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汉住大山陋室,种药烧土灶饮山泉,闲时“不务正业”令人羡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陕西汉中略阳县观音寺镇前后沟村,位于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大山里。一位扛着农具、精神矍铄的老汉,正沿着自家土坯房前一条狭窄的山路走向田地。山路两旁,野草丰美、野花芬芳,茂密的林间, 鸟鸣啁啾,令人心旷神怡。本组图片拍摄于去年5月5日。

老汉名叫杨成喜,今年65岁,家境贫寒。虽然老杨住着简陋的土坯房,吃着粗茶淡饭,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是,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他,精神世界却并不贫瘠。对于贫困的物质生活,老杨非但不以为苦,反倒觉得悠然自得、逍遥自在——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这话不无道理。图为老杨正在烧火做饭,用的是日益减少的土灶。

老杨以前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读书成家,一直过着背井离乡、走南闯北的打工生活。到了六十四五岁后,他外出打工因年老体衰已没人要,于是只好待在家里,靠开荒种植中药猪苓、天麻为生。不过如此一来,老杨就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了,毕竟,不用端人碗看人脸了。图为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的老杨,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老杨年轻时是一个文艺青年,尤其喜欢吟诗写诗,80年代,他的诗还曾发表过。闲暇之余,老杨决定重拾旧日爱好,过自己灵魂深处真正想要的生活,如此才不枉来人世走一遭!“一场春雨贵如油,淅浙沥沥浇乡愁。孤影游走失业路,烟波湖上泛小舟。”这是老杨写的诗,从乡愁写到失业再到“泛小舟”,道出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得出,老杨对于无工可打待在家里自在闲适的生活是知足的。

有时,老杨会取出二胡拉上一阵,高兴时拉起气势磅礴、激越豪壮的《赛马曲》,寂寞时来一首扣人心弦、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

兴之所至,老杨还喜欢挥毫泼墨,一个“福”字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住在空气清新、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嗅着大自然的芬芳,喝着清澈甘甜的山泉水,过着自食其力、与世无争、恬静平淡的生活,虽然物质上贫困,但老杨的内心却是平和、充实、富足的,而且充满了诗情画意,着实令人羡慕。编后语:贫困老汉住大山,自食其力饮山泉。重拾久违之爱好,逍遥自在心怡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