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迎果靖霖合演父女,看《狗十三》青春於疼痛中安放

張雪迎果靖霖合演父女,看《狗十三》青春於疼痛中安放

說起導演曹保平,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近兩年的《烈日灼心》和《追兇者也》,而《狗十三》的拍攝於2013年就已經完成,並獲得過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肯定,兜兜轉轉五年終於登上內地銀幕。時間是檢驗經典的唯一標準。該片現在看起來也沒有過時之感,因為裡面所反映的中國式家庭教育問題,現實中這樣的現象依舊比比皆是。

這是一部青春片,卻一點也不“小清新”,貴在真實自然,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敘事下,人物們口操濃郁的關中方言,鏡頭裡閃現略顯破舊的城市街道,典型的中國家庭問題在畫面中爆發,所有這些營造出鮮活氣息。故事藉助一條狗的命運起點,來展現一個十三歲少女與諸多家人之間的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衝突,深刻呈現出中國家庭的一個橫切面,以及成長中的孤獨與疼痛。

張雪迎果靖霖合演父女,看《狗十三》青春於疼痛中安放

影片敘事手法細膩流暢,於矛盾設置把握得當,毫無造作和刻意煽情。圍繞著女主李玩同兩條名叫“愛因斯坦”狗狗的前後關係,劇情在急緩有秩中展開描述。她得狗、失狗、再得狗、再失狗,直到與狗重逢的整個過程,建立著故事的起承轉合,也構成故事的發展主線。而伴隨她這一段生活經歷,一個少女告別了青春,且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也完成了屬於自己的“成人禮”。

片子先用一組交叉鏡頭,帶有歲月顆粒感的畫面,顯露著家庭的代際困局。十三歲的李玩因父母離異,寄住在年邁爺爺奶奶家中。再婚的老爸考慮怎樣告知女兒,她有了同父異母的弟弟。父女倆因課業發生爭執,顯露著他們情感溝通不暢,也成為他們後來矛盾爆發那預留伏筆的插曲。老爸本意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可小狗的丟失竟點燃了李玩與家人鬥爭的導火索。

張雪迎果靖霖合演父女,看《狗十三》青春於疼痛中安放

李玩性格倔強,但感情細膩。她自言自語的細節,交代著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瞭解、陪伴和愛。偏偏她與家人的情感通道卻在溝通失語中被堵塞。當酷愛物理的她給小狗起名為“愛因斯坦”時,顯示著她有了情感的寄託。因此,當愛因斯坦走丟之後,李玩發瘋一般的在小區附近的大街小巷穿梭,撕心裂肺地喊著狗的名字,希望找回能與她相依相偎的玩伴。鏡頭客觀冷靜地跟著她奔跑在夜色之中,敲開一戶戶人家的房門,但得到的回覆卻都是冷淡。成人世界的殘酷開始向她無情的展開來。而她不顧一切地大耍脾氣,以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的方式填補內心的空虛。

為了安撫李玩的情緒,繼母買來另一隻相同品種的小狗替代愛因斯坦,並告訴她這隻就是走丟的愛因斯坦。李玩對這善意的謊言並不領情,卻被家人斥責為不懂事,以至於遭到老爸的教訓。那段她在浴室裡痛哭洗浴的一幕,較好地顯示著成長裡的孤獨與無力,那水聲掩蓋著哭聲,也掩蓋她內心的倉惶和脆弱。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越來越沉默。她好不容易接受了第二個愛因斯坦,可這條狗也依然得到自己的善終。從此,李玩接受了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孩子終於長大了。在得到與失去之中,安分守己取代青春叛逆。

張雪迎果靖霖合演父女,看《狗十三》青春於疼痛中安放

影片中父女之間的複雜關係,看起來既扎心又暖心。千萬不要誤會老爸對李玩的一片愛女情深。他渴望滿足她的願望,他希望給她家庭的溫暖,但那個老掉牙的經典問題橫亙在父女之間:他慷慨地給予的都不是她想要的擁有。於是,有過失敗婚姻的嚴肅父親,經歷成長陣痛的天真少女,彼此都無法卸下心防來坦誠地交流,導致他的無能為力和她的悲傷絕望就這樣交織在一起,直到那個兩人相擁哭泣的夜晚,才真正打開心結。而姜育恆所唱的《再回首》播放,預示著李玩已悄然完成了少女走向成人的蛻變。她沒有注意到自己是在什麼時候突然長大的,但箇中苦楚,卻叫人分明能夠感同身受。

發生在李玩這個人物身上的故事,具備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性,對觀眾而言,也就有了更細密的共鳴。而且,影片給人帶來一個反省的追問,那些以愛之名的教育,到底真的是對孩子好嗎?其實,這答案就在影片的結局之中。這部講述殘酷成長的故事,這部我們應得的真正的青春片,看完之後留下的是一聲長長的慨然嗟嘆,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