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1937年12月,在南京持续数周轰鸣的战火中,夹杂着多少妇女、儿童的哀呼?

81年前的今天

30万同胞惨遭杀戮

那是罄竹难书的罪行

今天,2018年12月13日

第五个国家公祭日

你是否有记得这场民族之殇?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油画:南京大屠杀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认定:被占领后的第一个月中,南京城里发生了将近 2万起侵犯妇女的案件。

大屠杀幸存者赵金华老人回忆,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她亲眼目睹父亲因拒绝向日本兵交出家中的女孩,而被抓走杀害。(赵金华于2018年12月2日逝世,享年94岁。)

亲历者约翰·拉贝在他的《拉贝日记》中记载:1937年12月25日:20万人!整批年轻力壮的男人已经被拉了出去,他们的命运不是做奴工就是死亡。还有整批的年轻女子被拉出去……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永远铭记民族之殇

南京那段人间炼狱般的往事是侵华战争中最惨痛、最具代表性的剪影。

当丑恶的战争来袭,一切社会公理都会瞬间崩溃,妇女、孩子那些弱势无助的群体将毫无保护地暴露在邪恶威胁之中。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战火中的孩子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战争之中所有的人都会遭受苦难。但女性降临在女性身上的,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份性的盘剥。

韦绍兰是目前中国唯一带有日本血缘孩子且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镜头下的韦绍兰老人

1944年一天,20岁的她背着不满周岁的女儿一路狂奔,试图躲避日本人的扫荡。但未能幸免,她被关进一间泥土砖房,开始了三个月梦魇般的生活。

后来她逃出来却发现自己怀孕了,生下了个“日本崽”。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韦绍兰一直沉默着,两眼无神地发着愣。良久,她才哆哆嗦嗦开了口:“我伤心啊……到现在还经常做噩梦。”

她是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的主人公。(“三十二”和“二十二”分别指代影片拍摄时,登记在册“慰安妇”受害幸存者健在的数量。截至2018年1月,中国大陆登记在册的“慰安妇”幸存者仅剩14人。)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纪录片《二十二》手绘版海报

不仅在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欧美部分国家的大量妇女也深受其害。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韩国民众就“慰安妇”问题示威抗议

自2014年首个公祭日以来,12月13日,每一年全国上下都要为在那场浩劫中遇难的30万同胞祭奠,在响彻天际的警报声中沉痛哀悼,扒开伤口,追忆那段惨痛的历史。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悼念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12·13”花坛上敬献鲜花

在今年的家祭活动现场,“哭墙”又新增了26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通过历史比对、口述调查、史料研究等多种方式,越来越多的遇难者被镌刻在“哭墙”之上。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遇难者家属送上鲜花

我们生在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年代,我们正在为妇女儿童的福祉而奔走。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必须铭记,那些“无法长大的孩子”,那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

国家公祭日,愿逝者安息,和平永存。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

在公益路上

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更需要您的参与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爱妇女儿童疾苦|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