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能同時拿幾份offer?

CL岡


在我思想裡,能正式發放offer的對象多傾向於中高層,往往是通過企業或獵頭的獵聘,而且這些崗位的候選人多為在職,屬於騎著驢找驢的那種。同時被幾家企業相中,並被錄用,這並不奇怪。當然,能獲得幾個OFFER的,本身能力、任職資格等也要與企業相匹配。

而其他,應該多為複試通知單,這些對象多傾向於銷售崗位,特別是保險、金融等行業,因為這種行業招聘銷售人員,採用批量式的招募,他們不擔憂流失,因為崗位本身流失率就很大,無法控制。因此在面試的時候,只要願意做的,基本都能錄用。

還有,不要過分相信網絡宣傳,說不定根本沒這回事,只是為了博取眼球。

最後,如果真的想拿到幾份offer,那就需要自己不斷學習、積累經驗,提升專業能力,不久的將來,你定當如願。

奮鬥的小強2018專注於職場疑惑解答,歡迎大家關注。


奮鬥的小強2018


我從找工作的實戰細節來跟你談談:

第一,你的能力沒有什麼談判的餘地

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般來說,每個人打工掙錢,其實憑的就是給公司,給老闆付出勞動,公司、老闆給打工者付勞動報酬。

但是,俗話說360行,行業和職業是非常多的,就算是同一個行業同一個職業,也有不同的勞動情況和報酬情況。

舉例說直接點:當個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和當個街邊門店的總管,都是某個單位的最高管理職位了,但是兩個人的勞動和報酬就差別比較大了。

那麼為什麼有差別,就是第一點所講的能力問題了。管一個上市公司要比管一個門店難度大一些。

那第一點就講明白了,當你的能力不是很大的時候,招聘你的公司就感覺你是個很一般的員工,喊你幾號來你就來,不來我就重新喊個人得了。這個時候你比較聽他的,也就是所謂的沒有談判能力。

第二,你面對的公司可能不是非常正規的平臺

那是不是工資不高的工作,公司都這麼靠喊呢?也不是,很多工資幾千塊錢的工作,公司如果是正規的平臺,也會用offer(錄用通知)這種形式去通知員工,定個日期。

這玩意兒沒什麼神秘的,就像有什麼喜慶日子,發個請柬差不多,把員工上班的時間約定好,大概就說,某某某,你12月25日記得來上班。就這個意思。

一般正規的公司會這樣幹。

中小公司,可能就是靠嘴巴喊就行了,你記得到時候過來,這就成了。


實際工作中,大公司人多錢多,耗得起,就每個流程做得分量足,很多小公司就湊合管用,隨便說說就行了。


最後,怎麼能拿到幾個offer,通過上面這麼說,你就明白了,大公司會定個日期。

譬如,梅倩今天拿到一個大公司的offer,定了日期是12月25日,那離上班時間還有幾十天,她可以再去找工作,一週之內又拿到另外一個大公司的offer,定好是12月30日,這樣不就兩個了嗎?她也可以繼續找,找到最後12月24日,手頭一共7個offer。


這樣她就要考慮到底去哪個公司好!

職場實戰其實不復雜,還挺有趣的吧!


作者:張澤鋒,資深財務實戰派專家,人性管理實戰派專家,2016年出版《坐上財務總監》,2015年出版《起底財務圈》【有合作需求,學習需求,直接點擊關注,發私信給我】案情解說,解除枷鎖,釋放困惑。只講實戰,不講空話。

財務實戰張澤鋒


在面試通過之後,公司會和麵試者協商入職日期,然後發出offer,一般offer裡會記載入職日期以及入職所需資料等等。

offer類似於雙方達成共識的書面協議,您所說的告訴你幾號入職這種口頭協議在法律上是無效的,但一般也不會有公司單方面撕毀口語協議。

面試者如果多面試幾家公司,並且都通過的情況下,就會拿到幾份offer。

正規的,管理流程完善的公司都會發offer。一般小公司喜歡口頭協議。



有趣的日語兔


還不是因為你不夠優秀,如果你足夠優秀,肯定會收到多少。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直接,許多職業傾向於少數優秀的人。

大多數人連一個都很困難,別說多個了。

說到底,這個社會是精英社會,普通老百姓削尖腦袋往上爬,否則機會很少。


盅來瘋噴一會兒



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因為錄用他的這些老闆是有大境界大未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