方面不斷髮力,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助力“以文促產”,推動三水城市價值的提升。

觀察:

文化塑根

日久生情

三水文化源遠流長。從4000多年前的銀洲貝丘遺址,到民俗味濃郁的胥江祖廟廟會,再到百年海關等,散落在三水各地的歷史文化遺存彰顯出這個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三水不是一個讓你一見鍾情的城市,但它是一個會讓你日久生情的地方。”本地人梁小姐表示,三水獨特的文化所形成的城市品位會讓你觸摸到這座城的“根”。

三水得名於“三江匯流”,奔騰的西江、北江、綏江造就了這座城的開合與貫通。儘管地處佛山西北角,但與肇慶、廣州相連的地理位置賦予三水包容與內斂。這種開合貫通、包容內斂隨著文化傳承深深地刻入三水的骨子裡。星腔是粵曲平喉的一種流派,時至今日平喉四大名家的唱腔,僅“星腔”得以廣泛流傳。可以說,在交融與變革中產生的星腔推動了粵劇的發展。即使“星腔”是粵曲中最受群眾喜愛的一大唱腔流派,但是在發展和傳承上秉持著內斂包容的態度。

說到三水文化,“紅頭巾”不得不提。她們自強自立、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改變自身的生活。儘管最後一位“紅頭巾”已經離世,但是“紅頭巾精神”的流傳盡顯“粵女闖南洋”的勇氣。無論是“紅頭巾”還是“粵曲星腔”,文化給三水這座城塑造的“根”造就了三水獨一無二的性格,這種性格在浸潤著每一位三水市民的同時,通過三水市民的實踐而不斷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