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掌握顛覆性技術!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中國航天報》再上月底發表了一篇題為《航天科技集團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取得系列成果》的文章,內有一段話,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可以確認為我國已掌握一項顛覆性技術。先看看這段話原文:“航天科技集團已形成了固液並存、射程銜接、陸海兼備、威力和效能明顯增強的戰略核威懾裝備體系,實現了常規地地導彈從傳統彈道式向機動滑翔式的跨越……”。

官宣:掌握顛覆性技術!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證實我國常規導彈已經採用了機動滑翔式彈道技術!對,就是機動滑翔式彈道技術!可能平時對導彈了解叫多的人對聽到這個詞是滿心歡喜,而涉獵不深的網友也許就還是一頭霧水,一項技術何以讓我國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官宣:掌握顛覆性技術!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國之重器,每個國家的重器又根據其國土面積、國際地位、經濟實力等情況又有所不同,小的國家或許一架飛機、一門火炮就可以禦敵於國門之外,但大國就不同,從來都不是一架飛機甚至100架飛機就可以稱為重器。彈道導彈就不同,不鳴則以,一鳴驚人,就如同小說的小李飛刀手中的飛刀一樣,從來沒有人知道他的刀放在哪、長什麼樣,因為知道的人已經死了,因此彈道導彈是一種“壓箱底”的國之重器。

官宣:掌握顛覆性技術!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官宣:掌握顛覆性技術!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美國的反導系統大家是知道的,高效的雷達預警、精確的制導攔截,無疑使導彈突防的加大,而且是越來越大,當然,這並不是說針對美國一家,美國的反導系統也出售給其它相關國家,並在若干地區進行佈防,並且特朗普在前兩天宣佈要推出中導條約,這無疑就是一個警示。所以我們想方設法的研究在實戰中如何去提高彈道導彈的存活率、命中率,機動滑翔式彈道導彈正可破解這一難題。

傳統的彈道導彈在發射後是依靠火箭發動機的推力按照預定的程序與彈道飛行,當導彈快到達目標位置時火箭就會自動關閉發動機,隨後彈頭與彈體分離,在地球引力和慣性的作用下,彈頭基本會沿著一個橢圓形的軌跡飛行,直到命中目標。這種傳統的彈道飛行在強大如美的反導系統看來,就是活脫脫的靶子,說的直白點,用這種彈道導彈去打,那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隨著技術不斷髮展,精確制導控制技術應運而生,與上述導彈不同的是,這種技術應用與機動式彈道導彈,它能使導彈進入大氣層之後再根據指揮員相關的制導指令保持飛行,除了很難命中活動目標外,這種機動式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官宣:掌握顛覆性技術!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最後講講機動滑翔式彈道技術。這項技術還要感謝“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錢老先生,他於上世紀的40年代(錢老在美留學提出,因此老美網友評論中國應當與我們共享)就提出了助推—再入大氣層滑翔機動彈道理論,這項理論明確導彈在飛行到中段的時候應能夠在大氣層內保持機動飛行,而這種高度一般應低於外大氣層反導系統的攔截高度,再加上導彈飛行速度上的優勢和大範圍機動能力,一般的反導系統基本拿它沒辦法,如果再是高超音速導彈的話,基本可以無視各國包括美國的現役反導系統。

官宣:掌握顛覆性技術!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機動滑翔式彈道導彈能夠克服傳統導彈長航程、變軌道、高精度之間的矛盾,實現精度、換軌、航程的有力結合,即便是對付航母,驅逐艦這樣的海上移動目標或其它地面運動目標,所那都是殺手級的存在。

官宣:掌握顛覆性技術!戰略核威懾再上一臺階

現在,官宣我們掌握了這門技術,意味著我國彈道導彈技術全面上臺階,從而大大提高了戰略核導彈的突防和命中率,證實了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從落後追趕到超越,成為了領域開創者,豈能不歡欣鼓舞。

有彈如此,當可震懾宵小;有國如此,吾等安居樂業!

關注煙雲,共談軍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