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等。本文通过大量精美图片,介绍不同种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1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概述

备注:SVT,室上性心动过速;VT,室性心动过速

折返性心动过速

目前认为,折返是室性心动过速的最主要机制。折返通道可由束支、浦肯野纤维伴或不伴周围的肌细胞以及坏死或纤维化的肌细胞组成。大多数的持续性单形性VT都是由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的瘢痕组织形成的折返。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2 在解剖环路中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的必备条件

折返性心动过速能被终止的条件:

1.延长解剖环路中不应期(例如,通过药物)

2.加快解剖环路中传导速度V1

3.缩短解剖环路的长度(L1+L2)

4.在还没有被循环波峰激动区域的可激动间隙进行电诱发心室除极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常见类型是“慢-快”型。大约30%的正常人房室结中存在两条传导通道(生理性双房室结),但仅有一小部分会引起AVNRT。快通道的不应期相对较长,慢通道的不应期相对较短。

房性期前收缩(AES)是如何启动AVNRT的呢?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3 AVNRT的发生机制

顺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RT)

一次ORT的机制与AVNRT极为相似。不同点是ORT的折返环路更长。

在ORT中,旁路传导仅以逆向传导。一次ORT常常是由一次室性期前收缩(VPC)启动。由于通过房室结(AVN)的传导慢于在旁路(AccP)中的传导,因此,RP’<P’R(R=QRS波,P’=逆传P波)。若无频率相关的束支传导异常,QRS波形态与窦性心律时一致。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4 ORT的发生机制

备注:ORT-CL,ORT周长;AV,房室。

房性心动过速(AT)

房速时P波的形态与窦性心律时不同。房速时P波不易识别,因为它们常与T波重叠(领如,当房速逐渐加速时)。心房频率一般为150~200 bpm(最小为100 bpm,最大为250 bpm)。

在ECC中,P波之间是等电位段。由于激动是通过房室结下传至心室,因此,QRS波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相同。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5 AT的发生机制

备注:A,心房;SA,窦房结;V,心室。

心房扑动(AFL)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6 AFL的发生机制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7 心房扑动可能被ICD识别为VT

心房颤动(AF)

心房颤动的电生理基础仍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两个流行的假说:(1)在心房内除极波扩散的“多子波”,相互之间分开、融合、消散,它们明显地随意运动以寻找可激动组织;(2)主要位于左心房/肺静脉交界处伴被动颤动样传导的稳定微折返(“母波”)的单个或少量高频信号源(“推动者”或“驱动者”)产生“子波”。以上两种机制可能是并存的!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8 AF的发生机制

宽QRS波心动过速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9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病因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10 逐步分析法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BBR)

图文并茂|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

图11 BBR的起源和延续

本文内容节选自《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图解阶梯教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医脉通已获得出版社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