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形勢初露端倪:玉米缺口擴大,國際大豆或井噴,明年種啥

12月11日,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2018年12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該分析預測2018/19年度國內玉米產需缺口繼續擴大,庫存結餘變化量減少3331萬噸。預測2018/19年度全球大豆大概率顯著增產,國際大豆價格將易跌難漲。

大豆、玉米種植所需條件接近,兩者存在著爭地關係。2016年以來,為消減過量玉米庫存、增加國產大豆供給,在政策的助推下,我國減玉米增大豆種植取得一定成效。但今年玉米年度產需缺口現象卻又接踵而至,並刺激前一段玉米市場一度連漲。同時,在看好中國大豆市場需求的背景下,巴西、阿根挺以及其他大豆產地國種豆心切,此或將帶來明年國際大豆產量的井噴,並進一步壓低進口大豆到岸價,進而影響國產大豆價格。這些變化,將考量我國種植結構調整的下一個方向。即新的一年究竟是該種玉米還是大豆?抑或休耕抑或其他。

玉米:本月預測,2018/19年度,中國玉米產量2.15億噸,維持上月預測數不變。中國玉米進口25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100萬噸。中國玉米消費量2.51億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500萬噸。其中,玉米飼用消費1565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500萬噸,主要是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反傾銷立案調查,以及對美國高粱進口下降,將提振玉米飼用消費。預測2018/19年度產需缺口繼續擴大,庫存結餘變化量減少3331萬噸。近期國內玉米將進入集中售糧期,市場供應量增加,市場價格將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全年產區批發均價仍將維持在每噸1700-1800元區間。

供需形勢初露端倪:玉米缺口擴大,國際大豆或井噴,明年種啥

大豆:本月東北新季大豆市場供應增加,但受新豆品質分化明顯、大豆榨利下滑、銷區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整體購銷進度慢於上年。11月進口大豆到港量下降,但國內進口大豆、豆粕和豆油庫存均處歷史高位,豆類供應都很寬鬆;近期非洲豬瘟疫情持續發生,且北方大部分疫情發生省(區)禁止生豬(產品)和仔豬調運,補欄形勢不樂觀,飼料企業反映近月飼料銷售量不及去年,豆粕需求有所下降。市場此前預期的國內大豆及豆粕供需缺口正在逐步縮小。

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中國等北半球國家大豆收割進入尾聲,產量預計達到近年峰值;巴西和阿根廷天氣利於田間大豆作物生長,南半球大豆產量預計高於上年,2018/19年度全球大豆大概率顯著增產,國際大豆價格將易跌難漲。本月對2018/19年度生產和市場供需形勢預測與上月一致。

供需形勢初露端倪:玉米缺口擴大,國際大豆或井噴,明年種啥

食用植物油:本月預測,2018/19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609萬噸,與上月預測值一致。中國冬油菜苗期長勢總體良好。11月份,大部分油菜主產區天氣條件較好,利於油菜生長。12月初以來,油菜主產區遭遇大範圍雨雪降溫天氣,貴州東部和湖南西部出現凍雨,影響局部油菜苗期長勢。綜合氣象、遙感監測和預報,12月中下旬主產區仍將迎來低溫和陰雨寡照天氣,後期將重點關注冬油菜晚弱苗長勢。本月暫不對2018/19年度油菜面積和產量進行調整。2018/19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消費量和進口量預測值與上月一致。受全球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和棕櫚油庫存高企影響,本月下調中國主要食用植物油價格。

供需形勢初露端倪:玉米缺口擴大,國際大豆或井噴,明年種啥

除玉米、大豆和食用油外,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還對12月棉花和食糖也進行了分析。

棉花:本月預測,2018/19年度,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約3367千公頃,維持上月預測值不變;棉花單產為每公頃1764公斤,11月份以來,各地棉花已基本採摘結束,單產維持不變;棉花產量594萬噸,維持上月預測值不變。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尚好,預計2018/19年度棉花消費量為845萬噸,維持上月預測值不變。期末庫存638萬噸,維持上月預測值不變。

食糖:2018/19年度中國食糖產銷已陸續展開。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國開工生產的糖廠共有51家,比上年度同期多開工10家;全國共生產食糖72.68萬噸,比上年度同期增加5.54萬噸,增幅8.3%;全國累計銷售食糖32.12萬噸,比上年度同期增加1.9萬噸,增幅6.3%。

與上月相比,11月中國糖價持平略跌,國際糖價穩中有跌。進入12月,全國食糖產銷將全面展開,其中,甜菜糖生產進入高峰。11月份的不利天氣,廣西甘蔗出糖率和內蒙古甜菜出糖率均有所下降。預計未來天氣對全國食糖生產尤其是甘蔗糖生產有很大影響,後期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