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曆史第一戰:日本雖敗,卻表露出了一種強大的能力

在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發生過好幾次戰爭,其中最屬明朝的援朝抗日、清朝的甲午戰爭、民國時的抗日戰爭最為著名。除了這三次戰爭外,其實中日還有四次戰爭,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第一次戰爭——白江口之戰。

中日曆史第一戰:日本雖敗,卻表露出了一種強大的能力

唐朝時,朝鮮半島上與三個國家,分別是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國家三足鼎立,其中高句麗和百濟經常聯合起來攻打新羅,搞得新羅苦不堪言,就向大唐稱臣求助。大唐派出陸軍和水軍分別進攻高句麗和百濟,百濟眼看不妙,立馬請求日本的援助,日本早有染指朝鮮半島之意,很快就派兵前來。

中日曆史第一戰:日本雖敗,卻表露出了一種強大的能力

日本以前沒咋見識過唐朝的強盛,這次氣勢洶洶的前來,以為仗著人多船多可以一舉擊潰唐軍,也難怪他們有如此自信,當時唐軍和倭軍的軍力對比是這樣的:唐新聯軍有戰船170艘,兵力一萬三千,而日本則有戰船1000艘,兵力多達四萬。日本原以為自己實力遠強於對手,結果殊不知他們在船隻、人員裝備和戰術上都遠差於唐軍。唐軍擺好陣勢,將日軍分割包圍,用火箭進攻,很快就擊潰日軍。據《唐書》記載,日軍被焚燬戰船四百多艘,傷亡上萬,唐軍大敗日軍。

中日曆史第一戰:日本雖敗,卻表露出了一種強大的能力

雖然戰爭結果以日本慘敗為結局,但是這場敗仗對於他們來說卻是有益的,為何這麼說?有句“知恥而後勇”的名言應該可以很好地說明他們的狀況,日本是個善於學習的民族,白江口之戰結束後,他們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後大量派遣遣唐使和留學生來中國交流。這些來過中國的日本人回到國內,立刻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活學活用起來,於是日本全面掀起了學習唐朝的風潮,自身也從尚未開化的時代邁入了封建文明時代。

中日曆史第一戰:日本雖敗,卻表露出了一種強大的能力

這種現象和數千年之後的“黑船事件”如出一轍,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後,意識到自己的封閉落後,明白了自己已經不能再向中國學習了,而是應該學習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為此天皇以身作則,省吃儉用,大力發展工業,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就開始成為了一個近代工業化的國家,其學習能力之強令人驚歎。

中日曆史第一戰:日本雖敗,卻表露出了一種強大的能力

7世紀的“唐化”和19世紀的“西化”都表明了日本恐怖的學習能力,這股力量使日本每每化腐朽為神奇,一次次的與世界接軌,到如今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發達國家。不管我們如何痛恨它,但這種善於學習的能力本身是無罪的,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也就是所謂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