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紅樓夢中,有“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的判詞,這“詠絮才”是指?

丿ZouJunWei丶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是指在《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看到的“金陵十二釵”正冊“黛釵合一”的判詞。

“詠絮才”原本是指女子敏捷的才思,出自《世說新語》,講的是晉朝的女子謝道韞的叔叔謝安一天問謝道韞兄妹大雪飄飄像什麼,謝兄回答像空中撒鹽似的,而謝道韞回答“未若柳絮因風起”,得到了叔叔謝安的稱讚。

在《紅樓夢》中則是形容林黛玉的才華。林黛玉身上除了人性的光輝讓古今眾多讀者喜愛之外,其才華也是非常出眾。林黛玉博覽群書,甚至連《四書》都讀過,尤其在詩歌方面的造詣,不但擅長作詩,甚至能形成理論教人,並且多才多藝。


正說文化


哈嘍!艾瑞巴蒂!北暮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講紅樓夢中的“詠絮才”林黛玉!

“詠絮才”,出自晉代謝道韞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謝道韞的叔父謝安,對雪吟句說:“白雪紛紛何所似?”道韞的哥哥謝朗(“兄子胡兒”)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著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的比喻更形象、貼切,謝安一聽,大為讚賞(見《世說新語·言語》)。



謝道韞是名門才女,可以被詠絮才比喻的女子自然不一般。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的後兩句為,“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雪埋”。“玉帶林”指的是林黛玉,“金簪雪”自然是薛寶釵的暗喻。在曹公筆下,薛寶釵是一個符合封建正統要求的女子。她生的端莊大方,體格豐盈,為人事故圓滑,四面八方都應付得來,很符合古人對一個女子為人妻的要求。



停機德典出後漢書·樂羊子妻。樂羊子出門求學,沒有多久就回到家,他的妻子說:“你的求學,就像我的織布,不斷積累織絲成一尺長的布,積累一尺成一丈布.今天你放棄學習,猶如我廢掉織布.”於是剪斷織機上的布,樂羊子因為妻子的激勵,於是回去發奮學習,終於學業學成而歸. 由是可知,樂羊子妻是位非常賢惠的婦女,勸諭夫君不取不義之財,以及專心向學。顯然薛寶釵很符合“停機德”的標準。而林黛玉出身於姑蘇讀書世家,林如海,自幼把黛玉充兒教養,讀書識字,加上黛玉自身聰慧,“詠絮才”這三個字完全擔當的起。而“停機德”的寶釵,和“詠絮才”的黛玉也正好和後面的“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呼應。

我是北暮無淚,喜歡我的回答就點贊關注吧!

本回答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


北暮名著堂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中有一個姣花照水、弱柳扶風的林黛玉,是為九天之上的一株絳珠草,由於神瑛侍者的灌溉,得以幻出人形真身,然後下世到凡間來“還淚”。

在《紅樓夢》第五回中,寶玉在遊太虛幻境的時候,偶然發現了金陵十二釵的判詞讖語。而在十二釵正頁中,開篇之詞就是這首林黛玉、薛寶釵的判詞。

作為金陵十二釵的頂尖人物,黛玉和寶釵都是出身於鐘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屬於士宦大家子弟,從小兒飽讀詩書耳濡目染,具備了世家望族的崢嶸氣象,學問更是十分了得,完全可以匹敵史上任何一位以文采名世的大家閨秀。

可嘆停機德。

這個說的是寶釵。樂羊子之妻以織布為生過活,樂羊子出門在外去渴求學問功名,可這樂羊子動輒就跑回來和老婆溫存一番,樂羊子妻眼看其夫貪戀一時之歡而放棄長久利祿功德,斷然以剪刀剪斷了織出的布匹,以此來警示樂羊子不可半途而廢,貪那一刻安然,而要求長久富貴。

堪憐詠絮才。

語出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第五十一: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謝安讓兒女們形容飄然而下的大雪,謝朗說像空中撒下來的細小鹽粒兒,而謝道韞卻說:像柳絮隨風飛揚——這就是詠絮才的出處,也成就了一個千古才女謝道韞,還是另一個名門望族王羲之的兒媳婦兒。


龍吟148119260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是紅樓夢中關於薛寶釵的判詞,一個嘆字,一個憐字,定下了人物的悲劇基調。薛寶釵可謂是封建貴族少女中典型的大家閨秀,婦德方面那是沒得說的,作者也是將其提升到了樂羊子妻的高度給予了肯定。那麼這個柳絮才是指的誰呢?很多人認為理所當然是林妹妹呀,林妹妹才思敏捷,堪與‘柳絮因風起’的謝道韞相媲美。

但是我非常有信心要說,這個柳絮才指的就是寶姐姐,如假保換。理由如下:

書中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 。林黛玉一首《桃花行》 豔壓群芳無人能敵。在柳絮詞的較量中卻是寶姑娘明顯佔了上風,林妹妹完敗。

且看林妹妹的《唐多令》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裘。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耳去,忍淹留。

好雖好,太作悲 。這是眾人的評價。

接下來,寶姑娘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寶釵道: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無絆的東西,然yi我的主意,偏要把她說好了才不落俗套。《臨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

(香雲先笑道:好一個東風捲得均勻!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

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它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

眾人拍案叫絕,都說果然翻得好力氣,自然是以這首為尊。

蘅蕪君的實力還是可以和瀟湘妃子分庭抗禮的。在稍靠前些的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兩人的表現也都是可圈可點的。

紅樓夢第四回中曾提及寶釵讀書識字天份極高,見哥哥不能體貼母懷,便不以書字為事云云。

我們再來看那判詞,通篇都是對寶釵的溢美之詞,只是作者卻是用了明揚暗抑的手法,在純情寶哥哥眼中,這千般好萬般好的山中高士晶瑩雪怎麼著也抵不過那世外仙姝林啊。幾近完美的寶姑娘不是二爺的菜。

只是這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曠古輪迴又曾繞過了誰?


雲上羽裳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是林黛玉,薛寶釵兩人的判詞。其中的“詠絮才”,指的是林黛玉。

一般註解這個判詞,都要從謝道韞詠雪的故事說起,認為在稱讚林黛玉有詠絮之才,其實,作者的本意並非如此。

《紅樓夢》明末清初這段時期歷史的寓言小說,反應了從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朝滅亡,滿清藉機進入中原,開始了長達二百多年統治的歷史,作者迫於當時的文字獄,對原稿進行了反覆修改,把其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都隱藏在字裡行間,以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示人,三百年來,讓讀者莫名所指。比如“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一句,如果以為上一句說的是薛寶釵有貞良賢淑的德行,下一句說的是林黛玉有詠絮之才,那麼,你就被作者矇蔽了。

作者在《紅樓夢》時,從詩句“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中,取雪代滿清,林代朱明。薛寶釵,林黛玉非指個人,而指的是明清兩個對立的利益集團。在薛寶釵林黛玉兩人的判詞中,可嘆停機德,指的是滿清借李自成滅明之際,打著助明剿賊的旗號,進入中原,逐步取得中原的統治權。薛寶釵的丫鬟叫黃金鶯,出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薛寶釵詩《憶菊》中“空籬舊圃秋無際,瘦月清霜夢有知”,籬是竹籬,空籬,就是籬笆無竹,舊圃,舊的花圃,因為中國是花的國度,而這時的朱明已亡,所以就叫舊圃。月,指明朝,由於李自成之亂,朱明政府遷到南京,岌岌可危,所以叫瘦月。“清霜夢有知”清霜,指的是是滿清,這一句說的是知道明朝已亡,滿清在夢中也想進入中原。再如薛寶釵的《詠風箏》詩中“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好風,化自“清風明月”的俗語,用來指滿清。這句的意思為“滿清藉著李自成滅明的東風,登上了皇位。”

由於我們主要說的是詠絮才的林黛玉,所以,關於薛寶釵的就不再贅述。

林黛玉判詞中的“詠絮才”是出自文天祥的詩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指的是由於李自成之亂,滿清侵入,明朝南遷,祖國山河被瓜分的四分五裂,作者感於此,所以慨嘆“堪憐詠絮才”。

在第七十一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林黛玉填的詞為: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

一團團逐對成球。

瓢泊亦如人命薄,

空繾倦,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

嘆今生誰舍誰收?

嫁與東風春不管,

憑爾去,忍淹留。

第一句中的“粉”“香”都是指的中原人民,燕子樓,指的是李自成的農民軍。在林黛玉代賈寶玉作的《杏簾在望》詩中,其中的“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句,也是指的同一意思。因為強盜被稱作樑上君子,只有燕子居住在梁間,所以作者用燕子代指農民軍,林黛玉的《葬花詞》中“梁間燕子太無情”所指都是一樣的。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倦,說風流”慨嘆祖國的命運就像柳絮一樣,任意留戀,隨風流轉。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韶華指的是中華。白頭,不是平常所說的“人老發白”之意,而是指的被滿清統治了,因為書中以雪代滿清,滿清成了中原的統治者,所以就叫白頭。

“嘆今生誰舍誰收”感嘆這一輩子是被誰捨棄,又會被誰接收?

“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怎淹留”這句中的東風,也是指滿清,嫁與東風指的是中原被滿清所佔領,春不管,意即天不管之意。“憑爾去,怎淹留。”就這樣任憑白白流轉出去了,我卻無法挽留。


柴鵬程的航海日記


這段判詞寫的是林黛玉,具有不弄心機的德,具有詠絮的才華。詠絮才指的東晉時期宰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謝道韞八歲時,一天下雪。謝安領她與侄兒去到外面,謝安為試二人才華,說這空中下雪像什麼,她哥說像空中撒鹽,她說像柳絮天上舞。謝安歡喜,認為侄女比侄兒有才華。長大謝道蘊也是個才女。她嫁與了名家王羲之的一個兒子王凝之。只是才不及謝道韞。引起她回孃家曾抱怨。

判詞用謝道韞的詠絮才做比,說明林黛玉的才華出眾。謝道韞未找到配與其才能的丈夫,制度不許女人拋頭露面,才華未得重用。

而與之相隔幾個朝代的林黛玉還具有未跨出朝代幾番變化的個人命運變化,婚姻不能自主,思想上獨立人格上受限不獨立。有了愛人而不能嫁,比不能戀愛的晉朝進步了一點。但女子仍然未像男子一樣走出家門,從事個人具有才華的價值理想實現。空負才華。

說明人類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思想認識根深蒂固,人類生活傳統,生活方式在思想上沿襲之深。從晉到清,時間過千年不變革。人類因循守舊之重。從心裡上打不破舊雞蛋,只一層殼包著臭了的雞蛋湯,是個蛋以為有營養,對女性禁固之重。女人是玩物,繁衍後代的工具。


青木皮


紅樓夢中,“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兩句判詞,說的是薛寶釵和林黛玉。

前半句是讚美薛寶釵的賢良淑德,是封建社會女子的標準樣板。後半句的“詠絮才”說的是林黛玉。

詠絮才,出自《世說新語》 :說的是晉代謝道韞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謝道韞的叔父謝安,對雪吟句說: “白雪紛紛何所擬?”道韞的哥哥謝朗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 謝道韞接著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一聽,大為讚歎。

這裡用謝道韞的故事來比喻林黛玉的多才,可是,黛玉雖然擁有傲人的才華,卻命運多舛,令人憐惜。


雪落梅心2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中寶釵和黛玉的判詞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其中,前一句暗指寶釵,後一句指的則是黛玉。那麼這“詠絮才”的來歷是什麼呢?


“詠絮才”指的是有卓越才華的女性。它起源於東晉女詩人謝道韞年輕時候的一段往事。一次,天降大雪,謝安指著這漫天飛舞的雪花問道,這像什麼,別人都答的不好,只有謝道韞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立刻連聲叫好。從此就把才華橫溢的女性叫做“詠絮才”。

那麼林黛玉當不當得起這幾個字呢?這個自然是當得起的。在詩詞方面,寶釵著重的是知識的廣播,而黛玉在優勢在於構思的巧妙。在《紅樓夢》的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黛玉的詩詞水平被髮揮的淋漓盡致,充分說明了黛玉的才華。所以“詠絮才”黛玉是當得起的。


凌瀾若微


詠絮才指的是兩晉第一才女謝道韞。

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眾承許之。”後世常稱讚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

謝道韞,出身於“舊時王謝堂前燕”之謝氏家族,東晉安西將軍謝奕之女,名臣謝安之侄女,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之妻;

當時謝氏家族人才輩出,謝道韞之才更勝於謝家男子,謝道韞的弟弟謝玄就極其崇拜其姐,《世說新語》記載:謝遏(謝玄)絕重其姊; 王凝之之才亦遜於其妻,謝道韞曾雲:“天壤之中,竟有王郎”。 另:《婦人集》:“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 傳於世。”;《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減肥肥減肥肥減肥肥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裡的“詠絮才”說的是東晉女詩人謝道韞的故事,據“晉書.烈女傳”記載:有一次下雪,宰相謝安問“白雪紛紛何所似?”他侄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他侄女謝道韞說“末若柳絮因風起。”後人便用“詠絮才”來誇讚女子的文采。

在紅樓夢裡,是指林黛玉的才華橫溢,只可惜在封建禮教的社會里不被允許,最終痴情悲憤而死,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