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每年的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從2014年開始,這一天正式成為中國的“國家公祭日”,我們應當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今天還沒有百年,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很多國家的人民都遭受重創,他們在戰後陸續設立了國家公祭日。這一天人們放下手中的工作,大家聚在一起審視歷史,緬懷先烈。

  • 事件:新加坡大屠殺
  • 參戰方:日本 英國 新加坡
  • 侵略方:日本
  • 死亡人數:5萬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新加坡唐人街大屠殺紀念館

新加坡將每年的2月15日設立為“全面防衛日”,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死難的華人同胞。1942年2月15日,日軍攻陷新加坡後,為了報復當地華僑對中國抗日的支援,展開了針對中國人的大屠殺。日本官方記錄的死難人數是5000人,這和新加坡10萬人的數據相差很遠,軍事法庭最終認定為5萬人左右。這次事件之後,新加坡逐漸擺脫了西方的殖民統治。

  •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 參戰方:蘇聯 德國
  • 侵略方:德國
  • 死亡人數:5000萬以上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蘇聯朱可夫元帥在投降儀式發言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威廉·凱特爾在德國投降書上簽字

蘇聯將每年的5月9日設立為“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以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的勝利。1945年5月8日,這一天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歐洲戰場正式結束。5月9日這天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其他一些國家也會加入慶祝行列,比如哈薩克斯坦、波蘭、白俄羅斯等國。

  •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
  • 侵略方:德國
  • 死亡人數:600萬猶太人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集中營裡的猶太人-1945年4月16日

以色列將每年的猶太曆尼桑月27日(4月7日至5月7日之間)設立為“猶太人大屠殺紀念日”,以紀念在二戰期間慘遭納粹德國屠殺的600萬猶太人,和勇敢抵抗納粹分子的猶太英雄。

  •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
  • 參戰方:美國 日本
  • 侵略方:日本
  • 死亡人數:2300多人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美國亞利桑那號戰列艦-1941年12月7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每年的12月7日設立為“珍珠港事件紀念日”,以紀念二戰期間因日本偷襲珍珠港死傷的戰士。其實早在珍珠港事件後的第二天(1941年12月8日),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就發表講話,他將每年的12月7日定為“國恥日”,並對日宣戰。

  • 事件:奧斯維辛集中營
  • 侵略方:德國
  • 死亡人數:120萬左右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抵達奧斯維辛的猶太人-1944年5月

波蘭在每年1月27日會舉行活動以紀念奧斯維辛解放,這也被認定為波蘭的國家公祭日。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攻佔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當時集中營內僅存7000名倖存者,被納粹德國用毒氣殘忍殺死的猶太人已不計其數。1995年,德國也設定1月27日為大屠殺受害者紀念日,德國政府各級官員都會出席紀念儀式。

  • 事件:南京大屠殺
  • 侵略方:日本
  • 死亡人數:30萬以上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南京秦淮河岸邊-1937年

銘記歷史,二戰之後各國的公祭日

投降儀式上的日本代表-1945年9月2日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通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悼念在南京大屠殺中所有死難的同胞以及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日殺害同胞(包含慰安婦)。

中國國家公祭日的設立,目的就是要世界人民認清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勿忘國恥 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