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軍閥中為什麼桂系最厲害?

雯雯聊熱劇


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混亂民國,誕生了無數曾經雄踞一方的軍閥。諸多軍閥之中,僅曾經佔據一省以上的地盤兒,並有機會問鼎中央的大軍閥,就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例如皖系的段祺瑞,直系的吳佩孚,奉系的張作霖,東南王孫傳芳,晉綏軍首領閻錫山,西北軍首領馮玉祥,舊桂系陸榮廷,新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滇系唐繼堯、龍雲等等,都曾叱吒風雲,深刻影響民國的歷史進程。

除去曾真正掌握中央大權的袁世凱和常凱申,這些曾雄踞一方的地方軍閥,由於分屬不同時期,佔據地盤在不同地點,彼此之間也沒有全部交過手,單憑武力而言,很難分出高下。但為什麼還會有桂系最厲害的說法呢?

第一,新桂系麾下的軍隊桂軍,歷來以戰鬥力強勁著稱。山多地少,土地貧瘠,地處邊陲之地的廣西,歷來以出強兵聞名。從古代的廣西狼兵到近代的北伐“鋼軍”,廣西的軍隊戰鬥力一直頗為不弱。這也是新桂系被稱為最厲害軍閥最大的倚仗。

軍閥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實力的較量。而對於軍閥而言,實力就是麾下的軍隊。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軍閥都會橫徵暴斂,甚至向列強出賣國家利益,竭盡全力擴充軍隊的原因。對於軍閥而言,“有槍才是草頭王”。而在諸多軍閥之中,新桂系顯然屬於槍桿子最硬的那一批。

第二,新桂系的領導人彼此分工明確,配合無間。新桂系剛崛起之時,是由三個30剛出頭的年輕人率領的,他們分別是李宗仁、黃紹竑和白崇禧。其中,李宗仁擅長政治,黃紹竑對於治理地方頗有心得,而白崇禧則是軍事天才。

三個人互為倚仗,彼此之間配合默契,將新桂系經營的蒸蒸日上。雖然中原大戰後黃紹竑離開了新桂系,但黃紹竑並非叛變,更不算投敵,而是他想換一種新的方式,以和平的手段爭取新桂系的利益。

黃紹竑離開後,李宗仁和白崇禧留了下來,繼續率領新桂系,並將新桂系打造成國民政府內蔣委員長最大的對手。常凱申一生的三次下野,都與新桂繫有直接的關係,從中也可看出新桂系和桂系三巨頭的厲害。

第三,桂新桂系是組織最完善,短板最少的地方軍閥勢力。民國的諸多軍閥中,有許多軍閥都曾經某一方面做到近乎極致,但卻因為存在著其他方面難以忽視的短板,難言最強。

例如以軍隊戰鬥力而言,馮玉祥的西北軍堪稱佼佼者,但是由於馮玉祥封建家長式的帶兵作風和西北極為貧乏的物質條件,再加上“倒戈將軍”帶的壞頭兒,使得西北軍面對常凱申的金元攻勢不堪一擊,中原大戰中,曾經高達40萬兵力,且戰鬥力頗為強勁的西北軍就此灰飛煙滅。

而說到經營地方,統治山西38年之久的閻錫山絕對稱得上出類拔萃。將山多地少的山西省經營成民國的模範省,更建立了太原兵工廠的諸多近代工業體系,閻錫山絕對是“種田”的一把好手。然而閻錫山麾下的晉綏軍,卻從未以戰鬥力強著稱,也因此,閻錫山守成有餘而進攻不足。中原大戰的失敗,也使得閻錫山徹底熄滅了再上一層樓的想法。

而桂系卻沒有明顯的短板,軍事方面,桂軍戰鬥力強勁,同時也擁有一名軍事才華橫溢的領導人白崇禧;政治方面,則有手段老道的李宗仁掌舵;與此同時,地處西南邊陲的廣西,也被經營成民國模範省之一。正是得益於此,桂軍才能在一次次失敗後復起,併成為國民黨內蔣委員長最大的對手。

鳶飛九天2018


彭德懷曾經說過: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這就是對桂軍的評價,桂軍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並且熟悉桂軍的就知道,抗日戰爭時期桂軍還有個響亮的稱號,那就是廣西狼兵,雖然這個稱號是在明朝就有了,但是真正讓國人看到狼兵的強悍,還是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上。

而為什麼桂系會戰鬥力如此強悍,第一就是離不開廣西當地彪悍的民風,第二就是離不開桂系高官的能力。這第一條原因,廣西自古以來就是以民風彪悍著稱的,由於廣西特殊的地理環境,塑造了廣西人不怕辛苦,有韌性的精神。意志力和凝聚力都是十分出色的,桂系作戰時,通常都是團級軍官帶隊衝鋒。這樣的部隊自然不怒自威,自然能讓對手敬佩。更何況桂軍尤其擅長打山地和夜戰,體力又十分的強,連日軍在進攻廣西的時候,都沒有佔到一點便宜。



然後這第二條,新桂系軍官大多出自軍校,而且最有趣的一點就是新桂系軍官中,大多都是同學,都是來自於廣西大學。這就導致了軍官之間更加團結,素質也不低,這樣的指揮層自然是要優於其他軍閥的。並且桂系的大梁可是李宗仁和白崇禧,這兩個人配合默契,軍官又十分忠誠,桂系軍沒有出現過一例叛逃投降的。著名的臺兒莊戰役就是由廣西兵打的,由此就可以看出桂系實在不同於其他軍閥。


但是蔣介石敗退臺灣的時候,將白崇禧軟禁後殺害。使得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可悲可嘆吶!如今想一想李白燈謎:是今人又是古人,是古人又是今人。是一人又是兩人,是兩人仍是一人!可以說李宗仁和把白崇禧是值得敬佩的,能將裝備落後的桂系打出如此戰績,實在是難得!


小司馬遷論史


桂系最厲害?我怎麼不知道,這個最厲害是指的什麼呢?戰鬥力?裝備最厲害?還是什麼?還是說清楚的好,因為裝備最好的應該是奉系(東北軍),當然東北軍的戰鬥力就很差,與他們的好裝備形成反比。(奉軍山頭林立,入關也多用客將)

如果題目指的是哪個軍閥最能打,戰鬥力最強,我認為西北軍很強,雖然西北軍窮的叮噹響(和東北軍形成鮮明對比,東北軍飛機艦艇都有,看看川軍和西北軍窮的)。西北軍後來投奔老蔣,成為中央軍旁系,這時候的西北軍戰鬥力也可以。當然桂系戰鬥力也行,排個前三應該是可以的。

最弱的應該是貴州軍閥的戰鬥力最弱(黔軍),倒數後三名,我覺得應該是貴州軍閥,川軍,東北軍,這3個墊底。貴州軍閥窮,川軍也窮,有人說川軍有飛機嗎?當然有,川軍中劉湘的空軍有兩架飛機,一架還壞了不能飛...劉湘的海軍是三艘小炮艇,沿江輪船要小心,浪翻軍艦要賠錢。(不過川軍是好的好得出奇,爛的一塌糊塗;基層分隊火力是一個重要表徵,川軍好的每班2挺啟拉利,爛的用毛瑟71/84)

桂系軍閥的強大,不在於人數的多少和用錢買的裝備,而在於其民風的剽悍和隱忍的耐力。抗日戰爭時期的日軍,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都吃過桂軍不少苦頭。我軍彭德懷老總對桂軍的評價是: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形容其難打難纏。


李三萬的三萬裡


自民國誕生那天起。華夏大地就是軍閥林立。直系,奉系,皖系。晉系,桂系。蔣介石經過數年討伐終於在1935年基本完成了所謂的國家統一,但終其一生,蔣介石也沒有消滅桂系軍閥。桂系軍閥之強大,韌性之強。完全出乎了蔣介石的意料這外,而且在其最強大時候,大有和蔣介石分庭抗禮,再造乾坤之勢。

國民黨軍中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桂系軍閥的首領是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合稱李白。而知所以桂系軍閥堅持到底。蔣介石也沒有將桂系消滅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個人能力的出色,李宗仁掌控全局,政治能力出色,有著極其出色的外交能力和戰略眼光,而白崇禧則能征善戰,堪稱國民黨第一名將,可以說,就作戰能力而言。無出其右,而且白崇禧不爭名利。幹做副手。李白二人的合作一直持續倒了最後,在民國的政治和軍事圈裡堪稱奇蹟。不可多見。

再一點就是桂系高級軍官基本上都是軍校畢業。整體素質比較高。而且桂系鄉土觀念很重,很團結,蔣介石用高官厚祿的方式招攬桂系本地實力派沒有效果。桂系將領和軍官彼此聯姻至親或為同學,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強於其它軍閥。雖然也吃過敗仗,但是卻能夠內部不散架 。這就非常難得。

最為關鍵的是,廣西兵的素質好。廣西民風彪悍,好友鬥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怕死。在抗日期間,日本軍隊始終沒有進入廣西一步。最值得的讚賞的是整個抗日過程中廣西是唯一沒有出現偽軍的地區。廣西兵素有“廣西狼兵雄於天下”稱號。洪秀全起家的兵源就是廣西兵。美國駐華參謀長史迪威曾經說過。中國最好的士兵就是廣西兵!他們在戰爭中不怕死、不屈服、能打硬仗。桂系軍官意志堅強,不懼犧牲,基層軍官能帶隊衝鋒的,這樣的事情在國民黨軍隊中幾乎沒有。

而蔣介石多次無法吞併桂系,到了45年以後基本就放棄了,而桂系也就此達到他的巔峰,李宗仁出任副總統,白崇禧擔任國防部長,但最終隨著國民黨是失敗,桂系也煙消雲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在於此。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我是餘雯雯,一個愛歷史的女生,我來說說我所瞭解的吧,不足,不正確之處,還請大家給我指正。


大家都知道,桂系是辛亥革命後,以廣西為統治的基地,以廣西籍軍政人物為代表的集團,桂系是國民黨內部的一支精兵悍將,而桂系的厲害離不開桂系三巨頭,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

這三人可謂桂系的代表任務啊 ,為新桂系的誕生可謂鞠躬盡瘁,李宗仁是著名的抗日名將,也是國民黨的陸軍一級上將,桂系的首領人物,曾擔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擔任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打出來臺兒莊大捷的戰役。白崇禧人稱小諸葛,也是一位軍事奇才,桂系的第三把手,曾擔任國防部部長,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戰爆發後,積極率領廣西子弟兵到前線參加抗戰。黃紹竑,桂系的第二號人物。



桂系如此的厲害除了以上三位代表人物的領導之外,還有就是廣西兵能征善戰,在國民黨軍中一直流行著一種說法,就是“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餓如狼”,可見桂系的國民黨軍中最強的隊伍,主要還是因為新桂系主要人物大都出身軍校,受過相應的教育先進的軍事影響,素質相對高一點,開辦廣西大學,招攬人才。新桂系將領多為同學,團結力量強於其他軍閥。


最有就是 廣西人民風彪悍,廣西自古以來,以民風彪悍著稱,長年居於山地間,士兵體能素質好,善於長途奔波,擅長山地作戰,以近戰夜戰出名,桂系兵力最強勢的時候達到了40餘萬,其中戰鬥力最強悍的就是第七軍了,該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廣西人,戰鬥力頑強,在歷次戰役中,經常是團級軍官帶隊衝鋒,雖然裝備相對差,但是意志力極其的頑強,不怕犧牲。在軍閥中,出來蔣介石的中央軍,存活時間最長的就是桂軍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這裡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聊聊你為什麼覺得桂軍是如此的厲害呢?也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是餘雯雯,一個愛歷史的女生,謝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雯雯聊熱劇


桂系厲害要從哪些方面看了,論玩政治手腕耍心機,那張學良馮玉祥都不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對手。數次使用逼迫蔣介石下野,這在地方軍閥中絕無僅有。

論保存實力,遊而不擊,也沒誰比桂系軍閥做得好。平心而論抗戰開打時桂系還是有一腔熱血的,一個集團軍浩浩蕩蕩殺奔淞滬戰場,但是面對優勢日軍,桂系三天不到就死傷過半全線崩潰。以至於李白極為心疼,從此後奉行保存實力的策略。直到日軍打到廣西,白崇禧還是這麼幹的。日軍一個月佔領廣西大部,直逼貴州獨山。

要論戰鬥力,桂系軍閥除了欺負一下長征中的紅軍,北伐時候打了打江河日下的北洋軍閥,似乎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橫向比較,淞滬戰役桂系一個集團軍三天就崩潰了,而擔任斷後任務的東北軍吳克仁部阻擊日軍谷壽夫師團近十天,完成任務後突圍。臺兒莊戰役期間外圍作戰,桂系三十一軍又是戰線崩潰,跑到外圍,剩東北軍于學忠部獨自抗擊日軍數天,直至西北軍張自忠部趕來增援才穩住戰線,為臺兒莊戰役勝利立下汗馬功勞。至於後面桂南戰役豫湘桂戰役等等,桂系戰績乏善可陳。

至解放戰爭期間,新桂系面對人民解放軍更是一潰千里,羅盤將軍張淦被活捉嚷桂軍最後的大兵團也煙消雲散了。

同是地方軍閥,西北軍有張自忠,東北軍有于學忠,川軍有王銘章,晉綏軍有傅作義。而唯獨桂系你說不上來誰的部隊在抗戰中打了什麼硬仗。

所以說,桂系厲害,厲害在政治上,能把老蔣搞得焦頭爛額的人不多。論軍隊戰鬥力,實則是差勁的,這一點在蔡廷鍇將軍的回憶錄裡有很明白的記載。現在很多人喜歡吹桂系貶低東北軍,實際上東北軍九一八之後用戰績和鮮血洗刷了自己的恥辱,併為解放軍貢獻了上將呂正操,中將萬毅,少將解方等名將。著名等三十八軍裡,還帶有一些東北軍血統呢,來自於抗戰時起義的東北軍111師。


大石大大石


新桂系論實力比不上奉系,論地盤比不上皖系,論抗戰的貢獻比不上川系,論存在的時間比不上晉系,唯一可以看的戰鬥力,其實跟西北軍不相伯仲

1894年,滿清隨著在甲午戰爭中殘敗,湘軍、淮軍、防軍、練軍等軍隊的相繼腐敗,滿清開始意識到如果再不重新訓練自己可以維護自己統治的軍隊,滿清遲早會滅亡,隨即慈禧下令開始編練全新的軍隊,由於這些軍隊全部採用西方的武器和裝備,訓練方式也效仿西方軍隊,故稱新軍。

但是由於滿清連年征戰,又需要支付大量的戰爭賠償款,因此並沒有太多的財力能夠編練新軍,所以原本想要在全國建立的36鎮約五十萬正規軍,滿清只能訓練出六個鎮,也就是“北洋六鎮”,其餘的30鎮滿清政府已經無力承擔,隨即慈禧決定有地方政府自行招募及籌措新軍的資金來組建軍隊,隨著慈禧將財政大權下放到地方,地方軍閥的出現已然成為定局。隨後皖系、直系、奉系、粵系、桂系、魯系等地方軍閥相繼應運而生。

當然隨著民國軍閥的出現,很多人都喜歡將這些地方軍閥進行比較,到底誰更強誰更弱呢?而這裡題主就提出“地方軍閥中為什麼桂系最厲害?”首先個人覺得題主問題的應該是新桂系,而不是舊桂系,再者本人不認同桂系是地方軍閥當中最厲害的,理由如下

論實力

眾所周知整個民國時期,地方軍閥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張作霖的“奉系”,奉系最鼎盛的時期勢力範圍遍及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河北、山東、江蘇、安徽和上海市共八省一市。同時奉系可以說擁有在當時中國最強大的海陸空三軍,鼎盛時期陸軍擁有7個集團軍,共約50餘萬的部隊,其中包括25個加強旅、6個騎兵旅、10餘個獨立炮兵團,甚至還有若干個重炮團,以及有加農炮、榴彈炮等混合的若干個炮兵師,此外奉系還有著全國獨一份的坦克團,最多的時候擁有50餘輛法制雷諾ft-17輕型坦克,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部隊可不是像西北軍和川軍那樣只有人,沒有多少槍的,奉系可是人手一把當時最先進的步槍,而不是什麼漢陽造,同時每個排都有數量不等的機關槍和迫擊炮,每個師都有著自己的炮團,可以說實力是實打實的,沒有辦法虛假;奉系的東北海軍可以說是當時中國戰鬥力最強大的海軍,鼎峰時期東北海軍的戰艦噸位就佔了當時中國擁有的全部戰艦噸位的三分之二,擁有巡洋艦海圻號、海琛號、肇和號,驅逐艦同安號,炮艦永翔號、楚豫號等大小艦隻21餘艘;奉系的空軍更不用說了,在當時的大多數地方軍閥都還買不起大炮的情況下,鼎峰時期的東北空軍轄五個航空隊,擁有260餘架各個型號的飛機,其中戰鬥機就多達150架,我們要知道就算當時的日本全國的作戰飛機加起來也只有300餘架,可想而知東北的空軍有多麼強大。

最重要的是奉系不僅武器裝備先進,它還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兵工廠,奉系鼎盛時期擁有奉天軍械廠、東三省兵工廠、東北航空工廠、奉天迫擊炮工廠、奉天糧秣廠、奉天被服廠等一系列軍工企業,上到武器裝備,下到士兵的衣服鞋子,奉系都能完全做到自給自足,這在民國時期可以說是頭一份的啊。其中東三省兵工廠更是被譽為“亞洲第一”的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鼎盛時期年產各式步槍6萬多支,輕重機槍l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門,炮彈20餘萬發,槍彈1~1.8億發,可以說奉系就憑藉著這個兵工廠每天的產量,就可以隨時隨地武裝出一個營。

而且東三省兵工廠研發能力也特別強大,從75毫米的野炮、山炮、平射炮、高射炮到240毫米的榴彈巨炮它都能仿製出來。

我們再看新桂系,新桂系鼎盛時期擁有陸空兩軍,陸軍軍力有4個軍48個團,近20餘人,雖然新桂系的兵力很多,但是裝備卻遠遠不能跟奉系比,當奉系已經有先進的機關槍、大炮和坦克的時候,新桂系大部分士兵用的還是北伐戰爭時期的武器,所以就更別說要像奉系一樣每個排都有機關槍和迫擊炮了,也就更不要說每個師都配備炮兵團了;新桂系也有著屬於自己廣西空軍,空軍鼎盛時期擁有飛機60架,其中教練機31架,轟炸機7架,驅逐機2架,旅行機1架,戰鬥機22架,偵查機2架,這個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廣西的空軍的確可以,不過要跟奉系那還差的遠,奉系光光戰鬥機就有150架,而新桂系最多的就只是教練機。同時新桂系雖然也有著自己的兵工廠,但是它的南寧兵工廠最多隻能生產一些輕重機槍、步槍和彈藥,火炮根本就沒有那個技術能夠生產,而且南寧兵工廠的產量也極其低,自給自足根本就達不到,每個月都只能供應新桂系最嫡系部隊的產量,你說就這樣的兵工廠能夠和奉系的東三省兵工廠比嗎?

論地盤

新桂系鼎盛時期的勢力範圍也就是在廣西和廣東兩廣地區,先不說馮玉祥的西北軍鼎盛時期的陝西、甘肅、寧夏和內蒙古四省就可以幹趴下他,更別說皖系的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江西、山東、陝西七省和北京、上海兩市的地盤了。所以在地盤上新桂系無論如何都比不上民國的一些大軍閥,能幹趴下的軍閥有很多,比如奉系、直系、晉系等等。

論抗戰的貢獻

這個毋庸置疑,抗日戰爭貢獻最大的非川軍莫屬,單憑“川人從未負國,國人決不負川”這句話就足以說明川軍在抗日戰爭的貢獻有多大,抗戰期間,川軍幾乎所有的軍閥都出川作戰,楊森、鄧錫侯、孫震、劉湘、李家鈺和王纘緒等等,犧牲的高級將領更是多大數十人,其中李家鈺這位繼張自忠之後第二位在第一線督戰,死戰不退後,之後以身殉國的集團軍司令官,同時抗戰期間,共有35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川軍幾乎參加了抗戰中所有的大型會戰,包括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安慶之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等等,可以說川軍為了抗戰幾乎轉戰了整個中國,中國的每個地方几乎都沒有川軍抗戰的英雄事蹟。此外,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川軍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只能說抗日戰爭的勝利,川軍的功勞要獨佔一半,川軍的付出是全國所有的部隊都不能與之比擬的,不管是哪支部隊,川軍的戰績都能穩壓一頭。

當然這裡我們也不能否認新桂軍在抗日戰爭上的功勞,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桂軍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等戰役,而且桂軍為了抗日也出兵了100多萬人,犧牲的英烈們也不計其數。總之不管如何不管是什麼派系,這些陣亡的官兵們都值得我們的尊敬,他們永遠都是我們中國的英雄,只要中國還在一天,他們的功績無人可以抹去。

論存在的時間

晉系是公認的民國時期存在時間最久、實力最雄厚的軍閥勢力,它一直到山西解放之後才正式的退出舞臺。而新桂系呢?從1929年“蔣桂戰爭”李宗仁被打敗的那一刻起,廣西被蔣介石掌控的那一刻起,新桂系其實就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立的軍閥勢力了,雖然後期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趁廣西一片混亂的局勢返回廣西並且掌握了一部分武裝,但是新桂系很多的將領都已經是蔣介石的人了,廣西的一部分權利蔣介石都能親自掌控,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新桂系只能算是國民政府當中的一個黨派,而不能算是地方軍閥啦,新桂系算是半個中央軍了。反觀晉系,閻錫山的老巢山西自始至終都沒有被蔣介石的勢力進入過,而且由於山西的礦產資源豐富,再加上晉繫有著自己的太原兵工廠,可以說晉系一不缺錢,二不缺武器,所以蔣介石根本就無法控制他,雖然在1930年的中原大戰閻錫山失敗,晉系軍閥集團實力和地位大為下降,但仍保持了較為完整的體系,整個晉系當時還是閻錫山說了算,蔣介石根本就不能指揮晉軍走半步。

論戰鬥力

這個新桂系的確很強,由於新桂系的士兵大多都是廣西人,而廣西人向來就是最勇猛的,最能打戰的,正所謂“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餓如狼”,所以大多都是招廣西人的新桂系戰鬥力自然不弱,但是不能這樣就這樣說新桂系是最厲害的,在當時的中國還是有一些地方軍閥的部隊可以與之抗衡的,比如川軍和西北軍就能跟他面對面硬抗,尤其是馮玉祥的西北軍,他要跟新桂系打,在同等武器的情況下勝率絕對是五五開,為什麼呢?首先馮玉祥的西北軍招募的兵都來自與陝西、甘肅和寧夏等西北地區,而西北地區的百姓民風彪悍向來為全國人所熟知,正所謂“窮鄉出惡民”,西北人的戰鬥力可絲毫不弱於廣西人,在抗日戰爭時期西北軍可以少數幾支能跟日本鬼子刺刀對刺刀的軍隊,可想而知其戰鬥力絕對是槓槓的,再加上曾經

《字林西報》對馮玉祥的部隊有過這樣的報道“先跳過一條溝,然後跑過一座獨木橋,再翻越一堵牆,繼而爬過更高的障礙物,最後衝上一個陡坡,第一名僅用時19秒,而且全部都是軍官。”試想下在當時西北軍的軍官都有如此的成績,更何況是士兵呢?。再者西北軍的名將也有很多,比如馮玉祥、張自忠、孫連仲、趙登禹、楊虎城等等,這些將領的軍事水平絕對不弱於新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所以說西北軍的戰鬥力絕對不比桂軍弱。

其實從以上結論來看,新桂系在地方軍閥中並沒有有多大的優勢,在很多方面它都比不上其他的地方軍閥,那麼為什麼在有些人眼裡新桂系就是最厲害的呢?無他,全憑李宗仁和白崇禧這兩個桂系的領導者,因為他們的名聲實在是太響了,一個李宗仁是中華民國的首任副總統,後期更是幹掉了蔣介石,做上了總統,另一個白崇禧號稱“小諸葛”官至中華民國的國防部長,就是因為這兩人的存在,才讓人有一種新桂系很強大的感覺。其實到民國後期,新桂系早就被蔣介石吞的差不多了,已經名不副實了,甚至可以說不存在了,他們這兩人和他們所謂的新桂繫到後期只是國民黨中的一個派系而已,新桂系早就是半個中央軍了,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等高位,靠的不是桂系的武力,也是陰謀詭計,僅此而已。


澳古說歷史


桂系最厲害?這個結論太武斷了,本人來盤點下民國實力最強的幾個地方軍閥,看下誰最厲害吧。

1、成就最輝煌的是滇系軍閥。滇系軍閥首倡護國大義,借護國運動崛起,在護法運動中到達巔峰。最盛時滇省督軍唐繼堯身兼五省聯帥,併成為南方護法軍政府實際上的首腦。此外滇軍在北伐戰爭(朱培德軍)、抗戰(表現最出色的為盧漢率領的60軍)中均有出色表現,滇軍的出色表現甚至延續到抗美援朝,曾澤生率領的志願軍50軍就是遼瀋戰役中起義的滇軍。

2、動員能力最強的是川系。四川省在抗戰中動員了超過300萬青壯年出川抗日,這個數量是其他省難以比擬的。軍閥混戰中川系之所以沒有作為是因為內耗,等劉湘統一四川時,老蔣已經位置穩固,天下大勢已定了。

3、巔峰時兵力最多的是馮系。在中原大戰前,馮玉祥坐擁40萬大軍。這個數量甚至比蔣介石的中央軍還多,但是這個團體極端不穩固,蔣介石揮舞著支票和金條一番強攻,馮系就土崩瓦解了。

4、爬的位置最高的是奉系,張作霖在擊敗吳佩孚後入主北京,曾一度以安國軍大元帥身份攝行國家元首權利,這可比李宗仁那有名無實的代總統強多了。

5、桂系是作為一個團體活躍在政治舞臺上時間最久的軍閥。這得意於李宗仁和白崇禧親密無間的合作,李宗仁主攻政治,白崇禧主攻軍事,他們的關係滴水不漏。

可以看到,各個地方軍閥各有所長,一定要說出誰最強,是無意義的。


林屋公子


各方面原因綜合在一起,最主要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配合默契。

兩個人一文一武各有千秋,李宗仁強於政務管理,地方管理等等,在廣西的時候興修水利,開辦學校,將廣西全境治理成了模範省。

白崇禧擅長軍事戰略籌劃,曾經做到了國軍總參謀長的高級軍職,做為國軍將領中為數不多的深入研究過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的論述,對我軍的圍點打援等等戰術十分熟悉。



最早四野南下的時候林總就和羅榮桓政委討論過如何和白崇禧領導下的桂軍作戰。

桂軍的將領大部分都是從士兵中選取作戰勇敢的士兵,然後在送到軍校去深造學習,這樣出來的軍官既能服眾,又懂戰術,所以桂軍的戰鬥力很強,白崇禧做總參謀長的時候給桂軍劃撥了大量的美式裝備,桂軍的戰鬥力非常強。
但是當時遇到的是林總麾下的四野,也是四野兵鋒風頭最盛的時候,而且當時做為先鋒南下的是四野突擊能力最強的鐘偉將軍的十縱,從湖南衡陽快速突破桂軍幾條防線,將桂軍精心組織的的防線衝亂了,林總當時也迅速改變戰術圍繞鍾偉將軍的部隊打,比預期時期要快的收復了廣西,直到鎮南關。


新鮮資訊集散地


地方軍閥中,桂系的戰績比起晉綏軍就差好多,怎麼說他厲害呢?我們就來比下晉綏軍與桂系的差別。

1、北伐中的桂軍與晉綏軍

在北伐中,是桂軍最耀眼的時代,第七軍一路北上,湖南、湖北、江西、南京,一度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中流砥柱。逼蔣介石下野,擊敗唐生智。

(二次北伐)

在二次北伐中,獲得第四集團軍稱號。在北伐成功後,在灤東擊敗張宗昌、褚玉璞部。

晉綏軍在北伐中也獲得大的擴張,全軍近二十萬人。在第一次對奉作戰中,兩路鉗形攻擊,遭到失敗後,苦守對峙;在第二次總攻中,攻佔津京。

可以說,在北伐中雙方貢獻半斤八兩。

2、新軍閥混戰

在編遣會議鬧得不愉快的時候。蔣介石最先開始用外科手術解決桂系,外強中乾。灤東、武漢的桂軍很快崩潰瓦解。

(中原大戰)

在廣西李白也是多次失敗。在中原大戰中,長驅直入到了嶽州,後路被截斷,差點全軍覆滅。

閻錫山比較後發制人,中原大戰中,晉綏軍在津浦路與中央軍劇戰,幾進幾退。在戰場形勢變化後,全師而退。

可以說:晉綏軍與中央軍爭霸天下,更勝一籌。

3、抗戰血戰

桂軍的李宗仁、白崇禧在抗戰中地位很高,但桂軍的表現差強人意。在淞滬會戰六個旅,一個晚上全崩;在徐州會戰,桂軍基本沒參戰;武漢會戰的江北作戰,桂軍表現一般。

晉綏軍在抗戰開始後,執行統帥部的反擊京津,援南口、張家口;之後組織忻口戰役,與日軍血戰月餘;在太原丟失後的下一個年初,晉綏軍努力嘗試反擊。

(太原戰役)

可以說:晉綏軍在抗戰初期一心抵抗,不保存實力,支撐華北戰局作出巨大貢獻。

總結:

晉綏軍的戰績就比桂軍強很多,怎麼會認為桂軍最強呢?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