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陳景潤逝世22週年,鄧小平曾是他的“後勤部長”

提到數學,提到將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大大推進了一步的中國數學家,你會想到誰?答案是陳景潤。22年前的今天,1996年3月19日,陳景潤逝世,享年63歲。他於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將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大大推進了一步。


陳景潤逝世22週年,鄧小平曾是他的“後勤部長”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並改進了1966年宣佈的數值結果,他的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陳氏定理”。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但鮮為人知的是,他的成就與當年恩師講述的一個故事有關。

1945年,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沈元本是清華大學航空系教授,機緣巧合下到母校英華中學暫時任教,而陳景潤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個班上的學生。為了勾起學生們對科學研究的好奇心,沈元常常以講故事的方式授課。

有一次沈元講到了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人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譬如6=3+3,12=5+7......由此猜想每一個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這個猜想引無數科學家‘競折腰’,但至今尚無人破解。”

這是少年陳景潤第一次瞭解到哥德巴赫猜想,也為日後他的研究埋下了伏筆。1978年,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將陳景潤的故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就)傳遍中國,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的“明星”,但他生活和工作條件依然很差。為此,鄧小平當起了他的“後勤部長”。
陳景潤逝世22週年,鄧小平曾是他的“後勤部長”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開幕。會議期間,鄧小平特地接見了一批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其中就包括陳景潤。為了支持科技人員專心搞科研,鄧小平表示願意當大家的“後勤部長”,後來的事例也證明這位“後勤部長”的工作有實實在在的效果。


陳景潤逝世22週年,鄧小平曾是他的“後勤部長”

20世紀70年代末,陳景潤的科研任務很重,卻又沒有助手,1981年鄧小平親自批示:“可否為其配一秘書,以分其勞。”很快中科院就給陳景潤配備一名秘書。80年代初,因工作問題,陳景潤結婚後與妻子由昆兩地分居,而且居住環境較差。鄧小平了解後,將由崑調進北京,陳景潤一家也搬進了寬敞的新住所。

然而到了80年代中後期,陳景潤患上帕金森氏綜合症,而且越來越嚴重。去世前的12年間,陳景潤幾乎一直都是在醫院中度過的。1996年,陳景潤在北京醫院逝世,他為科學事業做出的最後一次奉獻是捐贈遺體供醫院解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