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的“快慢”之道

小鹏汽车的“快慢”之道

12月12日晚,小鵬汽車正式向24名車主交付首款量產車小鵬G3,補貼後售價13.58萬元起。

至此,蔚來、威馬、小鵬汽車這三家站進BAT陣營的新造車企業已經全部量產交付。雖然硬件創業者大都對BAT的角色不以為然,但是在2018年這個過早到來的冬天,資本再一次無聲證明了自己。

而更有說服力的例證是,在蔚來和小鵬汽車身上,資本力量投射出了兩種不同的發展節奏。

蔚來追求快,其在新造車成員中第一個與江淮建成合資工廠,第一個量產交付,也第一個登陸紐交所上市,李斌給鈦媒體的解釋是,“如果我早兩個月上市,同樣股權稀釋融到的錢會大不一樣,” 資本寒潮迫近的2018年,創業造車已經進入一場生死戰,奇點汽車欠薪背後的資金危機,博郡汽車北京分部的突然裁撤,都勾勒出冬季殘酷的一面。

而小鵬汽車在獲得百億融資護航,並設計了股權、債券等融資結構之後,果斷放緩了節奏,著眼於產品基礎的打磨。

比起2018年6月末交付的蔚來ES8,小鵬G3的交付晚了近半年,如今蔚來的第二款車型ES6已經上市在即。

“我深入造車越多,越覺得慢就是快。”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向鈦媒體講述了他的造車速度觀,“智能化的架構我們花了2年去搭建,基礎搭不好,以後可生長和升級的智能化系統都是空話。”

智能汽車的執念

小鵬汽車由原UC創始人何小鵬、YY創始人李學凌等人孵化成立於2014年,2017年8月,在投資人兼好友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符績勳的“慫恿”下,何小鵬辭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職位,正式加入小鵬汽車,出任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

符績勳告訴鈦媒體多次“鼓動”何小鵬出走阿里的初衷,“我先賭新能源車這個趨勢,再賭人,我看中了何小鵬的能力。”

而何小鵬自身也在思考接下來的人生方向。2014年6月,阿里巴巴用超過40億美元的現金加股票併購UC,讓UC聯合創始人何小鵬實現了財務自由。這一年何小鵬36歲,而他實現這個目標的預期是40歲。

實現財務自由以後怎麼辦?何小鵬找到好友雷軍討論過這個問題,雷軍的答案是要創業到90歲,何小鵬的想法與其一致。

“我們應該儘量去折騰自己,去做一些對社會有改變的事情,對自己的情懷有改變的事情。”何小鵬說,“所以我選擇了造車,新能源汽車可以環保,智能化可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智能化汽車早已是插在新造車陣地上最突出的一面旗,但各家車企的路徑卻不盡相同,互聯網出身、身為特斯拉信徒(何小鵬有4輛特斯拉)的何小鵬,顯然不願意把買來的供應商方案裝進車裡,就貼上智能汽車標籤。

在網聯繫統、人車交互以及智能駕駛方面,何小鵬都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做了自主研發。“我們的自動駕駛團隊已經超過200人,還將繼續擴大。”何小鵬說。

從12號晚發佈的小鵬G3來看,何小鵬的智能電動汽車理念已經初步落地。

小鹏汽车的“快慢”之道

小鵬G3搭載了基於Android研發的網聯化車載系統X-mart OS,通過自然語音交互,可以控制車窗關閉、空調調節、音樂播放、導航調用、周邊生活查詢等多個功能。

同時,通過車內攝像頭,可以實現面部識別,對駕駛員的疲勞狀態進行監控。過往多年,車機作為銷售成本被搭載在汽車中控,但卻長期遭遇吃灰局面,而自然語音交互和在線導航無疑喚醒了車機,併為車內的服務生態重新打開通道。

互聯網產品出身的何小鵬,還堅持為小鵬G3增加了車頂攝像頭,這個攝像頭並不參與智能駕駛的感知環節,其功能只是便於車主拍照。 何小鵬給出的使用場景有,全家出遊合影和停車拍攝即時風景等。

通過小鵬G3的語音交互,可以控制車頂攝像頭的升降和拍照,也可以用手勢喚醒並完成拍照。何小鵬坦承,這個功能的推出爭議不少,但是在他看來,車頂攝像頭的角色類似於早期諾基亞手機上的攝像頭,“我們覺得他沒用,是因為從來沒有這個功能,也就沒有創造需求”。

除了車內交互,小鵬G3也推出了智能駕駛系統XPilot2.5,提供了堵車輔助、緊急制動、自適應巡航、自適應彎道巡航、變道輔助等功能。

自動泊車是何小鵬頗為引以為傲的功能,發佈會上直言道“這一定是你用到的最好用的自主泊車功能”,從小鵬G3大量的女性訂戶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小鹏汽车的“快慢”之道

*標註的功能需要明年通過OTA實現

跟大部分車企僅採用毫米波雷達不同,何小鵬用攝像頭結合毫米波雷達的方案,對空餘車位的識別成功率達到70%,停車成功率接近100%,而同等條件下,特斯拉對空餘車位的識別率僅為19%。

針對整車的智能網聯功能,小鵬汽車都提供了OTA(空中升級)在線升級能力。這也引發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小鵬G3相當一部分智能駕駛功能被標註為在明年通過OTA實現,而這與蔚來備受詬病的“半成品”交付無疑相似。

硬件要慢,軟件要快

“我們的慢主要體現在硬件的升級和測試。”鈦媒體問及晚於蔚來半年交付的慢創造了哪些價值,何小鵬作出上述回答。

“例如我們這一代車比第一代車有很多提高,都是硬件在配合,硬件不升級,軟件很難變化,硬件研發和測試別人用7個月,我們要用10個月。”何小鵬說。

小鹏汽车的“快慢”之道

而在打磨硬件的基礎上,小鵬汽車的軟件則施行了快速迭代的策略。

“最近3個月,每個月我們都有OTA,這些升級來自自動駕駛、儀表、系統升級等各方面。”何小鵬說。

針對不同的安全相關性,小鵬汽車的迭代節奏不同。“跟硬件相關的我們會緩慢升級,和生命安全相關的軟件中速升級,比如自適應巡航和彎道巡航,我們要把全國的高速都測一遍,要不然我不敢升級。”何小鵬告訴鈦媒體,而與安全無關的娛樂和相關控制系統,小鵬汽車的迭代速度會激進一些。

除了在硬件上打磨,花費小鵬汽車更多時間的是整個汽車智能化架構的搭建,這涉及到安全、控制、升級策略等多個層面。

“我們一定要把遠程的開關、管理、隱私、監控體系做好,雖然用戶看不到,但這是後臺的支持線,如果做不好,維修和出錯了都會成為問題。”何小鵬向鈦媒體表示,“最近2年我們都在搭這個體系,讓它可升級和可運營,這樣才能可成長和可學習,要不然智能化系統就變成了一句空話。”

慢節奏與資本效率的平衡

“時間成本其實非常高,但容易被我們忽視,如果我們的車能早兩個月交付,我們就能早兩個月上市。”蔚來創始人李斌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曾表示。8月初蔚來在提交的招股書中計劃募資16億美元,而9月中旬的上市募資中,蔚來僅獲得10億美元融資。資本市場的謹慎在這家新造車企業身上有著直觀反饋。

交付時間較晚的小鵬汽車也需要因為蔚來上市而拉長融資戰線。今年8月份,小鵬汽車公佈了2019年實現總融資300億元的計劃。

12月13日,小鵬汽車總裁顧宏地接受採訪時表示,小鵬汽車已經融資100億元,“這是已到位的錢”,小鵬汽車的估值也已達到250億元。

那麼如何在此基礎上獲得接下來的近200億元?

顧宏地告訴鈦媒體,“小鵬汽車的融資方式有3種,包括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和另類資本,接下來的不到200億元融資中,這3種融資方式的佔比各為三分之一,我們對股權稀釋還是很關心的。”

“如果沒有資金實力,是很難把造車從0做到1,合作伙伴和供應商也會懷疑你是否有實力把這件事做成。”顧宏地說。

小鹏汽车的“快慢”之道

與特斯拉和蔚來一樣,小鵬汽車也選擇了直營渠道模式,並自建超充網絡。甚至相比於蔚來和特斯拉只在銷售和交付端直營,將維保環節交給第三方,何小鵬將售後維保也納入了直營體系。

據小鵬汽車披露的信息,目前該公司已落地開業的直營店共七家,分別位於深圳、廣州、東莞和杭州。2019年,小鵬汽車計劃在30座城市佈局70家直營店。此外,小鵬汽車自建的超級充電站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落地,並計劃三年內建設1000座充電站。

特斯拉和蔚來的財報數據都揭示出,營銷費用、人員工資、渠道費用、研發費用等組成的運營投入會直接拉高盈虧平衡點。

小鵬汽車在重金投入服務體系的同時,也在盡力從特斯拉和蔚來的財務報表中找到成本節約策略。

“我們是一個大眾和科技化的定位,所以會更注重資金的利用效率,營銷投入不會像蔚來這種高端定位那麼多,同時會更聚焦,不會在海外設立幾百號人的團隊。”顧宏地說。

據其透露,小鵬汽車目前獲得的百億元融資,只花費一半左右,大部分資金投入在了研發當中。何小鵬甚至自信表示,“銷售10萬輛即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快和慢無關對錯,都是公司適應自身節奏的選擇,而決勝的關鍵仍然是產品號召力。幾個小時前,何小鵬在朋友圈宣佈:從12.12晚上9:30發佈會後,小鵬G3在24小時內銷售了1573臺。這無疑是一個美好的開端。

“所有的創業公司都必須有取捨,當你獲得一些東西的時候,一定失去很多。”何小鵬說。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