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鑑別白酒是糧食酒,還是酒精勾兌酒?

靚眼看世界


當下市場在銷的白酒,主要三個生產類型:①固態法,純糧食發酵酒;②液態法,三精一水勾兌酒;③固液法,摻有部分糧食酒的酒精酒。



網上流傳和市面流行的鑑別方法很多,本文試圖梳理一下,從見到酒到喝進去,再到喝完以後的反應全過程,來分析糧食酒和酒精勾兌酒的區別。


⒈拿到一瓶酒,首先看標籤上的執行標準,舉幾個例子:①糧食酒分別是:糧食酒(醬香型)GB/26760;②酒精勾兌GB/T20821;③摻有部分糧食酒的酒精酒GB/T20822.

⒉再看標籤上的原料,配方里都是糧食,就是純糧酒,配方里是酒精和其他化學品的是酒精酒,配方里的糧食品種裡有酒精,也不是純糧酒。

⒊看酒瓶真假。從包裝到商標印刷,再到內容標註,若能認出真假最好,假冒的一般都會在標牌內容上胡搞,不值得相信。這個辨別難度最大,非得專業人士不可。

⒋拿酒瓶晃晃,起酒花一會消除的是糧食酒,酒花立馬消除的是酒精酒。不過這個辦法現在不大靈了,三精一水勾兌酒又有了新發展,裡面添加了增稠劑,也有叫做塑化劑的。這東西兌進去,酒的粘稠度和真酒一模一樣,老酒鬼也真假難辨。

⒌倒杯子裡再兌水,變混是糧食酒,不變混是酒精酒。這個當下也不大靠譜了,酒精酒裡新添加有脂類,不僅味道跟糧食酒幾乎一樣,nnd它也不融入水,兌水也變混。

⒍倒點酒巴掌搓搓,聞出酒糟味的是糧食酒,化學味的是酒精酒。這個方法目前還比較靠譜,簡單適用。

⒎再就是喝。糧食酒新酒喝著爆口辣,老酒喝著順口爽。一口下去就有燻然的感覺,再喝就順,出氣滿口酒香。酒精酒進口沒有酒糟味道,但喝著比糧食酒還順,甜辣適口,除了喝一會有飽腹感,其他跟糧食酒幾無二致。只是低檔勾兌貨能明顯嚐出來單薄,白水一樣的感覺。

⒏酒後感覺。糧食酒喝多了醒來頭不痛,口不幹,胃不翻,渾身散發著酒香。目前的酒精酒喝多了醒來頭也不痛了,因為裡面兌了止痛劑,只是還口乾胃翻騰作嘔,渾身散發著酒臭。


普濟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酒已經成為中國人飯桌上、談判桌、生意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人並未因為喝酒有害健康而停止對酒的喜愛。

隨著科技的進步,造酒工藝也開始五花八門。因此鑑別白酒是糧食酒還是酒精勾兌酒就顯得尤為重要。將酒倒入酒杯中,然後在倒出,聞空酒杯,如果香味嗆鼻,而且過一會酒杯再無香味的就是酒精勾兌的酒,糧食酒的空酒杯會有糧食香味、酒香味和糟香味。同時還可以往酒中倒水,倒水後,酒的色澤度沒有變化的是勾兌酒,而變渾濁的通常是糧食酒。因為糧食酒中含有的一些物質只溶於酒精,加水後會因酒精濃度降低而析出。取一滴酒放置於手心中,然後雙手合掌手心用力搓,如果酒生熱後氣味清香有糧香味、糟香味,就是純糧釀造的。如果是勾兌的酒,酒中的香料味沖鼻子,不好聞,而且會很快消失。另外,根據飲酒者的自身體驗,糧食酒喝後不口乾,醉酒後不頭疼、甦醒快,對大腦刺激小。而勾兌酒喝起來刺喉,醒酒後頭痛,而且甦醒時間長,對大腦的刺激作用大。

適量飲酒可以改善循環,但長期大量飲酒就會害人害己。


藥事健康


其實不管什麼酒,都是少喝或不喝為好,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酒精列入一類致癌物,比草甘膦致癌性厲害多了。

但人各有志,有人雖知酒的危害,就是明知故犯。比如時空通訊也是如此,愛好不多,喝酒是其中之一,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人生快事矣。但對身體就是另外一回事囉,要想更長時間快事些,還是節制點好。

要喝點,還是喝好酒為好。

那麼什麼是好酒呢?前面很多朋友介紹了辨別糧食酒和勾兌酒的區別和鑑別方法,大家說的都差不多,無非是看標籤、聞酒香、看酒花、品酒味等等,方法有燒乾、手搓、搖花、摻水等等。這些介紹的應該都不錯。

但有幾個問題需要澄清,比如聞香,一個優秀的調酒師完全可以調出最好的香味,並不一定證明就是酒好;品酒味亦是如此;看酒花這個梗子早就有過說法,一些製假售假的黑心商販,在酒裡隨便下點東西,比如洗衣粉,酒花就濃濃的,經久不散。

摻水看是否渾濁就更說不準了。正方的理由是固體釀造的糧食酒裡面含有脂類酸類,不溶於水,加水渾濁就能證明是糧食酒;但反方一些朋友認為這種酒正是勾兌時摻入了提香香味劑和脂類較多的原因,使這些只溶於醇類的化合物見水就渾濁。這種既可以鑑別真糧食酒又可以鑑別假糧食酒的方法不是自欺欺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嗎?

所以一切都是相對的,要鑑別真的糧食酒或者非糧食酒是很難的,我這裡只有兩個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喝到好點的酒。

一是憑多年的經驗,憑“望聞搖喝”綜合觀察和品嚐,就得到個八九不離十。這裡面既有前面說的各種方法,更有多年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這個似乎是一個喝酒見識不多的人很難一蹴而就的。

所以這第二條就更為重要,人人都可以做到。就是要通過正當渠道買大品牌,自己喜歡的酒。一般這種大品牌老牌酒價格高,利潤大,因此很注重牌子和臉面,因此假的可能性較小,一旦砸了牌子,得不償失。這點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簡單方法,但還是非常有效的。

真正好的糧食釀造酒裡面雜質成分較多而複雜,經過較長時間存窖醇化,裡面的一些成分發生轉化,脂類酸類發生一些難以人為調製的化學反應變化,這就是陳年老窖糧食酒更好喝的原因。

然而有一個梗要說一下,糧食釀造的酒就比食用酒精勾兌的一定要好嗎?時空通訊認為不一定。

真正正規廠家出品的食用酒精是通過國家監控的產品,其中的乙醇純度高,有害成分都被分離出去了,就是食用的,更安全可靠。

而人們喝酒起作用的就是乙醇,從理論上來說,這種乙醇應該比裡面含有各種雜醇的糧食酒害處更少。

關鍵是香味,前面說了,一個優良的調酒師,是能夠調出與純糧酒相差無幾甚至相得益彰的香味的。這裡面還有一個誤區,認為食用酒精就不是糧食酒。其實有許多食用酒精就是糧食發酵出來的,比如用紅薯、大米、玉米等糧食發酵的食用酒精。

所以,只要是正規合格的食用酒精,對身體的危害並不比所謂純糧酒大,而且口感完全可以通過調製得到。特別追求純糧酒的人其實主要就是品嚐通過存窖產生的那種醇厚香味,還有更多的是心理接受度。

有些人常說喜歡喝鄉下作坊釀製的米酒、谷酒,但就是喝了容易上頭,所謂上頭就是頭疼。

這實際上是這些鄉下釀造的酒雖為糧食釀造,但由於沒有生產標準,也沒有提純工藝和出廠檢驗,因此裡面可能含有一些甲醇、雜醇油過高等等有害物質。這些沒有經過存窖醇化的酒喝了當然會頭痛。

在正規企業,這些都有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控制,也有分離提純工藝和出廠檢驗,而且一般白酒出廠至少要存窖醇化3個月以上,就會好很多。

喝酒的人都知道有個北京二鍋頭,為什麼叫二鍋頭,而不是一鍋頭或者三鍋頭呢?就是因為釀酒時頭鍋(也就是開始頭酒)和尾酒含有雜醇較高,一般就不作食用酒而取作他用。而第二鍋出的酒就要純淨很多,因此後來就以二鍋頭為名了。

而小作坊的頭酒二酒和三酒都摻合在一起。一些人到小作坊買酒,還特意要買頭酒,因為度數高。其實這種酒喝了對身體更不利,多花錢買傷害。

綜上所述什麼酒好什麼酒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時空通訊在這裡奉勸各位,還是少喝或不喝為好,一定要喝就要通過正規渠道專賣店買大品牌或老品牌,寧願貴點也不要以身體做賭注。

時空通訊觀點,歡迎點評討論。


時空通訊


固態白酒的執行標準:

GB/T10781.1(濃香型)GB/T10781.(清香型)

GB/T18356(醬香型)GB/T26760(醬香型)

這些是純糧釀造的好酒!

必須記住以下兩種標準是酒精勾兌、或糧食酒勾兌的:

GB/T20821(純食用酒精+水+乙酸乙酯等添加劑勾兌而成)

GB/T20822(不低於30%的純糧食酒+不高於70%的酒精+其它物質勾兌而成)

在商店裡買瓶裝酒我們只能通過標識進行初步判斷。


哈爾濱流風



按國家標準,白酒有三種釀造方法:

1,固態法,就是用純糧食釀造的酒,包裝上面標有:GB/T26760,這是醬香型白酒的,如果是濃香型的則為:GB/T10781。



2,液態法,就是用食用酒精勾兌的,包裝標註為:GB/T20821。

3,固液法,就是固態法和液態法兩種酒的勾兌。包裝標註為:GB/T20822

一般大廠出來的酒還是可以信賴的,你仔細看包裝標註就知道了。

另外我介紹一種實用的簡單的鑑別方法:就是先將水倒入一個小杯子裡,大約半杯,然後將你的酒倒入同一個杯子裡,倒滿為止,如果杯子裡酒倒入以後出現混濁現象,那麼你的酒就是純糧食酒,如果是清的,水沒有變混濁,那麼你的酒就是酒精勾兌酒。

這個原理其實很簡單,糧食釀造的酒會生成一種叫酯類的物質,它是不溶解於水的,酯類物質產生香味,為什麼糧食釀造的酒有股自燃的香味,這香味就來自於酯類物質。


大唐錢幣收藏


鑑別白酒的方法很多。我簡單的給你列舉一下。剛好這方面的知識我知道一點。

如果你是買瓶裝酒。老闆不可能讓你擰開蓋子來嘗一嘗或者怎樣。瓶裝酒一般都是包裝完好的,外面有紙殼。有些能夠直接打開紙盒,有些裝好的不能打開。我跟你說一個第一種方法。是看它的包裝盒。或者是酒瓶本身。你看他的執行標準。一般執行標準是以GB/T開頭。也有以DB,QB開頭的,大多數以GB/T,這個是代表國家標準。你只需要記住以下兩種,標準是屬於酒精勾兌,或者是酒精加糧食酒勾兌就行:

GB/T20821(純食用酒精+水+乙酸乙酯等添加劑勾兌而成)

GB/T20822(不低於30%的純糧食酒+不高於70%的酒精+其他物質勾兌而成)

因為你是在商店裡買瓶裝酒。我們只能在初步情況下,從標示進行簡單的判斷。因為老闆不可能讓你喝酒,或者是把包裝打開。一般大廠在標識上面和酒上面還是不敢作假。但是小廠就說不清楚了。標籤誰都可以印,想印什麼都成,所以一般情況下,既要擔心小廠的標籤是糧食酒而酒本身是酒精勾兌。另外一方面,你要擔心有些不法分子買真的酒瓶子來裝假酒。

除了以上兩種標識。其他以GB/T開頭的,是糧食酒。但是看標籤上的執行標準不是特別準確的。那麼我就再給你介紹其他的方法:

第二種,看酒花。如果你能夠拿到酒瓶。或者你買的酒沒有包裝盒,你可以使勁搖晃一會酒瓶子。如果裡面產生的泡沫非常的多。而且經久不散。那麼它的品質應該就十分的好。是糧食酒的機會就比較高。當然,如果你是買回家了。你可以拿高點,直接往杯子裡面倒酒。酒花經久不散的就是糧食酒。

第三種。加水法。當你打開了白酒之後。用一個杯子。倒入半杯白酒。再倒入半杯水。如果白酒變成渾濁狀態。那麼它就是糧食酒。最起碼代表他是大部分的都是糧食酒。也有很大的幾率,他全部是糧食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糧食酒裡面還有非常多的物質。比如酯類,酸類,醛類,有些東西只能溶解於酒精,而不溶解於水。所以加入水之後會變渾濁。有的人就說了,為什麼使用酒精勾兌的酒加入水之後不變顏色?那些物質不是隻能溶解於酒精嗎?其實是這樣子的,食用酒精比較純,它裡面含有的其他物質比較少。之所以糧食酒比食用酒精勾兌的香。就是因為它含有的那些物質。

第三種,火燒法,將一杯純糧食酒和一杯酒精勾兌酒拿在那裡,用火機將它們分別點燃。當火熄滅之後。用鼻子聞。糧食酒裡面有一股香味兒。酒精酒裡面有一股騷臭味兒。你還可以把兩杯燃燒剩下的用嘴品嚐一下。糧食酒的杯子裡面有一股酸甜味兒。

第四種方法,手搓法,這個方法其實和空杯法差不多。手措法是把白酒倒一點在手上。用手把它搓幹。過一段時間手上還能聞到酒香味兒。空杯法也是一樣。倒酒在杯子裡面,然後喝乾淨,或者是倒回去。把杯子倒扣在桌子上。過一段時間把杯子拿起來,還能聞到香味兒,就是糧食酒。有傳說,第二天早晨還能聞到酒香。我覺得這個可能有一點誇張。

第五種,燒鹼法,將白酒100克,加入兩克燒鹼,顏色變成很黃的顏色,那是糧食酒,淺黃,那是糧食酒加酒精勾兌,不變的,可能是純酒精勾兌,甚至是工業酒精勾兌。

第六種方法,有些企業它是有一些查詢防偽標誌的方法。只要瓶子是包裝完好的。你也可以按照它的查詢方法去查詢一下。

其實小編在這裡。有一個裡面說了兩種方法。所以加起來相當於說了七種方法。當然還有其他方法。由於小編剛睡醒,一時半會兒,記不得啦。但是小編在這裡要總結,說明的是。任何方法都不是絕對可靠。你只有儘可能到專賣店去買或者是到正規渠道去購買。不要貪便宜。也或者你自己到白酒小作坊去買他現場烤出來的酒。現烤現接。


唐僧他不懂愛


小編是開酒廠的,所以自信對這方面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發言權的。

說實話,回答過好幾次這樣的問題了,今天就允許小編再重複一次吧。

接下來我儘量簡短截說吧,請各位花幾分鐘時間看完,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不妨動動您可愛的手指點擊關注本頭條號。

鑑別純糧酒有幾個非常簡單的辦法。

第一,晃酒瓶(當然,這個專指的那種純白色的玻璃瓶,而不是瓷器類的或者是那種噴塗了油漆的五顏六色的仿瓷器),您只需晃動瓶子,看頂部的泡沫狀酒花,停留時間長且酒花均勻的為糧食酒,反之則是勾兌酒。

第二點,聞味道。打開酒瓶,如果聞到的是有明顯酒麴味和糧香味的是糧食酒,有刺鼻味道的肯定是酒精勾兌酒(目前的香精技術還不能做到以假亂真,只要您聞過幾次純糧酒,相信您肯定能分辨出來)。

還有,用手搓。取幾滴酒放手心裡搓幹後,這個味道應該比開瓶就聞時候的感觸更深,不多囉嗦。

第四點很重要,您可以取一個透明器皿,倒入購買的酒,然後加入少量的清水,這時候觀察酒體的變化。如果酒體還是晶瑩透亮,說明這個是百分之百的勾兌酒。如果酒體出現渾濁,則是糧食酒無疑。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假如您所在地是北方,又是在冬天檢驗這個酒,那麼您可以在零下溫度時候將酒放在室外一晚上,第二天如果酒體沒有變化,說明這個肯定是勾兌酒。如果酒體出現了絮狀漂浮物,加熱後消失,這個肯定是糧食酒沒有任何問題了。您沒在北方也沒問題,我相信您既然想喝到純糧酒,那麼家裡肯定不至於窮的連冰箱都沒有。


亂眼看世界


父輩釀酒二十多年,有幾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介紹一下!

1.取少許酒放入瓷碗中,點燃,如果能燃起,並保持一段時間,未散發異味(包括香味)便是糧食酒。

2.用瓢將酒快速攪拌,看看推起來的花泡,花泡少一般是勾兌酒。

3.最直觀的就是聞,酒精勾兌的酒,都會比糧食酒香,不是糧食的香味,而是一種甜膩的香味(個人感覺)香度越濃,酒越差。

4.在天氣寒冷時,酒中會出現絮狀漂浮物,糧食酒才會出現的現象。

5.取少許酒置於掌心,雙手多來回摩擦,摩擦越久,糧食獨特的香味約濃郁。



簡簡g


首先,我要糾正你一個錯誤概念。中國的所有白酒嗾使勾兌的,沒有例外。無論茅臺五糧液劍南春,還是老白乾二鍋頭,統統都是要勾兌的。在釀酒中,勾兌是一項工藝,中國白酒所必不可少的一項工藝。

但是,為什麼我們有的酒是“勾兌”,有的酒不是“勾兌”呢?原因在於一般人所說的勾兌,是酒精兌水這個類型的勾兌。這就不能叫做勾兌,這就是造假酒。造假酒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酒精(或者甲醇等)+水+香料,另一種是低品質酒冒充高品質酒(破酒倒進好酒瓶子裡)。

所以,提問者的問題可以轉化為另一個問題:如何辨別假酒?因為一般買酒是是不能打開看的,所以我們都是用肉眼觀察的辦法。

假白酒的外包裝盒發舊,瓶體有明顯的磨損痕跡,同時假酒商標的清晰度較差,顏色不正,沒有防偽標識;看封口,真酒封口工序較多,防偽球、塑料蓋俱全,假酒的封口則比較簡陋,不夠規範;看瓶蓋,真酒的瓶蓋上印有條碼、生產日期、批號、防偽標識,假酒由於設備的限制則達不到。此外,不同白酒廠家開發了不同的防偽技術,比如打暗碼,防偽標記等等,可以用來向廠家諮詢。


廷加律師


酒文化在全世界都十分昌盛,在我們這個歷史久遠、美食眾多的地方更是如此。不過很多認對於白酒還是比較鍾愛純糧釀造,而並非是酒精勾兌的吧,網上也有很多號稱可以幾秒鐘辨別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幾乎只能用來確認哪些是酒精勾兌酒,而不能用來確認哪些是糧食酒。因為這些非儀器的簡單辨別手段,有些一樣可以用一些勾兌方式呈現出來。如果有人說不管酒企花多少巨資研發的技術、配方,在他面前幾秒鐘就直接破解了,這個可信度有多高可想而知。

【搓酒聞香】

滴幾滴酒液在手心,然後雙手搓動,糧食酒能聞到酒糟味和一點點好像糊味一樣的味道,味道持續的相對久一點。而酒精勾兌的酒會聞到比較刺激的酒精揮發的氣味以及添加進去的香精之類的氣味,味道會有點衝,並且消散的也比較快。

【加水到酒裡去】

把白酒倒在酒杯裡,然後加水進去,如果依然清澈、酒體均勻,那麼這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酒精勾兌的。因為糧食酒裡面的高級脂肪酸乙酯之類的物質是不溶於水的,一旦加水進去的話,酒體就會變的不均勻,產生類似渾濁的現象。當然這個方法不能用來反正,因為現在有些勾兌酒也可以通過添加高級脂肪酸乙酯之類的產生類似的現象。

【觀察酒花(泡泡)】

拿起一瓶白酒搖晃,停下來之後酒花(泡泡)很快就消失的幾乎就是酒精勾兌出來的酒了。不過這個方法同樣不能用來反證,因為如果勾兌酒中添加了增稠劑之類的,一樣會有類似糧食酒的持久酒花以及掛杯現象。

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查看執行標準】

GB/T 10781.1-2006 濃香型白酒

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

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灑

GB/T 26760-2011 醬香型白酒

GB/T 14867-2007  鳳香型白酒

GB/T 16289-2007  豉香型白酒

GB/T 20823-2007  特香型白酒

GB/T 20824-2007  芝麻香型白酒

GB/T 20825-2007  老白乾香型白酒

這些以GB/T開頭的執行標準是國標規定的,也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糧食釀造酒。比如說其中的芝麻香型白酒的相關文件描述如下:

所以挑選白酒還是選擇正規的、執行國家標準的產品。當然如果有自己釀酒的手藝或者是熟識的人中有釀酒的那就是一種另當別論的口福了。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