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2018年內蒙古禁牧嗎?

你好246157388


禁牧禁墾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一直的政策。

其原因如下:內蒙古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降水量少而不勻,風大,氣溫變化變化劇烈,以草原、森林、大興安嶺山脈為主,全年溫差將近100度。內蒙古的土地已草原為主,一層草原草皮底下為沙塵,如果一層表皮消失了,那麼換來的是種種問題,比如沙塵暴、水土流失,直接導致人類環境的惡化。

這方面我們應該感謝北方遊牧民族,千百年來以保護草原為主,形成了適合於北方乾旱草原的最佳的生產生活方式。如果完全接納農耕文化到內蒙古,內蒙古大草原變成內蒙古大耕地,那麼可以想象,一層保護膜消失,土地被開墾,沙土直接裸露出來,將直接導致內蒙古這個祖國北方綠色屏障的消失。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內蒙古的草原承載能力有限的,加之土地被大面積開墾,適合放牧的草原空間被擠壓,本來草場是分春夏秋冬四個營來輪牧,現在牧民只能在有限的草原內放牧,導致草原植被的破壞,因此國家考慮到內蒙古的可持續發展,只能採取禁墾禁牧政策,以保證內蒙古美好的環境。

近些年來,內蒙古也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農牧民進程購房,和以開展草原確權承包工作等方式以緩解對環境的壓力,據瞭解,內蒙古5年內投了830億,草原生態基本恢復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水平,草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整體遏制。

所以說,內蒙古不僅僅是禁牧,還要禁墾,以保護祖國的金山銀山,建立祖國安全穩定生態屏障。


我在阿爾山等你



據我所知,從好幾年前開始,內蒙古明令禁止放牧,而且還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條令,目的就是為了禁止人們大規模放牧,而破壞草場的生態環境。


在內蒙古,有大片的草場,但是內蒙古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還是比較乾旱的,所以破壞的植被不容易生長,而且在有些乾旱的地區草場以及植被還是很少的。
所以內蒙古的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很重視內蒙古的生態環境,而在內蒙古又有很多人以放牧為主。所以才禁止放牧,這樣就可以保護植被不被破壞,草場更加茂密,生態環境更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內蒙古屬於乾旱地區,沙子比較多,一到颳風的季節就是沙塵暴,如果植被越來越多的話,那麼沙塵暴就會減少,環境也會更好。有了植被的防風固沙,給人們的出行也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植被也能保護水源不會盡快的流失,所以綜上所述,禁止放牧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包頭吃喝玩樂攻略


作為內蒙人,並且自己家也養羊,禁牧關係的牧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對禁牧政策比較關注,忍不住談談我對禁牧政策的看法。

政策解讀

不僅2018年禁牧,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嘗試和探索禁牧,休牧,輪牧制度了,2011年全牧區落實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機制,目的是為了遏制草場的繼續退化,改善和維護草原生態平衡。


政策落實

禁牧休牧輪及禁牧補貼主要在像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包頭,鄂爾多斯等地區根據操場的承載能力來確定補貼標準。除禁牧區之外的地方,不僅沒有補貼,有的時候甚至會和羊戶羊森林保護費,按羊頭來算,交過費後又可以出群放牧了,三天兩頭見到護林員到家裡,對這些地方的禁牧始終沒有因地制宜的方法。



政策期望

為了保護金山銀山,禁牧在內蒙古地區是勢在必行,對於禁牧牧區來說雖然也是弊病多多可也算略見成效,對那些沒有在牧區靠山養羊吃飯的羊戶來說,禁牧也要想一個兩全齊美的方法,強制禁牧或收森林保護費只能適得其反,不僅解決不了土地沙化問題還會引起羊戶的不滿。所以希望可以根據未划進禁牧區的區情來制定相應的措施。
以上是我的一些灼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與指正。


遇見內蒙古


我覺得禁牧應該分地 我也是內蒙古的我們這裡也禁牧 但是我們這兒也有溼地 你說溼地放牧也沒什麼吧


斷落的一片雲


;必須禁牧,對農村的散養羊進行御底的管理,再不管就把老百姓的田間地頭,道路兩旁的莊稼全都吃沒了。把山上的草吃個精光跑個蛇都能看見,生態嚴重失衡,長年不怎麼下雨維望有關部門必須重視,必須禁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