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禄丰县自古以来就是昆明通往滇西各地的交通要冲,古有“扼九郡之咽喉,实西迤之锁钥”之誉。如今去往滇西,无论是汽车、火车,都要经过禄丰,可见禄丰在云南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在禄丰境内,有一段滇缅铁路遗址,位于禄丰县金山镇炼象关村委会东杨老哨至许家村一带的崇山峻岭中,由一段保存较好的铁路路基、五座桥梁和四个隧道组成,是滇缅铁路工程难度最大、桥梁和隧道最密集的路段。在长约6485米的路段上,从南到北分别为夕阳庵隧道、上箐隧道、下箐隧道、下箐大桥、下箐2号大桥、赵家村隧道、赵家村大桥、田心大桥、刘家村大桥。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在整个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中,规模最大的是下箐大桥,为六墩五孔钢梁桥,总跨径约99米,最高的第4号桥墩高度约24.7米,可惜的是钢梁已被拆出,但桥墩保存完好;下箐2号大桥、赵家村大桥钢梁已被拆除,但桥墩保存完好;田心大桥、刘家村大桥工艺细致精湛,至今保存完好。隧道的宽度为3.5米,高度4.5米,除赵家村隧道的石壁及混凝土拱顶被拆除外,其余三座隧道两侧用面子石支砌洞壁,高为1.8米,厚度约40厘米。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说起滇缅铁路,就不得不说它的修建历史。云南经缅甸至印度的铁路是孙中山曾规划过的一条连接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建设同时提上了议程。1938年,滇缅公路通车,成为中国获取援华物资的唯一国际通道,但因公路运力严重不足,滇缅铁路的建设遂于1938年开始筹建。1938年4月,“滇缅铁路工程处”在昆明成立,国民政府派遣交通部次长曾养甫以及铁道部官员与云南一同修建铁路。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滇缅铁路以昆明为起点,从孟定南定河口出境,接缅甸铁路支线腊戌站,全长836公里。炼象关一带需要从海拔2000多米的杨老哨降至1560米的禄丰坝子,是滇缅铁路工程中最为艰巨的路段之一。1942年,滇缅铁路全部路段、路基基本成形,炼象关桥隧群也如期完工,铁轨从昆明铺设至禄丰一平浪镇。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入滇西,为了阻止日军沿着滇缅铁路进入云南,国民政府下令尽快破路,滇缅铁路西段被迫炸毁,而东段得以保存。新中国成立后,滇缅铁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续建,昆明至一平浪的铁路投入运营,1971年成昆铁路建成后,原来的窄轨铁路因运力过低而被拆除。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这些遗留在禄丰崇山峻岭中的桥墩、隧道遗迹,诉说着滇缅铁路往事

据了解,铁路原计划从中国昆明到缅甸腊戌。从规划到局部建成,滇缅铁路经历了曲折坎坷的过程,而且和近代中国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2013年11月1日,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被公布为楚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