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一個經典不朽的國寶傳奇。

1949年的黃浦江碼頭,南逃的一艘貨輪上人擠著人,貨擠著貨。“都不想活了是嗎?還不快把沒用的東西丟掉!”船長看著漸漸下沉的船艙破口大罵。

幾分鐘後,士兵們合力將4個大木箱子推下了船。這4只大木箱就這樣留在了黃浦江岸,遠行的貨輪倉皇逃走,再也沒有回來。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慈禧

數日之後,進城的解放軍發現了這4只大木箱子。他們打開木箱一看,發現裡面裝著4塊沉甸甸的大石頭。解放軍將情況上報,陳毅看過之後不禁讚歎道:“這可了不得!這些都是翡翠!”。

翡翠價值連城,乃是貴重物品,陳毅當即將4塊翡翠原石用飛機送往北京,上交國家處理。周總理接到翡翠原石後高度重視,請來相關專家研究並且批示將這幾塊石頭雕刻成工藝品。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翡翠原石

經過專家研究發現,這4塊大石頭原來出自慈禧太后。1894年,慈禧舉辦60大壽,各地官員為表忠心紛紛進獻奇珍異寶,這4大塊翡翠便是當時的官員所送。4塊翡翠一直被放置在頤和園中,除被部分切割使用外,大部分依舊沒動。

解放初,國軍在黃浦江撤退時嫌翡翠原石太重,於是將其丟在江邊,原石就這樣被保存了下來。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江邊逃跑的國軍

翡翠原石的來歷搞清楚了,然而加工卻遲遲未動。1982年,一輛黑色的麵包車開進了玉雕大師王樹森的家裡。幾個軍人二話沒說,直接帶走了王樹森和他的得意弟子陳長海、李博生等人。

時值盛夏,酷熱難當,麵包車裡沉悶無比,但軍人不許開窗,也不許將窗簾拉開。顛簸了一個來小時後,麵包車終於停了下來。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大師王樹森

王樹森等人下車一看,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陌生的所在,一個黑黝黝的大山洞出現在了面前,幾名解放軍扛著鋼槍守在洞口,威風凜凜。就在師徒幾人疑惑不解之時,一個軍官走了過來,遞給了王樹森當年周總理留下的批示。

王樹森等人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為了這4塊翡翠原石。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山洞

接下來,他們便吃住在這大山洞裡,負責將這4塊翡翠原石雕刻成為國寶。這項工程命名為“86工程”,總理親自主抓,兩位副總理負責督造。

為國獻寶,這是莫大的榮耀。王樹森師徒自然樂於接受,但接下來他們發現,這幾塊翡翠不是一般的大,最大的一塊重達300多公斤,最小的一塊也有200多公斤重,而且都是上等的翡翠。要想將這些大傢伙加工成國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研究雕刻

從1982年起,60多名全國最著名的畫家、雕刻家、文博專家齊聚大山洞,出了64個方案一起討論。眾人開始時爭吵不休,一直沒有定案,就連首席雕刻師王樹森與弟子之間也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最終,王樹森一錘定音,力排眾議,定下了雕刻方案。1985年,在爭論了3年後,雕刻工作終於得以開展起來。王樹森帶著弟子在山洞潛心雕刻國寶,一絲一毫都儘量不浪費、一刀一刻都力求完美。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精雕細琢

1989年,經過八年的艱苦雕刻,60多名大師傾力鑄造的4大國寶終於完成。這期間,寒來暑往,冷暖自知,無數藝人奉獻了心力,甚至付出了生命。

就在國寶出世,國家對有功人員進行嘉獎前夕,玉雕大師王樹森最得意的大弟子陳長海因過度勞累得病去世。王樹森心痛不已,幾天後也在家中去世。兩位玉雕大師為國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岱嶽奇觀

這四大國寶分別為:

第一件翡翠泰山《岱嶽奇觀》,重達363.8公斤,彰顯了泰山的雄奇景色。

第二件,翡翠花薰《含香聚瑞》,重274公斤,集合了圓雕、深淺雕、浮雕等當代中國最頂尖的玉雕水平。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含香聚瑞

第三件翡翠花籃《群芳攬勝》,花籃裡插滿了牡丹花、月季、山茶花等,是世界上最大一個翡翠花籃。

第四件翡翠插屏《四海歡騰》,寬146.4釐米,上面刻滿了9條綠色巨龍在大海里翻滾歡騰,是世界上最大一塊翡翠插屏。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群芳攬勝

2000年,翡翠花薰《含香聚瑞》到美國紐約做交流展出,僅第一天吸引了數十萬人參觀。美國紐約州對此愛不釋手,當即願意以2億美金購買此寶。中方回應:“國寶重器,先人心血,無價之寶”。

四大翡翠國寶,乃是國寶重器,凝聚了無數大師的心血之作,王樹森、陳長海師徒更是為國寶獻出了生命,怎能是區區2億美金能比得了的?

一項絕密工程,2名大師犧牲,3位總理督造,成就4大國寶

四海歡騰

如今,四大國寶已經成為國人的驕傲,四大國寶的傳奇仍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