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內情,期間毛主席送了鄧小平哪八個字?

揭秘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內情,期間毛主席送了鄧小平哪八個字?

毛澤東決定要對各大軍區司令進行調整

1973年12月,毛主席決定八大軍區司令員進行調動。我當時是空軍司令員,參加了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會議。

為了加強對軍隊的領導和控制,毛主席決定重新啟用一批被打倒和被排斥的老幹部,並著手親自掌控軍隊。在周總理的積極努力下,毛主席同意鄧小平復出工作,並在1973年3月10日,恢復了鄧小平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職務。

從歷史情況來看,毛主席非常重視黨和軍隊的關係。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但從黨的發展鬥爭中,他清楚地認識到槍桿子必須要置於黨的領導之下,於是他又鮮明地提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允許槍指揮黨。但是有了槍確實又可以造黨,八路軍在華北就造了一個大黨。還可以造幹部,造學校,造文化,造民眾運動。延安的一切就是槍桿子造出來的。槍桿子裡出一切東西。”在一次同汪東興的談話中,他說:“我們軍隊裡也不那麼純,軍隊裡也有派嘛!……不知你們信不信?你們不信我信。我們軍隊幾十年經常有人鬧亂子。”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毛主席早就考慮怎麼對各大軍區司令進行調整。

後來,聽說是毛主席在一次聽取工作彙報中,專門講到各大軍區司令員久未調動的問題,這時候鄧小平已經恢復工作,他問鄧小平怎辦?鄧小平沉思片刻,隨後把自己面前的茶杯和毛主席的茶杯對換了一下。毛主席會心一笑說:“英雄所見略同。”

實際上毛主席早就考慮要對各大軍區司令進行調整。毛主席在徵求了周恩來、葉劍英、鄧小平等人的意見後,中央於1973年12月12日,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一開始,毛主席主席就批評政治局和軍委。他說,“政治局要議政。軍委要議軍,不僅要議軍,還要議政。”又說,“政治局不議政,軍委不議軍,以後改了吧。你們不改,我就開會,到這裡來。我毫無辦法,我無非是開個會,跟你們吹一吹,當面講,在政治局。”

當時會場的氣氛有些緊張,因為大家都沒有思想準備。毛主席緩和了一下語氣接著說:“我考慮了很久,大軍區司令員還是調,調好。”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調動?毛主席接著說:“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有好幾個大軍區,政治委員不起作用,司令拍板就算。”“主要問題是軍區司令員互相調動,政治委員不走。”然後,他轉頭對葉劍英說,“你是贊成的,我贊成你的意見。我代表你說話。。”隨後,毛主席又提議與會的政治局委員一起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說:“步調要一致,不一致就不行”。這其中的用意大家都十分清楚,就是強調“一切行動聽指揮。”毛主席的談話要點就是,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會出現消極因素。因此需要動一動。

剛復出不久的鄧小平也參加了這次政治局會議。毛主席宣佈一項重要決定,他說:“我和劍英同志請鄧小平同志參加軍委,當委員。是不是當政治局委員以後開二中全會追認。”

散會後,政治局成員轉到人民大會堂,在周恩來主持下繼續開會。會議一致同意鄧小平列席政治局會議和參加政治局工作,作為政治局成員,將來提到十屆二中全會追認,並補為軍委委員,參加軍委和軍委辦公會議的工作;同意大軍區司令員對調。

請回鄧小平之後,毛澤東送了他兩句話八個字

從這時起連續四天,毛主席都開會或找有關負責人談話,範圍一步步擴大,談的都是這些問題。他著重向大家談了鄧小平,說:“我們現在請了一個總參謀長。他呢,有些人怕他,但他辦事比較果斷。他一生大概是三七開。你們的老上司,我請回來了,政治局請回來了,不是我一人請回來的。你呢(指鄧小平—引者注),人家有點怕你,我送你兩句話,柔中寓剛,綿裡藏針,外面和氣一點,內部是鋼鐵公司。過去的缺點,慢慢地改一改吧。不做工作,就不會犯錯誤。一做工作,總要犯錯誤。不做工作本身也是一個錯誤。”

揭秘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內情,期間毛主席送了鄧小平哪八個字?

▲毛澤東和鄧小平

12月21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書房接見參加中央軍委會議的成員,一共43人,花了1小時20分鐘。接見我們時,毛主席穿著一件睡衣坐在書房的中央,他的左邊坐著朱德總司令,右邊坐著剛參加軍委工作的鄧小平。還有周恩來等幾位政治局委員都站立在毛主席的右後側。王海容站在毛主席的左後側,她主要是把毛主席說的湖南方言“翻譯”成普通話。那時毛主席講話還很清楚,後來講話牙齒透風,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讓他身邊的唐聞生和王海容再說一遍。這一次是王海容在現場做“翻譯”。

在毛主席的對面設有很多座位,參加會議的人依次進去接受毛主席的接見。毛主席先同來者握手,然後簡單問幾句。對新上任和比較關注的人,他就多問幾句,大都是問叫什麼名字?什麼地方的人?多大年紀了?身體怎麼樣?我是跟在總政治部副主任田維新的後面走進毛主席的書房的。毛主席和田維新握手時問道:“田維新同志,你是哪兒人?”他回答說:“山東東阿人。”接著,毛主席又問:“曹植埋在什麼地方啊?”他立即回答說:“魚山。”毛主席接著又問:“左邊有個湖,是什麼湖?”田維新想了一下說:“要說湖,那離魚山還遠,是東平湖。”毛主席笑了笑說:“噢,那就對了。”接著毛主席把話鋒一轉說:“總政治部就交你負責了!”田維新說:“德生同志走了,總政就我一個副主任了,讓我繼續留在總政工作是需要的,請主席委派主任。”毛主席語氣十分肯定地說:“不,就是你負責了!”田維新有些顧慮說:“我資歷、經驗都不夠,還請主席派個主任吧!”

這時,毛主席不再回話,而是轉過身來和我握手。毛主席也是先問我是哪裡人?接著又問我多大歲數?叫什麼名字?現在還飛不飛了?我都一一作了回答。當我向毛主席報告我叫馬寧時,他腦子反應很快,接著他笑著說:“哎,你姓馬,我出個謎語給你猜,答個字吧!這個字謎是:一個大來一個小,一個跑來一個跳,一個吃血吃肉,一個吃草。你猜這個謎底是什麼啊?”他說得很明白,叫我猜個字,當時沒想到毛主席會給我出謎語猜,一時也猜不出來,就老實回答說:“我猜不出來。”毛主席看了看大家,在座的那麼多人都沒猜出來,毛主席笑了笑,也沒有說破謎底。這個謎底我後來才搞清楚,是個“騷”字,發牢騷的“騷”字。毛主席在他的詩詞裡曾寫過“獨領風騷”,我始終沒有搞懂毛主席讓我猜這個謎的真實用意。

接見八大軍區司令員,毛澤東要許世友至少看五遍《紅樓夢》

接見完後,準備調動的八大軍區司令員,在毛主席對面的前排就坐。接著,毛主席開始講話,他的講話是穿插著講的,還不時地提問一些問題。講著講著,他突然向坐在前排的許世友問道:“我要你讀《紅樓夢》,你讀了沒有?”許世友立即回答說:“讀了。”毛主席接著又問:“看了幾遍?”許世友說:“一遍。”“一遍不夠,要看五遍才有發言權呢。”毛主席說完後又接著背了《紅樓夢》中的一大段。然後,他把話鋒一轉說:“你就只講打仗,你這個人以後搞點文學吧。”“‘常恨隨陸無武,絳灌無文’。絳是說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這個人也是厚重少文”,“你就做周勃吧,你去讀《紅樓夢》吧!”

揭秘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內情,期間毛主席送了鄧小平哪八個字?

▲毛澤東和許世友

當時,我並不清楚毛主席引用“常恨隨陸無武,絳灌無文”是何用意。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這句話出自《晉書·劉元海傳》。劉元海就是在西晉末年建立漢國政權的劉淵。他本是匈奴人,小時候就熟讀諸子史傳,曾對同窗說:“吾每觀書傳,常鄙隨、陸無武,絳、灌無文。”他還解釋說,漢初的隨何、陸賈這兩位飽學之士,由於不知兵,就是遇到了漢高祖這樣的明主,也不能建封侯之業;周勃(被封為絳侯)、灌嬰這樣的武夫,打完仗後,竟不能在太平年月開創美好的秩序,我真為他們惋惜呀。毛主席引用劉淵的“常鄙隨、陸無武,絳、灌無文”時,特意把劉淵說的“常鄙”改成“常恨”。這一字之改,意思就從“鄙視”變為“遺憾”了。周勃是西漢初年劉邦手下的名將,“厚重少文”,是劉邦去世後安劉滅呂的主要將領。《史記》裡也說他“不好文學”, 劉邦倒很看重他為人“木疆敦厚”的特點,覺得可以託付大事。所以劉邦死後,周勃和陳平一起滅呂,維護了符合當時主流民意的政治秩序。瞭解了這些才知道毛主席讓許世友學做周勃的真實用意,不過當時我們並不十分清楚。後來,他們還把毛主席的這次講話內容整理出來了,可是我沒有看到完整的。

周恩來看會見的時間很長了,說:“唱個歌啊!”毛主席說:“就散了啊!”這時,由李志民(福州軍區政委)指揮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了第一段,毛主席說:“不錯,就是這一條要緊。還有八項注意,第一注意,第五注意。第一注意,說話要和氣,第五注意,是軍閥作風不要呢!”他又指揮大家唱完這首歌,宣佈:“散會。”

毛主席接見完了後,就分組進行討論,大家對中央決定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一致表示贊成。

12月22日,中共中央同時發出關於鄧小平任職(即日起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參加中央和軍委領導工作)的通知和中央軍委關於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命令這兩份文件。各大軍區司令員、軍兵種主要領導再次集中,由毛主席正式宣佈對調命令。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情況是這樣的: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與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對調;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與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對調。當時全國還是十一個大軍區,這次只對調了八大軍區的司令員。另外三個軍區的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新疆軍區司令員楊勇,因為任職時間都很短,所以就沒有調動。

八大軍區司令員立即赴命,按中央的要求,在10天內都順利完成工作交接,併到達新的工作崗位。這次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當時,國外的許多中國問題專家學者都對此作出評論和猜測。多年後,鄧小平在談及此事說:“這是因為毛主席很懂得領導軍隊的藝術,就是不允許任何軍隊領導幹部有個圈圈,有個勢力範圍。”應該說,這次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是建軍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同時也對軍隊的人事調整產生了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