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最近《无名之辈》这部电影火了。

这部电影可谓是“三无产品”:没有名导坐镇,没有明星阵容,甚至没有大规模的宣发造势,但却连续五日票房霸榜,力压好莱坞大制作《毒液》和《神奇动物在哪里2》,可谓是本月最大黑马。

要说这里面最大的明星,可能就是因为出演《我不是药神》中“黄毛”而备受好评的章宇了。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还出演了胡波导演《大象席地而坐》,这部电影,刚刚拿到了第55届金马奖最佳电影。

章宇在《无名之辈》中所扮演的胡广生则真的让大家产生了这样的意识——又一名演技派的演员,在今年彻底爆发了。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2018年,可谓是他最璀璨的一年。


章宇其人:白纸一样的人物

章宇,原名章鑫,1982年9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

他的演艺经历之简单,只有豆瓣的一句话:演员,《我不是药神》饰演黄毛。

是的,在《我不是药神》之前,大众几乎对他没什么印象。

早年从艺术院校毕业后的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选择去大城市闯荡,而是选择了留在贵州话剧团,这一呆就是三年。

或许,跟他文艺青年的性格特质有关系。

虽然在一战成名的《药神》中扮演的黄毛性格倔强,乖张又凶狠,但章宇在自己的生活里,却有着自己的乐趣。

比如他的微博简介:一个伪大的,呈实的,奸墙的,睾伤的人

比如他在微博里经常写诗: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后来,他来到北京,做心念已久的电影演员,但是在近10年多的从影经历中,多是出演不知名的文艺小众电影,豆瓣评分在2.4到8.1分不等。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入行10年,36岁的章宇才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和爆发期。


我所选择的电影,是需要打动我的

在很多人看来,2018年是他爆发的一年,分别撞上了《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火爆作品,同时,又在《大象席地而坐》中出演了于城。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章宇在胡波导演的《大象席地而坐》中扮演于城

是的,他就这样突然的成功了。

《我不是药神》的巨大成功,让大众瞬间知道了章宇,但却令他感到不适:


因为没预料到,所以《药神》热映的时候,我有很大困扰。手机上的社交软件都炸了,所有的事和人都突然簇拥过来,应接不暇,完全没有防备。微信里可能有10年不联系的人突然冒出来祝贺你,一个很可能是我5岁的时候见过一面的远房表妹,突然出现了,说祝贺,要加我微信。

但他的成功并不是真的如他所说,「捡了角色的便宜,沾了电影的高光」,他是忠于了自己的灵魂。

《药神》的成功,让他片约不断,但他并不像其他演员那样,开始了自己繁忙的邀约出演之旅,而是选择拒绝,他给出的理由很单纯:


如果我自己都无法相信剧本中的那个角色、表演风格就会极不协调,那我就完全没办法演。

但他之所以选择了《无名之辈》,是因为,人物的某些点触动了我。

是的,这就是他所选择电影的坚持——坚持要遇到那些能触动自己灵魂的角色。

在药神之前,他主演的唯一一部电影,是《巧巧》。

在还没有剧本的时候,就和导演聊了聊电影的主题、方向,他清楚的都知道要拍成啥样。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章宇在《巧巧》中饰演一名混混青年李卫

后来,为了找到到片中的主角“李卫”的感觉,章宇化名成了“李卫”到了主拍摄场地一个小破旅馆住了小一个月,在小卖部门口的台球桌打台球,去公共澡堂洗澡,晚上跟那些外来务工的朋友喝点酒。

他选择融入角色,去体验角色的这种代入感。

他因选择自己的内心而选择剧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是他选择了《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以及《大象席地而坐》。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忠于内心,忠于纯粹

章宇选择《无名之辈》,是因为被里面的角色所吸引,在他看来,这个角色是一个稀有物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最后他被现实掌掴或者说被击毙,这个东西触动了我。

是的,章宇其人,本身就是一个忠于纯粹的表演者。

用他自己的话讲,这类在生活中挣扎的角色,想要在困境中迎难而上,打开上升通道革自己的命,很容易被触动。

每天拍戏间隙,章宇就会去小卖部门口的台球桌打台球,在公共澡堂里洗澡,晚上和外来打工的朋友喝酒聊天。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浸泡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章宇第一次觉得找到了自我,他说:“那个恍惚劲儿,好像以前的生活都是我装出来的,是我为了讨好,为了逢迎,为了不让人尴尬,做出了一副嘴脸和姿态,而这个人物才是你真正该有的状态。”

他找到了身处底层世界的共情感。

回望他所有出演的角色,比如2011年开拍却8年都一直没能上映的《手枪》,比如2017年的小制作《巧巧》,以及今年的《药神》,《无名之辈》和《大象席地而坐》,皆是如此。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在深度的潜入到那种共情的世界里,他体会到的是角色,是这个人生活里的苦闷、焦躁、困境和愉悦,跟之前的现实生活中的情绪点都不一样。

身处底层环境的真实感,让章宇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仅仅凭借着11句台词,就能把“黄毛”的人设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酣畅淋漓。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怎么结束,比什么都重要

回忆起在贵州话剧团的3年,章宇并不自责于自己没有早点儿来北京,在他看来,这是三年快乐的时光,因为这三年,我挥洒了自己的热情,也得到了认可,我之所以离开,只是因为我演腻了,而不是因为我先去做演员了。

这样体面的离开,才是最完美的结局,他看重的,则是句号。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这体现在他对待电影的态度就是,真的很拼,很敬业,很热爱。

在《我不是药神》中,他真踹,真摔,真流血,章宇成为了这部戏受伤最多的人。但也因此,这个人物还没怎么开口呢,就慢慢立起来了。

在短短的11句台词中,为了更丰富的展现“黄毛”的内心世界,最为被观众欣赏的,则是他的肢体语言和犀利的眼神。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电影中的最后部分,他想着回家看看父母,头剃好了,车票也买好了,啥都准备好了,却为了药能不被断货,再也回不了家了。

坐在驾驶席上的他,眼里写满了紧张和不安,但对视警察的那一刹,他收起来了不安,换上那果敢坚毅,视死如归的眼神,令人心疼,让人绝望。

正如一位网友说的那样:他在微笑中更是流露出纯真质朴的神情,充满层次的眼神变化,表现出章宇想保护程勇的坚定决心让其暂时战胜了本能的恐惧。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这个句号,画的非常完美。

在拍摄《无名之辈》的时候,章宇不止一次对导演饶晓志提过,他很希望胡广生结局是被乱枪射杀而死,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会是一种完美。

对于死亡的感慨,源于他的好朋友胡波的求死(《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让他心里边有些东西彻底震裂了,也就彻底合不上了。


是谁说过一句话,没有什么比一个恰如其分的句号更直杵人心。

甚至,他连自己的墓志铭都想好了:此地埋有一瓶好酒,如果你掘墓,挖出那瓶酒,在这儿陪我喝一口再走。

蛰伏10年,章宇终于迎来爆发:忠于内心的人,最可贵


对于他来讲,句号打在哪,是一个人修养的问题。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都想要一个完美的人生,一个完满的结局,但是我们却没有他的那种纯粹和坚决。

这或许就是章宇吧,一个表里如一,坚守自己信仰的表演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