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永福鎮龍車村:紅色歷史勾畫壯麗鄉村


漳平市永福鎮龍車村:紅色歷史勾畫壯麗鄉村

龍車村,曾是(龍)巖南(靖)漳(平)邊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曾被譽為閩西紅色革命的“小莫斯科”。漳平的第一個黨支部、第一次革命暴動、第一個蘇維埃政府、第一支農民武裝隊伍都誕生在這裡。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郭化若、魏金水、伍洪祥等曾在這裡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活動。

可以說,紅色是龍車的底色、本色,“紅”的精神已成為龍車發展的特色所在,更決定著龍車發展的亮色、成色。

革命烽火碧連天

1928年上半年,在張鼎丞、鄧子恢等領導下,先後爆發了上杭蛟洋暴動、龍巖後田暴動、永定金砂暴動,洶湧的革命浪潮很快席捲龍車。初秋的一個晚上,明月高掛,秋風吹拂,閩西暴動委員會副總指揮鄧子恢和中共閩西臨時特委主要領導人郭滴人,由陳世監帶路,從龍巖風塵僕僕趕到龍車,指導龍車黨支部的建立。8月10日,鄧子恢主持在村頭溪坂林“遊氏宗祠”秘密召開成立黨支部會議,由此,漳平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龍車支部”正式成立。

1929年9月2日,在紅四軍朱德總司令的指揮下,龍車村成立漳平第一個革命武裝暴動指揮部,並舉行龍車革命暴動。隨著九節龍轟隆一聲巨響,海螺號聲四起,600餘人的暴動隊伍手持大刀、長矛、鳥槍、土銃、鎬頭衝向偽鄉公所,鬥爭對象直指地方民團。前來支持的龍巖武裝排,蕉坑、適中赤衛隊200餘人與龍車暴動隊伍匯合後,分二路向鄉公所進攻。在武裝暴動的威震下,地主、豪紳倉惶潛逃。暴動成功了!

龍車暴動打響了漳平人民以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地方反動軍隊的第一槍,點燃了漳平武裝革命的星星之火。從此,龍車人民走上了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投入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戰爭,經受血與火的嚴峻考驗。

“革命烽火碧連天,庵山火種映山紅”,龍車革命鬥爭在閩西南紅色歷史中寫下了濃重一筆。該村記錄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73名,還有參加湘江戰役英勇犧性的無名烈士200多人。

近年來,漳平市傳承紅色基因,加大紅色資源挖掘力度,一批革命遺址群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龍車村精心挖掘紅色資源,積極打造紅色鄉村旅遊,完成修繕龍車革命紀念館和烈士紀念碑,修復漳平第一個黨支部舊址“遊氏宗祠”、龍車蘇維埃政府和龍車暴動舊址“鳳岐堂”、朱德舊居“沂遠宅”、紅軍在龍車召開群眾大會舊址“建溪堂”等紅色遺蹟。

“我們要把龍車村的紅色教育做好,充分體現老一輩革命者為龍車,為永福,為整個漳平的解放及我們後輩的生活所付出的犧牲,他們必須得到我們後一輩的尊重和敬仰。當前我們村正在利用龍車1000多米海拔的氣候優勢和龍車革命鬥爭歷史,開發紅色旅遊和鄉村休閒遊,發動村民興辦農家樂。”龍車村村支書遊林洲告訴記者。

美麗鄉村躍然出

永福,素有花鄉美譽,龍車自是花海一片。龍車村的高海拔、低緯度,成了種植高山花卉的一大優勢。當地種植的富貴籽、瑞香、蟹爪蘭、寶蓮燈、茶花、長春藤等花卉可比其它產地的提前一個月上市,搶抓了市場的主動權,常常能賣個好價錢。歐洲月季種植也是龍車村一大特色,這種花適應性廣,花色品種多,繁殖快,45天一週期,產出效益快,填補了6-10月間花卉市場的空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投入和產出有2-3倍利潤空間。“我以前主要是以養豬為主,為了環保,在2015年把豬舍拆了,16年開始種歐洲月季。”花農陳順發說。

給龍車帶來經濟驅動的植物可不僅僅是鮮花,放眼望去,蔬菜瓜果也是一片長勢喜人,有露天生長,也有大棚種養,芹菜、黃瓜、佛手瓜、蔥……品種多樣。“我種了30多年的菜,對各種蔬菜的生理特性、土壤要求、病蟲害防治都有一定了解。這幾年主要種植芹菜,有15畝,一年三茬,年收入10多萬元。”菜農陳樟標說。

當前,龍車村通過成立果疏專業合作社,將以芹菜、韭菜等為主的高山反季節蔬菜直接與市場對接,為萊農提供了產銷一條龍服務,實現了菜農與市場的有效銜接。遊林洲告訴記者,全村種植蔬菜2000多畝,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1.5萬元,遠高於永福全鎮平均水平。現在,蔬菜、花卉等特色農業正逐步成為龍車村產業發展的“香餑餑”。

要致富先修路。致富的方法有了,但致富的道路卻一度成為龍車村兩委成員的心病。記者現在所看到的村道是一條新修的6米多寬的水泥路。“以前的路3米寬,於2003年鋪設,早已破舊不堪。去年,在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下,投入1200多萬元鋪了這條路,並沿途佈設100餘個垃圾桶。現在,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百姓不再亂扔垃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我們還在路邊種上天然花草,為鄉村披上一件五彩的‘自然衣’。”

產業開發百姓富

如何將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深度結合,從“輸血”模式轉為“造血”模式?龍車村通過積極開展光伏發電項目給出了答案。一方面將全村40戶貧困戶全覆蓋入股光伏發電,一方面向上爭取發改、教育等部門的支持,在龍車小學屋頂安裝600平方米光伏發電設施,同時在村部頂樓平臺安裝200平方米光伏發電設施,月平均發電收入7000元,貧困戶每年可增加收入約8000元左右,從源頭解決了貧困戶“增收難”的問題,不僅鞏固了脫貧成果,更助推了村集體經濟發展。2018年初龍車村還大力推進高標農田項目建設,穩步實現高標農田整村推進的計劃目標,預計通過拓寬農田道路及農田平整,可增加村集體農田857畝,成為漳平市高標農田項目建設第一個整村推進村,為龍車村未來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奠定了良好基礎。

作為漳平城區飲用水水源地,龍車村緊抓漳平市“農村治水、城市治氣”機遇,從生豬養殖汙染治理入手,把文明鄉風建設貫徹到水源地保護上來,成為漳平市第一個“無豬村”。根據美麗鄉村建設要求,2017年龍車村投入20萬元完成汙水處理工程,投入10萬元建設垃圾收集處理工程,投入5萬元建設三格化糞池,投入65萬元建設村主幹道亮化和路口景觀提升工程。

山清水秀、村容整潔、鄉風文明,這是龍車創建美麗鄉村的寫照,也是龍車貫徹生態興則發展興的縮影,生態紅利讓龍車發展更具活力。(新週刊記者 高秀珍)

(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