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提起秃鹫,你是不是就想起了非洲草原上的食腐猛禽秃鹫,其实秃鹫也是鹰科的一员,它是鹰科秃鹫亚科秃鹫属的猛禽,其实秃鹫亚科里一共有8属15种秃鹫,我国有其中4种,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一下生活在我国的4种秃鹫!

1.黑兀鹫

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黑兀鹫(学名:Sarcogyps calvus)为隼形目鹰科兀鹫属的鸟类。属大型猛禽。该物种体长80-83厘米,翼展200厘米,体重3700-5400克。头、颈及腿红色和白色翎颌为识别特征。

黑兀鹫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农田耕地和小块丛林地带,有时也进到茂密的森林地区。高空翱翔于高至海拔1500米的开阔多沼泽平原。它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发现食物之后,便飞落到目标的附近,首先察看周围的动静,然后才走近食物。取食时把头部钻伸到动物尸体的腹腔里去啄食内脏和肌肉等,因此裸露的头部和颈部也正是长期适应这种取食方式的结果。

中国仅见于云南的景东,腾冲,景洪,勐海,勐腊,盈江,泸水,福贡等地,为留鸟或冬候鸟,但较为罕见。国家2级保护动物,极危物种!

2.白背兀鹫

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拟兀鹫(学名:Gyps bengalensis):是中型兀鹫的一种,体长约83-120厘米。又叫拟兀鹫,为亚洲仅有,其爪不锋利,不能活捉猎物,头部和颈部全部裸露,这是它突出的特征。头被黄白色状羽和绒羽;头、颈灰色,有裸露区,颈基具白色绒羽组成的翎领。上体沙白色或茶褐色,具矛状条纹及淡色羽缘,下背白色,翅下具白色带。

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或山脚平原地区,冬季常到小镇和村庄附近活动。主要以动物尸体为食,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和动物,在食物贫乏和饥饿的时候,也吃蛙、蜥蜴、鸟、小型哺乳动物和大的昆虫。

在中国仅云南省有少量分布,为国家1级保护动物,极危物种!

3.秃鹫

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秃鹫(学名:Aegypius monachus): 大型猛禽,体长108-120cm。体重,5700-9000g,通体黑褐色,头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后颈完全裸出无羽,颈基部被有长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皱翎。虹膜褐色,嘴端黑褐色,腊膜铝蓝色,跗跖和趾灰色,爪黑色。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常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地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有时也袭击家畜。

在我国各省份都有分布。新疆西部、青海南部及东部、甘肃、宁夏、内蒙西部、四川北部繁殖,其他地区零星分布。为国家2级保护动物,近危物种!

4.胡兀鹫

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生活在中国的4种秃鹫,网友:原来不是所有秃鹫都败顶啊!

胡兀鹫(学名:Gypaetus barbatus):也名胡秃鹫,体重3.5-5.6千克;体长1-1.4米。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头灰白色,有黑色贯眼纹,向前延伸与颏部的须状羽相连。后头、颈、胸和上腹红褐色,后头和前胸上有黑色斑点。体型一般是雌鸟比雄鸟稍大。

栖息在海拔500-4000米山地裸岩地区。主要以大型动物尸体为食,特别喜欢新鲜尸体和骨头,也吃陈腐了的旧的尸体。有时也猎取水禽、受伤的雉鸡、鹑类和野兔等小型动物。

在中国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除了在西藏及其附近地区较为常见外, 其他省、区均不常见,其中新疆为夏候鸟或繁殖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为留鸟,其他地区为偶见的迷鸟。无危物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