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英语成绩疑出现“倒加分” 高考改革如何实现“性价比”

日前,有考生质疑浙江英语高考成绩出现异常,引发关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声明称,是

对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

12月1日,浙江省政府发布公告,成立调查组,对高考英语加权赋分进行调查。

浙江高考英语成绩疑出现“倒加分” 高考改革如何实现“性价比”


浙江高考英语成绩疑出现“倒加分”

引发网友关注


2014年浙江启动高考改革试点,英语科目一年安排2次考试,考生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较高1次的成绩。

11月1日到3日,浙江省举行为期三天的2018年下半年学考选考。11月24日起,可以查询浙江省下半年学考选考成绩。随后,多名考生和家长反映称,这次英语成绩出现了异常,怀疑出现了“倒加分的情况”:满分150分,“客观题扣十几分甚至二十几分的同学也有130分甚至140分”。

此事引发不少网友热议。


浙江高考英语成绩疑出现“倒加分” 高考改革如何实现“性价比”


浙江省考试院: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加权赋分”


11月27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声明称,浙江省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安排2次考试,考生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较高1次的成绩。在2018年11月刚结束的英语科目考试中,根据答卷试评情况,发现部分试题与去年同期相比难度较大。

声明称,为保证不同次考试之间的试题难度大体相当,浙江省招委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在制订评分细则时,决定面向所有考生,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其他试题未作调整。

省政府:成立调查组调查 省长任组长

12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浙江发布”发布消息称,省委、省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成立以省长袁家军为组长、有关权威专家参与的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浙江高考英语成绩疑出现“倒加分” 高考改革如何实现“性价比”


光明时评:

高考改革难,寻找高性价比,更难


应当说,浙江高考改革,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积极尝试。受考生考场发挥、心理状态甚至身体状况影响,考试结果难免存在偶然性,允许多次考试并以最佳成绩计入总分,对考生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不过,其前提是不同考试的难度相对一致。此次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调整部分试题的难度系数、实施加权赋分的理由也在于此——本次试题难度较大,会削弱高考英语考两次的意义。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公平性并不是追求“皆大欢喜”,而是要体现出区分度。在一次考试一张试卷的时代,考试区分度通过设置合理的难度系数即可实现;而在实施改革以后,还要考虑到多次考试难度系数相一致的问题。维护考试公平的复杂程度明显加深了。

近年来浙江推行的新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领风气之先。改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衔接问题,涉及的考生也难免会产生不适感。

高考政策调整,不仅是教育升学考试制度的调整,更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无论如何,让好学生考上好大学,让不同学业水平的考生各有所属,才是考试制度理应坚守的本分。改革允许试错,但须周密推进,尽量避免学生承担试错成本。

高考改革要深入人心,既要拿出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选拔规律的方法,也要坚持公平性和便利性原则。目前,浙江已成立调查组,公众也期待调查结果能成为考试改革的有益经验。(王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