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視軍轉幹部這筆“寶貴財富”

珍視軍轉幹部這筆“寶貴財富”

李秦衛

近日,一則“6 名軍轉幹部擔任地方副市長”的新聞在網絡上持續火爆。網友紛紛點贊,匯聚成一個特別整齊洪亮的聲音:安置好使用好軍轉幹部是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政治責任,在新戰場再建新功是廣大軍轉幹部的共同心聲。

縱觀世界歷史不難發現,一個國家越強大,越重視發揮退役軍人的作用; 退役軍人的作用發揮越好,對這個國家和軍隊的助力也越大。重視發揮軍轉幹部的作用,歷來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從健全軍轉幹部安置法規到拓展安置渠道,從深挖安置潛力到強化安置問責,經過長期探索,我國已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管、軍隊參與、社會支持的軍轉幹部安置格局,講政治、講政策、講責任、講感情也貫穿於安置工作始終。

“我也是一名軍轉幹部。”在第六次全國軍轉表彰大會暨2014 年軍轉安置工作會議上,習主席一句這樣的開場白讓廣大軍轉幹部倍感親切。在這次會議上,習主席強調,“軍轉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倍加關心、倍加愛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健全“陽光安置”工作機制,探索“人崗相適”有效辦法,完善“專項培訓”制度措施,推動軍轉安置工作順利落實。

然而,我們也應看到,個別地方的軍轉幹部安置工作做得還不夠好。有的把軍轉幹部不當財富當包袱,希望本地的安置指標能少就少,越少越好,主動安置意識不強;有的把安置工作當普通任務完成,只求完成不求完美; 還有的甚至對軍轉幹部當年安置隨後閒置,要麼給軍轉幹部閒差,要麼讓軍轉幹部當“板凳隊員”,只安置不使用。這些想法和做法,與情不符,與規不容,必須強化站位,提高認識,堅決糾正。

毋庸諱言,隨著地方黨政機關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和近年來企業減員增效,一些單位在安置軍轉幹部中會遇到一些壓力。也不否認,一些軍轉幹部在實現“軍轉民”的過程中還需要提高能力素質。但縱然有再大的壓力,有再多的理由,也都不能成為不安置好軍轉幹部的藉口。廣東省把軍轉安置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層層壓實責任,安置工作連續3 年提前完成; 重慶一家公司6 個“軍轉幹部突擊組”2 年攻克14 個難題,成為單位的重要力量。這些單位安置使用軍轉幹部的實踐告訴我們,“軍轉幹部是寶貴財富”的觀念樹得牢,一切的難都不是難、不會難。

哲人有言:“一件東西有沒有價值,關鍵在於能否發現並挖掘其價值。”軍轉幹部是寶貴財富,寶貴在何處?在他們對黨忠誠、為國愛民的理想信念上,在他們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能力素質上,在他們遵紀守法、堅韌不拔的優良作風上。“發現並挖掘”他們的價值,軍轉幹部才能真正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軍轉幹部呂建江像攻山頭一樣攻克工作難題,堅守的安建橋警務站被更名為呂建江綜合警務服務站;軍轉幹部諶應新擔任貧困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後,開辦知識講堂、開展對口幫扶、真情化解矛盾,兩年就讓全村邁上了小康路......在各個崗位的幹部隊伍中,在搏擊市場的商業精英中,在科研戰線的領軍人物中,都能看到廣大軍轉幹部的身影。

我們期待更好的未來,也要直面當前的困難。對軍轉安置,我國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但保障是保底,而不是包攬。應該看到,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辦的事情很多,同時國家財力有限,不能脫離實際去提供不符合國情的安置。因此,廣大軍轉幹部還應有正確的認識、理性的期望,把國家政策和自身努力結合起來。

德國軍事家沙恩霍斯特有這樣一句名言“: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都對退伍兵充滿熱愛,那麼他們的國家和軍隊是很難被戰勝的。”真心期盼,在安置工作中,多一些供給側思維,多一些針對性培訓,多一些人崗相適。唯有如此,軍轉幹部才會永不“出列”,在發揮才能中重新找回成就感。

中國國防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