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中国的诗词,总是在不经意间,经由那短短的字句将一种情境准确的传达到每一个读者心里。像李贺的

“黑云压城城欲摧”,短短七个字,将战争之前雄浑、危急的气势尽现眼前;像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把孤独、愁苦的神态和孤单的身影完全展现在读者脑海里,使读者分辨不出那个孤单的身影是作者,抑或是自己。

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有的诗词,让人读来雄浑壮阔;有的诗词,让人读来开悟明理。但偏偏有些诗词,让人读来红了眼眶、湿了心房如身处其中,体尝悲苦。

其中有两首诗词,都是作者悼念亡妻而写,而且巧合的是,两位亡妻都于二十七岁去世。

这两首诗词的作者,一位是唐代的元稹,一位是宋代的苏轼。

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的妻子韦丛嫁给元稹时是二十岁,但是二十七岁就早早离世。他和元稹结婚时元稹二十四岁,正好科举落榜,但韦丛的父亲没有嫌弃他,将自己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韦丛出身名门,嫁给元稹后过着清贫的生活。从一个官家小姐忽然变成一个平常人家的妻子,韦丛的心里落差不可谓不大。

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但韦丛过门后没有抱怨,对元稹温柔、体贴,一直支持元稹重新考取功名。可以说,韦丛嫁给元稹的七年,正好是元稹一生中最落魄的时间。

因此,在韦丛去世时元稹本来已经准备好悼词,但到了下葬那天,元稹悲痛的无法自已,又写了三首诗,就是流传千古的《遣悲怀三首》。

全诗从回忆自己和妻子生活中的艰苦境遇和俩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开始,写到妻子死后平时生活中能引起哀思的事件,最后感慨人生苦短,表达了妻子早早离去的真切哀痛。

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历史上的元稹并不是一个情操高洁的传统文人,他在和韦丛结婚之前喜欢过一个远房姓崔的亲戚。后来科考的时候被京兆尹韦夏卿赏识,元稹为了仕途顺利,放弃了崔姓女子,和韦夏卿的女儿韦丛结了婚。

元稹本来以为这是桩不已感情为基础的婚姻,但没想到的是,结婚后韦丛丝毫没有官家小姐的作风,一心一意对待元稹,而且贤良淑德。所以韦丛去世后,元稹一直有对韦丛有着深深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也正如诗中所写:“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但是斯人已去,就算有多强烈的报答之心,也没有机会了。

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要说起让人痛彻心扉的词,我想没有人会不把苏轼的《江城子》排在一第位。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已经四十岁了,他远离故土来到山东做官。在一次偶然的梦中,他梦到了亡妻王弗,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词”。

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王弗嫁给苏轼的时候是十六岁,当时苏轼十九岁,俩人正值青春年华。小夫妻在一起的日子甜蜜、温馨。可以想象的情景是,苏轼在书房写字,王弗在旁边研磨、欣赏。写到妙处,俩人互相对望,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是王弗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俩人在一起的时间仅仅只有十一年。这十一年间,正是苏轼人生中艰难的时间,王弗和苏轼共患难的感情对于苏轼来说是一辈子都不能忘怀的。本来可以和王弗白头偕老,但是妻子却早早离世,这对苏轼来说不啻于一次重重的打击。

虽然苏轼后来又续弦,但在心里对王弗的思念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所以,在亡妻去世十年后,苏轼依然能记起当时俩人在一起的情景,依然能不忘记王弗陪伴自己十一年的时光。

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所以,苏轼在词中写到:“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不禁让人想到电影《人鬼情未了》里的情节,男女主人公在阴阳隔绝下幻想着仍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有天晚上我梦到你了,你还是那么恬静、那么美丽,一个人默默的坐在窗前对着镜子打扮。但是,如果我也进入梦境,我们见了面会不会不能说话,只是一直看着对方,静静的流泪。我不想从梦里走出来,就想这样静静的看着你,看着你的容颜,看着你的神情,永远爱怜的看着你。

但是,这一切是不会实现的,留给苏轼的只能是年年断肠和年年哀愁。

元稹的悼亡诗、苏轼的悼亡词,两位同岁亡妻离世的千古绝唱

结语

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总是会有多多少少的巧合,正如元稹和苏轼的亡妻。俩人都在自己丈夫清贫和艰苦时候嫁给他,也都是二十七岁去世,把一生最美好的韶光留给了自己最爱的人。

元稹在另一首诗里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一起共患难的贫贱夫妻,如果有一人离去,那都是永远的悲哀。韦丛和王弗是悲哀的,但又是幸福的。在历史上的那个年月,能被自己的丈夫永远怀念是一个女人的幸运。而恰好这两位丈夫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让后世人永远记住这两首诗词的同时,也永远的记住了这两个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