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和霍去病都是寬容豁達之人,為何最後卻害死了李廣父子呢?

紅楓似血


衛青,霍去病這兩人中,說衛青是一個大度寬容之人,到無人會去反駁,畢竟從一介奴僕到最後位極人臣,他對待周邊的人都是謙虛有禮,謙和仁讓,對待將領士卒也是愛護有恩,而且從不立私威,這點從蘇建戰敗一事,他的做法就可以看出,而且衛青此人很多行為也是證明了這點,但是對於霍去病而言,他就不是如此了,年少氣盛正當時,性格果斷剛毅,心高氣傲,實在是算不得寬容豁達,但也算不上什麼刻薄之人,至於說為什麼造成了李廣父子的身死,其實也是怪不到他們頭上來的。


說起李廣,其實這個人也是很有本事的,不然後世名氣也不會這麼大了,但是這個人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好事就算輪上他了,也會被各種各樣的意外給攪和了,不是遭遇匈奴大部隊被俘,就是打仗迷路,反正輪到他進攻的話幾乎都是這樣,總是一不小心就鑽進匈奴的大部隊了,運氣實在是差到極點,最後的結局也是因為迷路而羞憤自盡,當然遺憾李廣不能封侯的,其實除了他運氣差,打不了幾場勝仗,也與他早年的殺俘經歷有一定的關係,這也是後來李廣自己最後悔的一件事,所以說,對於李廣身死的這件事,其實真算不到衛青頭上,畢竟機會是給了李廣的,而且衛青這種人,也不會存在說任意調離李廣,畢竟是全軍部署,李敢的行為其實還是沒有道理的一時衝動,而且衛青也沒有就此追究李敢的,這不是說衛青心中有愧,而是確實衛青寬容大度。

至於說霍去病射殺李敢,主要還是李敢打了自己的舅舅,霍去病此人雖然是年少氣盛,心高氣傲,但是也是極為的孝順的,聽說有人,還是自己舅舅的下屬,毆打自己的舅舅,自然受不了,直接把李敢也殺了,雖然說李敢的死是霍去病直接造成的,但在一定的程度上來說,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不過霍去病也是太沖動了,這他是負有一定責任的。

所以說,雖然霍去病對於李敢的死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是說衛青,霍去病害死李廣父子,也還是算不上的,頂多就是衝動的李敢遇上了更加衝動,並且還肆無忌憚的霍去病罷了,針尖對麥芒,沒對過。


歷史微探索


大將軍為人仁善退讓”,可以認為衛青寬容豁達;“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洩,有氣敢任。”沉默寡言的霍去病,怎麼看也不像是寬容豁達之人!

李廣之死跟衛青有關係,但並不是衛青害死的;李廣之子李敢,是霍去病直接給殺掉的。如果再加上孫子李陵,從祖孫三代的悲劇來綜合分析,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漢武帝!

李廣從漢文帝、漢景帝一直到漢武帝,其處境是每況愈下!

在漢景帝時,李廣跟隨周亞夫平叛吳楚之亂,立有戰功。只不過李廣接受了梁王給的將軍印,所以沒有受到封賞。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李廣負責鎮守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李廣跟隨周亞夫作戰,就能立有戰功。獨自鎮守一方,匈奴就要避開他的領地。這說明李廣還是有真本事的。

為什麼到了漢武帝時期,李廣就再也無法獲得軍功了呢?

因為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對待匈奴的戰略發生了變化。漢朝的戰略從被動防守變為了主動出擊。

李廣跟隨周亞夫的時候,是與諸侯國作戰。與漢朝的諸侯國作戰,和與匈奴作戰是完全不同的。李廣很有可能沒有及時地完成這個轉變。

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方面,主要功績還是在於防守。主動出擊深入匈奴腹地,也不是李廣所擅長的。

李廣的作戰經歷,要麼沒有尋找到敵軍,要麼就是迷失道路。這可是主動出擊匈奴最基本的作戰技能,李廣顯然都不具備,又怎麼能夠立有戰功。

還有一個原因在於,李廣經常是作為偏師策應作戰。這當然是漢武帝偏愛衛青霍去病的原因,但還是以李廣自身的原因居多。既然連這些最基本的技能都不具備,漢武帝又怎麼能讓他統帥漢軍主力去與匈奴作戰。

那麼作為策應的偏師,碰到匈奴的主力也就不足為奇了。匈奴在作戰的時候,也是講究兵法謀略的,人家也知道避實就虛的道理。

後期漢武帝可能也意識到了李廣的這個問題,所以就不再派李廣出征匈奴了。在李廣的強烈要求之下,這才派李廣跟著衛青去打了最後一場仗。

這次李廣因為迷失道路延誤了軍期。

衛青作為主帥必須要了解詳細的經過,但是李廣卻沒有向衛青彙報。

既然問你你不說,那就去幕府按照常規去解釋去吧!李廣因此而自殺!

這當然不能說是衛青害死了李廣。李廣的悲劇,一個是李廣自身的原因,一個是漢武帝把李廣用錯了地方。

漢文帝當初感嘆李廣:“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如果李廣真的生在劉邦那個時代,不知道會不會能夠建功立業?

因為李廣自殺這件事情,李廣的兒子李敢打傷了衛青。衛青把這件事兒給隱瞞了下來,並沒有去追究李敢。後來李敢陪著漢武帝在甘泉宮狩獵,霍去病就用箭把李敢給射殺了!

為什麼霍去病敢在漢武帝面前,肆意地射殺李敢?這裡面除了霍去病得到漢武帝寵愛之外,還有李廣留下的原因。

李廣被免職的時候,曾經帶著一個隨從出去遊玩。回來的時候路過霸陵亭,霸陵亭已經開始宵禁了。霸陵亭尉就不讓李廣通過,把李廣等人扣在霸陵亭待了一宿。

等到李廣重新被啟用為右北平太守,李廣就請求漢武帝讓霸陵亭尉一同前往。李廣到了軍中,立刻就把霸陵亭尉給殺了!

漢武帝對這件事兒的批覆就是:將軍者,國之爪牙也!因為當時李廣正是漢武帝需要的人物,所以這件事兒也就作罷了!

在那個年代這就形成了先例,也叫故事。比如三國時的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既然李廣可以挾私殺了霸陵亭尉,那麼霍去病同樣可以射殺李敢。即便漢武帝追究霍去病,霍去病同樣可以“李廣故事”來為自己免去罪責!

霍去病擅自射殺李敢,李光、霍去病和漢武帝都有責任!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那是李廣李敢父子自己找死,大將軍就是派個人問個話做個記錄走下過場罷了,李廣自己看不開自殺不說,死前還要汙衊大將軍故意不讓他立功真是令人噁心,驃騎射殺李敢從公從私都是天經地義的,更進一步說甚至挽救了李家一門上下的性命和家業,李敢行刺大將軍並傷之,按律不僅李敢本人要殺頭奪爵抄家,甚至李家一門都要滅門夷誅九族就沒有後面李陵的什麼事了,驃騎射殺李敢再加上大將軍故意隱瞞刺殺一事,就把其行刺殺傷大將軍一事從公家謀逆反亂降格到了私人復仇這一低劣級別,保住了李家一門的爵位富貴名譽和上下親族的性命家財,可以說驃騎實在是有恩於李家一門


鐵血暴走狼


說衛青“寬厚豁達”很恰當,霍去病跟“寬厚”十萬八千里,跟“豁達”完全不沾邊。李廣因為衛青臨時改變行動路線,導致行軍失期,在辦案人員訊問下,悲憤自殺。李敢認為,父親的遭遇,衛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他打傷了衛青。霍去病得知李敢打傷舅舅,趁陪同漢武帝圍獵之機,射殺李敢。這就是所謂,衛青霍去病甥舅倆,害死李廣李敢父子的事。

其實,李廣之死與李敢之死,性質完全不同,衛青和霍去病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也完全不同。

李廣之死

這件事發生在元狩四年的漠北大戰,是漢匈之間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戰前,李廣找到漢武帝,要求以前將軍身份隨軍出征。

李廣的請求不難理解,老將軍征戰一輩子,眼看年近七旬,再也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而他這一輩子,就缺一個封侯的功績,為他的一生畫個圓滿的句號。

漢武帝本來是不同意李廣出征的,一是李廣年歲太大了,不適合再出徵;二是漢武帝一致認為,李廣此人“數奇”,命不好,由他參加的事準沒好結果。但禁不住李廣的苦苦哀求,漢武帝鬆口同意了。過後,漢武帝又後悔了,就讓人給衛青去了一封密函,讓衛青心裡要有數,不能讓李廣充當前將軍。

隊伍在行軍過程中,探知到匈奴單于的所在地後,衛青按漢武帝的意思,將李廣調到東路,做迂迴包抄的策應部隊,而改任公孫敖為前將軍,跟隨他由中路,直擊匈奴單于所在地。

李廣對衛青的這個安排非常憤怒,在爭執無果的情況下,他沒有與衛青告別,就率軍出發了。結果,李廣真的不幸被漢武帝言中,他非常倒黴地碰上了大風沙,迷了路,沒有按期達到目的地。李廣失期的結果,導致合圍匈奴時,不能形成包圍圈,單于逃脫了。

衛青需要給漢武帝寫戰報,就讓人去找李廣詢問失期的具體情況,李廣一言不發。衛青就讓長史傳喚李廣的幕府人員,對質受審。

李廣不讓幕府人員出面,說,這事跟他們無關,要審就審我,並說了如下一段話:“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言罷拔刀自刎而死!

李敢之死

李敢當時也參加了漠北大戰,只不過他是隨霍去病出代郡。這一戰,他們一直打到狼居胥山,殲敵七萬多人,從此漠北無王庭。李敢此戰奪了匈奴左賢王的旗鼓,因此受封關內侯。

漠北大戰,李敢封侯,父親卻因為失期自殺,而原因就是衛青,臨時改變軍事部署造成,所以李敢覺得,父親的死,衛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此,李敢竟然跑到大將軍府,找衛青尋仇,出手打傷了衛青!不過,衛青並沒有因此報復李敢,將這件事壓了下了,但還是被霍去病知道了。

霍去病很生氣,你一個小小的校尉,竟然打傷大司馬大將軍,作為外甥,霍去病決定為舅舅報仇。

恰逢霍去病陪同漢武帝圍獵,李敢也在其中,圍獵過程中,霍去病竟然一箭射死了李敢!霍去病的行為,讓漢武帝非常怒火,在痛責霍去病的同時,漢武帝不得已,對外公開說,李敢是被鹿角頂死的。

衛青對李廣之死的責任

客觀地說,衛青在李廣之死這件事上,責任很輕,甚至說無責任。本來對李廣的軍事部署,衛青是奉詔行事,調換李廣不是他的責任。即便沒有漢武帝的命令,衛青作為最高統帥,需要部下調整部署,也是無可厚非。

李廣失期,有意外成分,衛青傳訊,只是履行正常的手續,並沒有加害李廣的意思。當李廣拒絕後,衛青沒有難為他,讓人找他的幕府審訊,已經很給李廣面子了。但顯然李廣自己心中不平,以死抗爭,這恐怕也不是衛青所能料到。

史書說,衛青讓公孫敖為前將軍,出於自私。也許吧,但這沒什麼可以指責,皇帝不讓用李廣,況且很可能衛青也覺得李廣不可用,作為統帥,用誰,那是他的權利,他對結果負責,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呢?

所以,將李廣之死的責任,推到衛青頭上,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這個說法,源自於司馬遷的觀點,司馬遷與李家關係好,很推崇李廣,所以不惜貶抑衛青,這是有色眼鏡作祟!

霍去病對李敢之死的責任

相對於李廣之死,李敢真真切切死於霍去病的箭下,毫無疑問,霍去病要承擔責任。霍去病為什麼要這麼做,原因有三個。

一是李敢的行為太出格,激怒了霍去病。即便衛青對李廣的死有責任,李敢都不應以尋私仇的方式,打傷衛青。況且他打傷的是當朝第一人,大司馬大將軍,自己的頂頭上司。

二是霍去病驕橫慣了,從來沒把李敢這樣的人放在眼裡,包括性命。李敢的行為,無疑羞辱了衛青,做外甥的霍去病當然不能接受,況且霍去病能今天成就,跟衛青的指點和賞識息息相關。

霍去病此人性格張揚,他在軍中非常跋扈,從來不把軍士的性命放在眼裡,對人從來只看軍令,與戰友們只有上下級關係,沒有親情。這樣的性格,這樣的為人,在皇帝的寵信下,做出射殺李敢沒什麼奇怪的。

三是霍去病與衛青的微妙關係。自打霍去病名聲鵲起,漢武帝刻意壓制衛青,讓衛青受了不少委屈。這件事霍去病心知肚明,他不能改變漢武帝與衛青的關係,因而對自己的舅舅,多少有那麼點歉意。

當李敢打傷舅舅後,霍去病以極端的方式,射殺李敢,我個人感覺,霍去病有以此向舅舅表明心跡的成分。

將門與豪門的恩怨

李家和衛家,代表了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軌跡。李廣一門祖孫三代,為大漢奉獻了一輩子,卻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有得到封候拜將的機會。衛氏一門,因為皇后衛子夫,從一個奴隸之家,迅速飛黃騰達,成為帝國最榮耀的門庭。

雖然李家得不到封侯,自身的原因很大,衛家能光耀門庭,跟衛青霍去病自身的能力息息相關,但在司馬遷眼中,他無論如何接受不了,那種靠裙帶關係發達的人。所以,司馬遷不遺餘力地褒揚李廣的忠烈,又不時地對衛青投之以鄙視的眼神。

假如去掉有色眼鏡,再讀這段歷史,恐怕人們的結論會發生巨大變化。不過,歷史本來就是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視角解讀的結果。司馬公以他的視角,留下了皇皇鉅著《史記》,這筆精神財富,永不可磨滅!


尋根拜祖


李廣這人可以混江湖,不懂政治鬥爭,只講義氣不講利益。他率領的軍隊沒有紀律,這樣造成提拔人事上有問題,全憑喜好。

這種人典型的被君主忌諱,打仗沒有大局觀,不聽上令,還特要面子,我覺得他的自殺是被流言蜚語說的沒臉活了,縱觀他的戰績簡直有負聖恩。

李敢因為父親的死怨恨衛青,據說在軍營裡和衛青打起來了,連皇親國戚都敢打,衛青沒去動他,李敢還不知死活,常有怨言,要是皇帝不發話,霍去病敢當著漢武帝面殺人?這說明皇帝都放棄李敢了,我個人認為他私下說過皇帝壞話,讓霍去病當場射殺,表忠心,主動給皇帝送把柄。


大海中的一滴水0205


題主說衛青和霍去病是寬容豁達之人,那這寬容豁達形容這兩個人是不是合適的?我們先來看衛青。

衛青成為大將軍之後,漢武帝希望群臣向衛青行跪拜之禮,以表示對衛青的尊崇,可是汲黯並不這麼做,而是像以前,只是行一個作揖禮,可是衛青呢,並不生氣,反而更加的尊重汲黯,而且經常看他請教各種事情,可見衛青並不是一個小肚雞腸之人。

衛青徵漠南的時候,蘇建(蘇武的父親)率三千騎遇上了單于主力,最終全軍覆沒,而蘇建隻身回來。有的人認為蘇建以少敵多,雖然全軍覆沒,也不應該殺,而有人認為應該殺蘇建立威。

衛青認為,漢武帝任命他為大將軍,雖然他是大將軍,有這個權力,但是他不能用,這個事情必須交給漢武帝來決定,所以就用囚車將蘇建運回長安,而漢武帝最終也沒有殺掉蘇建,而是將之貶為庶人。

而在李廣自盡這個事情上面,衛青並無過錯,主要責任在李廣自己迷路上面,而衛青也只是讓人過來調查事情,並沒有過分逼迫李廣,是李廣自己羞愧難當,才自盡的,而李廣的兒子李敢認為衛青要為此負責,並且打傷了衛青。

要知道,衛青是大將軍,李敢的行為是死罪,但是衛青可憐李氏一族,把這個事情給隱瞞了下來,反倒是霍去病不滿,最終射死了李敢,而漢武帝,也為霍去病開脫,說李敢是被鹿角撞死的。

從衛青的種種事情來看,衛青確實是一個豁達寬容之人,而李廣、李敢父子之死,雖然與衛青有關係,但不是因果關係,更說不上是衛青殺死了李氏父子,李廣是自盡的,李敢是被霍去病所殺,算不到衛青頭上。

那我們來看看霍去病是不是也是豁達寬容之人,李廣的事情就很明顯的看出,霍去病不是,衛青做為當事人自己不追究了,而霍去病如果略施懲戒也善可,他卻選擇了射死李敢,霍去病有英雄氣概,但不代表他豁達寬容。

另外,根據史記的記載,霍去病情願那些漢武帝賞賜他的酒肉爛掉,也不願意分享給他的將士,可見霍去病與寬容豁達也基本不搭邊。

不過,不管兩人寬容豁達與否,這些都是他們的私德,不能抹滅他們的豐功偉績。


歷史簡單說


衛青和霍去病害死李廣父子的這個說法有些不太妥當。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衛青需要為李廣的死負部分責任。


李廣

根據李廣的敘述,是衛青讓他繞遠,導致他迷路,所以才會導致戰機的延誤。

史料記載: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 。

李廣覺得非常的委屈,所以最後選擇自刎。

如果我們單看李廣的敘述,會發現衛青真的需要為李廣的死負責。可如果我們瞭解全部的情況,相信就會得出其他的結論。

衛青之所以沒有讓李廣當前鋒,而是讓他迂迴,並不是想要搶奪李廣的功勞,而是受到了皇帝的授意。


史料記載,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

從上可以看出,皇帝覺得李廣上了年紀,在打仗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秘密交待衛青,讓他千萬不要聽李廣的話。換句話說,李廣應該埋怨的人不應該是衛青,而應該是當朝皇帝。

而且李廣的軍隊之所以會迷路,不是因為小路實在太偏僻,而是因為軍隊沒有嚮導。

史料記載,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

李廣算是臨時接到命令,所以他沒有辦法快速找到嚮導,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真的要追究下來的話,李廣或許還真的需要為此負責,畢竟這是他單方面的失誤。如果要把這件事強行栽贓給衛青,對其確實也不太公平。

李廣是非常令人欽佩的,他的功勞擺在這裡,雖然這次迷路李廣肯定會被處罰,但肯定是罪不至死。李廣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自刎,是為了保護手下,因為他知道自己或許不會有事,但是手下十有八九會被處死。


於是李廣把所有的罪名都攬在自己的頭上,然後說道:“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 ”之後選擇自我了斷,這樣自己的手下就不會被追責。

因此,綜上所述,衛青並不是害死了李廣,他只是需要為李廣的死負擔一定責任罷了。

李敢

但李廣的兒子李敢覺得衛青是害死父親的罪魁禍首。

史料記載,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

所以把他給打傷了。

不過衛青可能是心懷愧疚,又或者是可憐李敢的境遇,所以他並沒有聲張這件事,而是選擇隱瞞了下來。

但衛青不打算追究這件事,不代表就沒人不在乎了。在外甥霍去病知道自己舅舅傷了後後,將其除掉了。

史料記載,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

而至於將其射殺原因,其實不單單是出於幫舅舅報仇,更多的是擔心李敢以後會變本加厲,所以就先動手將其除掉。


夏目歷史君


寬厚豁達可不是嘴巴說說,得看實際行動。如此寬厚的衛青,兩次敗仗損失士馬三十萬(見《史記》《漢書食貨志》),分別用蘇建,李廣作替罪羊,誣陷逼死李廣,挑唆霍去病暗殺李敢,涉嫌害死李蔡,種種情況來看,這只是個滿嘴仁義的偽君子。

衛青在出定襄之戰失利,損失士馬十幾萬後(見《漢書食貨志》),衛青重金討好武帝寵妃王夫人的至親,隨後武帝不再追究衛青。(見《史記衛傳》)

但是,武帝看到了衛青的不靠譜,也就不用衛青,改用霍去病進攻河西,李廣牽制匈奴精銳主力。(見《史記》)

而漠北之戰,重新啟用衛青,顯得相當突兀,不合常理,按照之前的配置,明顯應該是霍去病和李廣搭檔,各領一路部隊才對。衛青長期閒置,也沒有好的表現,沒道理突然又用衛青。以衛青討好王夫人的能力,通過類似手法獲得一次機會也不奇怪。霍去病不用一員將軍,能征慣戰的將軍都給衛青,重用李敢,顯然是和衛青較勁。

西漢最年輕的少年英雄,是李廣和李蔡,都是15-6歲,僅幾千隴西地方部隊,大敗老上單于十幾萬大軍,一戰成名(見晁錯《言兵事疏》)隨後,率領公孫渾邪的數千義渠騎兵和隴西騎兵,痛擊老上單于多次入侵,文帝口諭李廣功超萬戶侯(見《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是隴西軍的精神領袖,李蔡排名第二,雖然司馬遷說李蔡是中人之姿,但是李蔡文武兼備,奇襲右賢王一戰,就是李蔡這一路打的,儘管衛青一路沒有趕上,武帝還是把功勞都算在衛青頭上。不過武帝也沒有虧待李蔡,讓他做到丞相,李蔡的低調讓他有機會立大功,把功勞拱手相送,給武帝留下大度的好印象,仕途一帆風順。(見《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然而情商如此高的李蔡,也逃脫不了,李廣被逼死後,同年身為丞相的李蔡,居然因為貪圖一塊皇家用地而死,隨後武帝紅人,隴西軍的新領袖李敢又被暗殺,這三連殺背後散發出濃濃的權力陰謀陷害的味道。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你提這個問題就是不拍事大嗎? 什麼叫衛青 霍去病害死李廣 說實在的 李廣給衛青 霍去病提鞋都不夠資格。在漢武帝時代,李廣除了兵敗讓漢軍送死外 就是被俘逃跑跑得快 被稱為飛將軍。在進攻戰中從來沒有功績。李敢隨霍去病建功封侯,然而心胸狹窄 目光短淺 根本就是成不了大氣候的 。衛青 霍去病帝國雙璧 沒有任何人可以撼動他們的地位!現在更是一掃司馬遷造成的汙穢,還英雄本色!


wly7007


衛青是真的寬厚豁達,霍去病就不是那麼寬宏大度了,所以說衛青和霍去病本來就都是寬宏豁達之人這句話,就是錯的。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原因。



李廣因為衛青臨時改變行動路線,導致行軍失期,悲憤自殺。李敢認為,父親的死,衛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他打傷了衛青。霍去病得知李敢打傷舅舅,趁陪同漢武帝圍獵之機,射殺李敢。實際上即使霍去病沒有殺李敢,光憑著李敢敢毆打當朝大將軍,這個罪責也難逃一死。雖然衛青不願意聲張想護下李敢。



但是霍去病年輕氣盛自然不會忍讓。所以說李敢的死純粹是自找的。 而李廣的死和衛青也沒有任何關係。李廣之所以自殺。更多是因為自己悲憤之下心灰意冷才自殺的。把李廣自身的錯強壓在衛青身上確實有失偏頗。最後李廣將一切賭在了漠北之戰,厚著老臉求取了先鋒,但武帝已經認定李廣數奇命不好,暗中吩咐衛青剝奪李廣前鋒一職。最後李廣在迂迴中迷路失期,不願被刀筆吏侮辱,自裁。



簡單來說,他的一生就是個悲劇。 但是也不排除皇帝覺的李廣功高蓋主,想借衛青和霍去病的手除掉李廣,而李敢的死就純屬以外,他們的死都不能全歸咎於衛青和霍去病吧。至於到底李廣父子的死,是因為什麼,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李廣是一個勇士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 喜歡就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