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家開始收藏藏品了,藝術品行情會越來越好嗎

關注藝術品市場時間越久,對拍賣的高價越習以為常,因為無論怎樣的年景,總會不時出現幾個拍賣新紀錄。在過去一年裡,藝術品拍賣最高價格已經大大超越了此前多年的範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未知領域,它不禁讓人產生疑問: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丨高價拍品現象頻出丨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雖然還處在調整的過程中,整體上,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接近4000億元的水平,拍賣市場的整體規模也基本上穩定在了近600億元左右的規模平臺水平,一大批市場的新業態與藝術品產業業態也在勃然發展。

近幾年藝術品更是不斷刷新成交天價,藝術品高價迭出令藝術市場呈現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一種全球性的現象。

特別在2017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過程中,熱點很多。其中最大的熱點就是改革開放以來,這是拍賣市場過億元成交拍品最多的一個年份。

很多企業家開始收藏藏品了,藝術品行情會越來越好嗎

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傅抱石的《茅山雄姿》

如今億元拍品已成為中國市場的常態。就在2017年,海內外上拍的中國藝術品成交價過億元的共42件,佔據2017年億元拍品的半壁江山。

就春拍而言,中國近現代書畫板塊最火的莫過於傅抱石、黃賓虹、潘天壽這三位藝術家:

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1.87億元成交;

黃賓虹的《黃山湯口》則以3.45億元的價格成交;

潘天壽的《耕罷》以1.5893億成交。

新紀錄無疑的是市場最顯見的風向標,數據更容易讓人信服。

高價拍品的頻繁出現絕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在過去的一年裡,藝術品市場上的兩大強國各自創下了全新的拍賣紀錄,就足以說明問題。

2017年12月,在北京保利史無前例的“震古爍今”專場中,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打破了由其自己保持的亞洲藝術作品的紀錄,新紀錄讓中國終於在全球最昂貴的10件拍品中佔得一席之地。

而達芬奇《救世主》的奇蹟更是震撼了全球,其所引起的波瀾,超過拍賣史上以往的任何一件作品,大大鼓舞了美國乃至全球的拍賣行業,足見其力量。

很多企業家開始收藏藏品了,藝術品行情會越來越好嗎

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丨藝術品高價的主要原因丨

藝術品市場潮起潮落,最牽動人神經的,莫過於價格了。

什麼因素決定了藝術品的價格?其價格又是依據什麼標準來制定的呢?

其實藝術作品最基本的價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包括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並由其所體現的藝術傳承、歷史變遷和審美體驗。

藝術作品往往還具有多種附加值,由於它是特殊的、非標準化的商品,所以很難用經濟學原理上的“勞動價值論”來衡量其價格,更由於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虛幻的精神層面,而非材質的物質層面,因此也很難用成本加利潤的方式來簡單加以判定。

很多企業家開始收藏藏品了,藝術品行情會越來越好嗎

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趙無極《構圖》,1957

對於藝術品來說質量是決定價格的根本因素,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認為品質決定了價格。

正常來說藝術品價格和市場價值持平,但是很多藏品的價值還沒有被開發,所以擁有很大的升值空間,這也是為什麼收藏市場一直都大熱的原因。同時藝術品價值或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很大,藝術品肯定是越稀缺,價格越高。

如上文所提到的達芬奇所著畫作,加上帶有西方所崇尚的宗教意義,作為唯一一幅也是最後一幅可以市場上流通的達芬奇的作品,拍賣出如此高價也不難理解。

很多企業家開始收藏藏品了,藝術品行情會越來越好嗎

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達芬奇《救世主》

另外藝術家自身對藝術品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藝術家的地位可能隨著他的獲獎、個展而急劇上升,成名藝術家的健康狀況對其作品價格影響亦很大。

已故畫家的市場是一個總量恆定的市場,籌碼鎖定性好,價值認定清晰,從投資收益的角度來說,與整個宏觀經濟環境變化有很大關係,與文化藝術領域的政策、制度的制定與落實有關,同時也與作品本身的內在屬性有關。

總體而言,已故畫家的市場體現出“物以稀為貴”的原則。

在世畫家市場是一個常被詬病的市場,在體制、學術和市場的不同語境中,被理解為不同程度的“價格的扭曲”。

因此,與相對穩定的已故畫家市場相比,在世畫家市場是一個波瀾起伏、變數不定的市場。以上這些都有可能成為藝術品拍出高價的原因,具體的藝術品偏向點可能不同。

丨並非藝術品都是天價丨

雖然近年來大眾對當代藝術品受認可程度正在不斷提高,但很多人對藝術品的認識仍然有一些不足或誤讀,特別當天價藝術品的新聞滿天飛時更是對藝術品敬而遠之,但其實並非所有的藝術品都有著如此昂貴的價格。

很多企業家開始收藏藏品了,藝術品行情會越來越好嗎

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北京798藝術區

藝術品市場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一般指畫廊、畫展與畫家工作室,在一級市場流通的藝術品未必都是天價,其中不乏未被髮掘的新興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也是普通消費者能夠承受的。

二級市場,主要指拍賣會與收藏家或藝術機構,其中流通的作品大多是經過多次流動,藝術品經過一級市場的洗禮和鍛鍊才能進入二級市場,是包含了更多資本要素的成熟藝術品,其價格自然非常人所能承擔。

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1997年佳士得拍賣行上的《夢》

收藏不一定是拍到極其昂貴的藝術品才算好的收藏,這都需要大家有一雙會甑別的眼睛,大眾走入藝術收藏絕不是難以企及的事情。

收藏家Ganz夫婦在1941年花7000美金買入的畢加索的作品《夢》,2013年由對沖基金之王Steven Cohen 以1.5億美金接盤,72年間這件作品的價格增長21000多倍。

這說明在藝術收藏時掌握必要的信息和善於欣賞思考也一樣能花少量的錢得到有價值的藝術品,藝術品的高價是藝術品的價值被完全挖掘之後產生的,你可以做的就是不斷探尋未知的“寶藏”。

很多企業家開始收藏藏品了,藝術品行情會越來越好嗎

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宮津大輔與草間彌生作品

丨大眾藝術品消費時代來臨丨

我國目前在大力提倡“文化強國”的文化戰略思想,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普通大眾對藝術品開始有所關注,對藝術品的需求也逐漸增強。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的出現,為藝術消費搭建起經營平臺。加之近幾年線上拍賣的快速起步發展,幾股合力共同加速了大眾藝術品消費時代的到來。

中國藝術市場中的大眾藝術品消費的興起,是伴隨著幾次收藏高潮的發展而興盛起來的,加之近幾年藝術金融的有力推動,原本處於藝術市場最底端的大眾藝術品消費,逐漸成為一種不可小覷的市場力量。

國內目前藝術品市場的購買力結構正變得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健康。全民搞收藏,大眾消費乃當今收藏之大勢。藝術收藏並非富人的專利,普通工薪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水平選擇性收藏。

很多企業家開始收藏藏品了,藝術品行情會越來越好嗎

藝術品會越來越貴嗎?

與西方藝術市場發展相比較,我國藝術市場雖然發展迅速,但是購買人的水平還遠遠低於西方藝術品消費者的水平。

因此,藝術消費市場和藝術電商的產生是必然的,他們一方面讓藝術品走進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是藝術家們希望借藝術品讓人人都懂“藝術”。

儘管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億元時代已經來臨,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文化經濟發展,大眾消費升級和對高品質文化生活都有旺盛的需求。

藝術品消費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或許會成為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未來轉型的重要力量。市場會改變過去以收藏或投資為主要屬性的狀況。相信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將進入到一個具有廣泛參與度的大眾性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