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华为、腾讯的996工作制度引发外媒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阿里、华为和腾讯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最好的几个科技大企业,而这个公司的驱动力是所有工作人员,或者是大部分IT技术人员以“996”制度换来的公司优秀的业绩。这背后反映了一个心酸的现象:即使是我国中产阶级,也是在被压榨着最大的剩余价值。用政治正确的话讲,每一代人、每个阶层,总有一个群体要为这个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最大的牺牲自己。

“996工作制度”,工作日,早9晚9,一周工作6天。这种工作强度很大,会让人感到非常劳累。很多人宁愿少拿工资,也不愿意“996”。

像腾讯、华为和阿里这种大公司,虽然“996”,但是福利待遇还是相当可以的。一般加班时间会和薪资成正比,还有在晚上加班时有饭补或者车补等福利。但是,有一些小公司也实行“996”制度,不仅薪资水平不高,而且工作时间还长。除非,你想在这个小公司里有升职的空间,对自己的职业有较好的预期。否则,真想不明白,为何要牺牲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工作上。毕竟在这个多元的社会,工作并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地方。

最好的科技公司“996”不仅反映了这几个公司在互联网时代争相占领市场的强烈势头,反映全球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国的力量要想崛起,弯道超车,必须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包括牺牲更多的劳动力。我国一部分中产阶层在这种大趋势下,避免不了的要牺牲很多。

其实,中产阶层这个概念,在中国有很多争议。如果按照国际上常用的界定收入的标准,即以“中间收入的50%”为中等收入区间的低限值,以“中间收入的150%”为高限值,那么换算得到的中国中等收入区间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3.3万”,按照这个标准,我国中等收入比例就很大了。很明显此基准线偏低,因为这个划分方法,适用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

因此,如果按照收入来分配的话,相关的研究学者综合了中、日、韩三国中等收入水平的国际比较结果,划分了一个比较恰当的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

阿里、华为、腾讯的996工作制度引发外媒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北京社会科学收录的研究表)

由此可见,在腾讯、华为、阿里工作的人,大多数达到了中产阶层的标准。他们这部分人,工作时间达到每周56-60小时。

其实,在美国,也有近20%中产阶级的人每周工作50个小时以上。并且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这20%中的人,可以靠种族划分,也可以靠职业划分,但是职业划分结果并不明显。从种族划分来说,非裔、西班牙裔和亚裔的中产阶层每周50小时以上占比例较高。

阿里、华为、腾讯的996工作制度引发外媒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1977-2008美国各阶层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情况)

目前,我们无法统计出这些走入中产的IT人员们占整个中产阶层的比例。但是,清楚的是,中产阶层中,牺牲了最多时间和精力建设美好祖国的,就是你们!光荣的IT人!(*^▽^*)~

阿里、华为、腾讯的996工作制度引发外媒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