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农民的人生“蜕变”:恒大扶贫给了我们温暖的生活

一堆包谷,两亩薄地。这就是毕节市大方县李玲两口子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回忆起当初靠天吃饭的日子,李玲直叹气:“每天起早贪黑下地种包谷,无灾无害才能换来一年不到两千多元收入,连孩子上学都快供不起了。”

像祖祖辈辈一样守着两亩薄田过日子的李玲,没有想到生活会突然有这么大的改变。决定他们命运转机的一刻,出现在2015年。

毕节农民的人生“蜕变”:恒大扶贫给了我们温暖的生活

▲ 恒大援建奢香古镇安置房

三年前恒大牵手毕节

2015年11月29日,中央有关媒体在显著位置发出题为《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的报道。

彼时,乌蒙山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共有7县3区,总人口927.52万人,2015年底贫困人口达115.45万人,其中大方县贫困人口为18万人,仍是我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最艰巨的地区之一。

毕节市的很多老百姓都住在四面透风的茅草屋里,家徒四壁,最贵重的东西不过是用来取暖的炉子和几口锅;不少年幼单薄的孩童上学要往返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一些孩子甚至因为贫穷,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这一现状深深刺痛了许家印的心,寒门出生的他饱经困苦,几多不易,深知生活之艰。在全国政协的鼓励支持下,2015年12月1日,恒大正式决定帮扶毕节市大方县。

在这场“决战乌蒙之巅”的扶贫工作中,恒大用行动书写自己的决心。马不停蹄地成立了扶贫办后,许家印便带资金和人员来到大方县,并选派了第一批专职扶贫团队常驻大方县,展开脱贫会战,确定实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特困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2018年底帮扶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这是许家印和恒大集团对大方县许下的庄严承诺。

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

李玲是通过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户之一。

2015年隆冬,第一批287 名扶贫队员从恒大各分公司出发挺进乌蒙山,开始了对大方县贫困户的入户走访,李玲一家很快就被纳为精准扶贫对象。在参加了恒大组织的“十万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之后,表现优异的李玲被推荐至恒大引进的上下游龙头企业地利集团沈阳基地培训,在学习了一系列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之后,李玲进入东关育苗中心工作,完成了一名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民到现代农业工人的“蜕变”。

李玲为人勤快爱钻研,专业知识过硬,很快就被提拔为东关育苗中心的一名管理人员,指导务工贫困户们灵活运用育苗中心的“高科技”设备,对棚内的幼苗进行管理。

现在的李玲,不仅工作稳定环境舒适而且每月至少4000元工资,丈夫丁希也被介绍到村委做资料员,每个月也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夫妻俩早早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过上了“产业工人”的新生活。“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多攒点钱把两个孩子都供上大学,让他们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毕节市威宁县新发乡联合村的赵庆荣,由于学历低,没有什么劳动技术,此前只能在种地之余靠打零工补贴家用,而三个哥哥姐姐每年“巨额”学费、生活费,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更是举步维艰。

恒大进行帮扶后,赵庆荣参加了恒大组织的吸纳就业培训,通过后进入恒大援建的纯种安格斯牛第三育种场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拥有现代养殖技术的肉牛产业工人,每月的工资也涨到了4000多元,不但使家庭摆脱了贫困,还得以帮助哥哥姐姐们继续完成学业。

像李玲、赵庆荣这样的幸运儿在大方乃至毕节比比皆是。恒大组织贫困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计划解决8万人就业,到恒大引进的上下游企业、恒大下属企业和战略合作单位就业,实现根本脱贫。目前,已帮助全市培训107323人,推荐到当地产业就业和异地就业72189人,人均年收入4.2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缘起大方,助力乌蒙

恒大帮扶毕节市,共计将无偿投入110亿元扶贫资金,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优秀的扶贫干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扶贫队员,与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贫团队组成2108人的扶贫队伍,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牢牢抓住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和就业扶贫的“牛鼻子”,到2020年帮扶毕节1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截至目前,恒大已捐赠到位60亿元扶贫资金,其中定向捐赠给大方县的30亿资金全部到位;已协助毕节各级政府帮扶30.67万人初步脱贫,其中已助力黔西县于2018年9月成功脱贫摘帽。到2020年底,还要协助毕节各级政府帮扶72.46万人稳定脱贫。

恒大如此着力于扶贫,其初心源于其掌门人许家印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今年9月,许家印因为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贡献,连续八届荣获中华慈善奖。在授奖大会上,他表示:“没有国家的恢复高考政策,我就离不开农村;没有国家每个月给我14块的助学金,我就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恒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饮水思源,我们一定要回报社会,一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一定要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市场观察:

既输血又造血 恒大扶贫标本兼治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有关领导的讲话,如时代的战斗号令,给予恒大集团巨大激荡。28日晚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立即召集集团公司高管人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讨论“全国的脱贫攻坚战已打响,恒大集团怎么办”的方案与思路。

据了解,恒大集团的高管们对恒大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参与扶贫脱贫攻坚战议论不一,因此会议一直开到次日凌晨3点半。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其实就是帮助了我们自己,祖国要强大,只有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强大。让贵州大山里的百姓早日脱贫,这是我们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是我们一生的荣耀!

一个又一个夜晚灯火下的读书会上,一次又一次扶贫攻坚工作会上,“恒大”扶贫队员慷慨激昂地表决心,抒发和燃烧着自己的青春火焰……

恒大集团从2015年12月开始助力贵州省毕节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已阶段性成果。有关扶贫专家认为,恒大帮扶不仅改变了贫穷地区落后的面貌,更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机连接,建立起长效持久的扶贫、脱贫机制,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恒大的精准扶贫模式,“输血”与“造血”并举,帮扶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更精准地说,恒大凭借着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磨砺出来的丰富经验,以“造血”增强和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发展能力作为扶贫的根本目标和主要手段,以适当“输血”提供兜底保障与生活空间为扶贫辅助手段,走出了民营企业投身精准扶贫市场化、项目化运作的新路,通过出人才、出思路、出管理、出技术的方式,全方位提升和加强了大方县乃至毕节整市的扶贫攻坚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