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她的抱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城区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几百载风雨沧桑,兴衰荣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广东要争取再出一个深圳! 谁会成为另一个“深圳”?正值汕头领导班子换届,汕头如果能建成华侨移民城市,那么是否能恢复甚至超越之前的繁荣呢?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小公园百货大楼。小公园中央的“中山纪念亭”,始建于一九三四年。摄于1950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1950年代的汕头小公园和百货大楼(原南生公司)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小公园位于汕头老市区中心,是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标志,也是汕头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图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汕头小公园景观。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战时市内多幢建筑皆于屋顶上铺设防空网,右边大楼为当年小公园的南生公司(即后来的百货大楼)。属日军《汕头所见》系列明信片中一幅。日本名所图绘社印行于1940年代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市安平路”花纱布公司”。约1950年代照片。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位于今大华路的日本领事馆新馆舍,于一九二二年(大正十一年)九月正式竣工。一九二○年代明信片,属于汕头日本人会俱乐部所发行的《汕头风景》系列明信片中的一幅。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日本驻汕领事馆新馆舍。1920年代明信片,日本大阪神田原色印刷所印行。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市国平路”纺织品大楼”。约1950年代照片。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汕头市人民广场:广场北部中央设置主席台;两侧有大型毛主席语录牌;西面工人文化宫影剧院。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早晨,市民群众在人民广场主席台前打太极拳锻炼身体。摄于1980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民广场上,青年们正在进行体育活动——打排球。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海滨路观海长廊初建成的景观。摄于1987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市工商业联合会原址。今已拆。汕头市工商业联合会(简称“汕头市工商联”)正式成立于一九五三年,现又称“汕头市总商会”。约上世纪50年代照片。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位于居平路的“汕头大旅社”,曾经是全汕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如今已成了矮子。摄于1950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民族路筑建于1926年,原名新马路,为宣扬“三民主义”改名为民族路。1949年解放军由民族路进入汕头市区,文革期间因而改称解放大道,图示红卫兵在民族路钉挂“解放大道”新路牌。1980年恢复原名民族路。摄于1966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上世纪50年代的民族路。照片中圆柱形建筑为新加坡虎标万金油老板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于一九三三年在汕头所建的“永安堂制药厂”旧址。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民族路两侧一幢幢柱廊式的“骑楼”商铺,极富南洋情调,乍看之下,宛如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的“五脚基”。约50年代照片。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解放初期市区原有的光华桥,当时为木结构。1964年1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承台T型梁结构。摄于1961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潮汕路杏花旅社楼顶眺望解放桥至老市区的景象。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原名“榕耀桥”,原是潮汕铁路公司临时搭架的梭船活动浮桥,1935年改为钢木结构桥梁。因为是潮汕铁路公司所建,因此以该公司主事人张榕轩、张耀轩兄弟之名各取一字组成桥名。该桥1966年动工改建,1967年建成,改名“解放大桥”。摄于1980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榕耀桥(解放桥前身) 摄于1965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此楼原为汕头开埠后潮海关税务司公馆,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拆除改建为礐石小学。摄于1986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双龙拱珠”——1998年9月礐石大桥工程建设合拢前夕的雄姿。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美国浸信会是战前在汕头进行传教活动的另一个外国宗教组织。图示浸信会建于礐石的会址,左下方为该会礼拜堂。1910年代明信片,汕头美璋照相印制。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1900年代礐石的风景明信片,汕头美璋照相印制。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位于小公园一带的“四永一升平”,为老汕头举足轻重的商业中心,所谓“四永”,指的是永安、永和、永兴和永泰四条街,一升平,就是指升平路。1920年代明信片。日本印制,出版者不详。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早年升平路的景观。抗日战争前,整个汕头城市约有大小商行、店铺三千多家,其中“四永一升平”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1920年代明信片。日本印制,出版者不详。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日军入侵汕头后,升平路天后宫前被炸场面。抗日战争时期 1939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新华电影院地处外马路与利安路转弯角,此处原为一片菜园,后由中央戏院的股东合资购买及建设。1949年4月动工,1950的4月1日开业。曾是汕头地标性建筑,现已拆除重建为新华购书长廊。摄于1974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老建筑,其大门顶部为半圆拱形,大门两边有四根圆柱,威严壮观,顶层有两个像棺材一样的建筑造型,寓“官”和“财”的吉祥之意。此照片摄于拆除前夕。摄于1997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市政府的办公大楼建成于1930年,作为国民党市政府的办公场所。一直是汕头市行政领导中心。1949年,汕头市解放,汕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这里接管汕头市国民党政府各工作机构。1950年3月,汕头市人民政府成立后,市行政领导中心设在这里。直至1996年被拆除重建。摄于1995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1966年8月27日,汕头市在外马路新华电影院前召开“支持红卫兵小将扫除‘四旧’街道命名大会”。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存心善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公元1899年),是一组三座并列相连的庙堂式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地方建筑传统艺术的结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严重破坏,现原址仅存部分木雕、石刻。图示1966年8月,红卫兵破“四旧”捣毁存心善堂屋顶所谓“旧文化”工艺装饰。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1965年,汕头市区原有木结构光华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永久性桥梁竣工。图为该年8月15日举行的通车典礼。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1965年,汕头市区原有木结构光华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永久性桥梁竣工。图为该年8月15日举行的通车典礼的情况。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西堤渡车码头在西堤路南端,在抗战前已出现,是汕头市区对外交通的咽喉。1999年6月停止渡运,但仍被省政府、省军区列为战备渡口。图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汕头西堤渡车码头的景观。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1920年代的永平路,但见商店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像。日本明信片,出版者不详。图中注明“永平马路”。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日本台湾银行是日本占领台湾后,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台北所创立的一家皇家特许银行。台湾银行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汕头成立支行,占地面积约405㎡,为三层的欧陆式建筑。汕头美璋照相印制于1900年代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市在中山公园大同戏院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图示欢送大会主席台。摄于1965年

40张罕见汕头老照片,曾繁华辉煌车水马龙,南中国的十里洋场!

汕头市在中山公园大同戏院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图示大同竹篷棚戏院内,将要下乡海南的知青们胸挂红花,意气风发。摄于196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