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時怎樣才能鬆而不懈?

leona518


太極拳難練的原因就是沒有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參照體系,只說了很多概念和感覺,讓大部分練習者無法知道對錯。太極拳的松其實每個人在平常都能做到,只是在不注意的時候你的任何動作都是松,走路都是,只有下肢行走支撐協調發力,腰部以上任何部位都是松的狀態。

首先這個松的目的是為了放鬆肌肉,第二,讓全身骨架在做每個動作的時候都不會超過擊打角度,因為這個角度一旦破壞,太極拳的結構力就失去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太極拳要盤架子的原因,但是我個人是不喜歡打架子的,因為這種練法太慢,很難出功夫。我個人是採取的其他方法練習太極勁路和身法步。

如果要檢驗是否松的合適,松而不懈,我有幾個指標給大家參考。這個方法用來做防守體態的靜態受力測試。隨便做個動作出來,定型不動,然後讓人在你的攻擊點對你施加力量往腿對應的方向推,如果松的到位,那麼可以承受相當大的力量而不動。這樣就松到位了,因為骨架起作用了,肌肉也沒有參與太多。如果是懈,那麼一推就散,如果是肌肉使力,基本堅持不了幾秒而且會發抖,只有松透了,動作角度合理,骨架就正確,可以承受很大很久的力量而不垮掉。

這就是我個人制定的太極動作的考核指標,不用管什麼動作形態,只要扛住對方的力,就是對的動作,松的到位。不信大家可以試試,隨便找個練太極拳的,讓他打個架式,定住後給他發力,扛得住就對了,只要一推就散的,無論動作做的多飄逸,那都是懈。只能當太極操,不是太極拳。因為單純的太極拳架很難練出內家功夫,不是說拳架不該打,而是僅靠拳架能領悟太極原理的人太少了。太極拳的基本功並非拳架。還有太多訓練方法沒有人傳授。那些方法才是真正的功力訓練,練好了打拳架,隨便動都是對的。不用像搞雕刻一樣來捏架子。太極拳本身就是一個協調運動,而且目的就是為了在極高速度下能夠防守對方和攻擊對方。現在的人只知道在極慢狀態下動一動,還一練幾十年,神經都練遲鈍了,還怎麼應對別人高速襲擊。把慢練成了本能的功夫,本身就是錯誤。

一句話,真正練出太極功夫的人,平常練習的都不是拳架,但是打出的拳架都是對的,在用拳架教你折騰你而已。拳架是有了功夫的人用來平時活動一下,養養氣血的。因為他身上已經有了功底,一般的人什麼都沒有,練的拳架也不對,搞不好還怪身體。


太子丹69557992


松而不懈是柔!說柔你就明白了吧?就像有彈性的白蠟杆子,這才叫柔!

這個柔字,你可以看看怎麼寫的!上面是個矛,下面是個木字!所以柔是有彈性有韌性能出剛勁,這就對了!


現在,大多練太極拳的軟不拉塌的,以為這就是松,這就是柔,真大真的動手,你還不如普通人反應快呢!

松是為了出柔勁,出整勁,松不是目的,是手段!是方法,但是丟了節節貫穿,上下相隨,丟了整體骨架,那麼根本出不來柔勁剛勁,這樣的太極拳就是太極操,連最起碼的養生效果都達不到!


更不要幻想著出功夫能技擊實戰了,練了一輩子手無縛雞之力,還不如跑跑步健身呢!

怎麼練,樁功,單式,套路,抖大杆子等等都必須下功夫練習,每天練半個小時想出功夫,門的沒有!現在多數練太極拳的都是臆想,理論家,慢慢吞吞比劃一下還想技擊實戰,快一點都沒了太極拳的味道了!剩下的也只能表演了,練練套路!


九五太極養生


練太極拳時怎樣才能松而不懈?

練太極拳要做到松而不懈,必須在形松意緊上下功夫。更要注重練太極拳時的松,柔。太極拳是一項圓潤,輕靈,鬆柔的全身運動。練習太極拳首先要學會形體上的放鬆,只有全身放鬆,自然呼吸的平衡,才能取得在練習太極拳時的松而不懈的成功。在放鬆上下功夫,太極拳的放鬆,它就是形松意緊。太極拳講究的是以意練形,一鬆十緊,松與緊的

相亙配合,虛與實的融入太極拳架中的特殊訓練方法。意念與形體二唯空間的配比平衡,它才能把太極拳的松與緊展現出來,松與緊是太極拳行拳走勢上的配合恰到好處。它必須融入意念與呼吸的整合,才能體現太極拳的松而不懈,這也就是太極拳並非只

講究放鬆,它還特別注重緊,剛猛的吋勁,抖力的功夫修練。形松意緊它練的就是太極拳的獨特的,四兩撥千斤的勁力。

太極拳的松,先從呼吸上的放鬆開始調整,正常人從靜止狀態進入動作狀態容易讓呼吸變得急促

,紊亂,不容易控制自然呼吸時的輕,勻,緩,松。太極拳的松,訓練的是呼吸與形體動作的配合,同時強調松而不懈,通俗的理解是在放鬆的同時,還必須要有緊的意思槪念存在,松而不懈,才是太極拳松的最高境界。

形松意緊是太極拳的最基本鍛練法則,如何做到它。就必須養成良好的太極拳的鍛練方法。形松意緊是貫穿在整套太極拳中的拳架行拳走勢上的展現。從太極拳的起勢開始,就要不斷的用意念來調整形體在拳式構架上的微小細節。太極拳在行拳時有一整套的從上到下的形松意緊的訓練調整。中正安舒,立身中正講究的是太極拳對頭部上身的要求,它要求頭頂懸勁,下頜微收,上身正直,不能有左歪右斜的形體上的誇張動作的存在感。提肛吊肚是太極拳開胯圓襠的訓練大法,它還必須與雙腳掌的十趾微微抓地緊密配合,更能彰顯太極拳的邁步與貓行的韻味。沉肩墜肘,含肩拔背,坐腕,展掌,松指..,這一系列太極拳中的訓練方法,融入在平時太極拳的修練中,它展現的是太極拳形松意緊的緊,在太極拳演練時緊與松,虛與實,開與合,都與太極拳的陰陽平衡有關聯。只有平時對太極拳的細節修練刻意去追求它,才能做到打太極拳時的松而不懈,才能把太極拳的形松意緊做到位。這就是我對練太極拳時怎樣才能松而不懈的回答。歡迎點評。





小天使FB


我練了幾年傳統太極拳,我冒昧來解釋一下松不懈的問題。

現在好多人一鬆就懈,那是為啥,因為那根本不是松就是懈。松是身體的一種狀態,只有鬆了,氣血才通達。如果硬邦邦的行氣血是很難的,在放鬆狀態下把血管按扁,氣血流通狀態一定比松的狀態差很多。所以松就是這個目的,如何練松,我的建議看4-6歲小朋友,看看他們松的時候懈嗎,我敢說只要孩子沒毛病,他們松的時候絕對不懈,再看看小孩子的發力,你就會明白一些。

接下來再說說這個不懈的問題。其實從小孩身上可以看出的,不懈就是要有內力,即松又要有內力是太極拳練習者必須要達到的境界,這也就是很多太極高手練拳不讓怒勁練拳的道理。那這個不懈怎樣做到涉及的內容就多了,比如內三合外三合等等,其實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整勁,好多人都說整勁,啥叫整勁,答案還是看孩子,小朋友推人的時候不是用手的,而是調動全身的力氣,這就是整勁。

手機碼字,喜歡關注,謝謝!


考試石磊


小編回答你太極拳松而不懈的練法,就是天天松練,柔練,慢練,均練,達到松而不懈的效果。動作與意念也有來去。用道家意念去修煉的,是內丹修煉法。

太極拳為什麼要慢打,一個開合,怎麼去練好一個開合,大有文章可做。當你到了這個層次,就知道了它的真相。一個深長呼吸,就是在運勁,在摧勁,這樣的運勁,摧勁,遠比嘿嘿聲發勁好,它又柔又剛,內氣隨意念運行著,就是一個開合,一個收放,一個呼吸,一個虛實,一個陰陽。這就是在修煉太極陰陽勁,就是太極內勁。發勁!你沒有真正的內氣內勁,發什麼勁。作弄,誤導。有強大的內勁的人,意就可以傷人。太極拳本來就是內家拳,意拳,養生拳,這樣買弄的招勢少一點好一點。很多人練功,打太極拳都想找捷徑,但捷徑放在前面,就是看不到,不認識,沒緣分,這就是悟性,在練功中慢慢的分清,道家,佛家,儒家,醫家,武家的功法。單佛家功中有千萬種方法修行,當然道家功法修煉也就更多了。小編回答完畢。


俗居寒青夜


這個問題實際上用一句話就可以回答:時刻領會並且做到每一式其中的技擊要義即可。

很多去探討太極拳的動作的時候,往往是從每一個動作的路線,要領,以及細節,次序,身體形態等等方面去說的,這樣可以說出一大堆的動作注意事項,但其實這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問題上就錯了。

比方說在練拳的時候打出來的每一招每一式的姿態,實際在實戰對抗狀態下,它的動作姿態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對手不是空氣,一定會有對抗會有阻礙,那麼實際上在練拳時候原本毫無阻礙完成的動作,在真正的交手當中,就不會那麼順暢的完成。但恰恰是這個情況之下,才是檢驗真正功夫程度的時候,所有的所謂鬆柔,所謂一氣貫通,等等這些掛在嘴皮子上面耳熟能詳的要領口訣,只有在真正的對抗交手當中才具有實際的意義。

這也很像佛教說的著相的問題,如果不真的明白本質上面的“性”只去研究那些“相”,那麼說來說去,肯定是虛妄。

所以說其實要在“練”太極拳的過程當中能過做到“要領”,就一定是需要首先有每一個動作的技擊要義的清晰認識。而如果要有清晰認識,就一定需要有實踐的切身體會。

所以要想真的掌握太極拳,絕對離不開實踐對抗的練習,只說拳架,一輩子沒有真正交過手的太極拳練習者,也是不可能真的做到掌握太極拳的。現如今很多被“打假”,被“揭露”的太極“大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劍客浪心2017


人在做不熟悉的運動的時候都會僵硬,原因就是被動肌參與太多,等你熟練以後,被動肌放鬆以後你就不僵硬了,其實也就是鬆了,松其實就是松被動肌,而如果主動肌也放鬆的話,自然就懈了。

剛學太極的時候不緊是不可能的,所以師傅教練都儘量不讓你出力,目的就是讓你形成正確的運動軌跡,初學者力求開展,展就是一個松被動肌、同時讓主動肌蓄力的過程,日子久了自然就形成力了,只是武術把沒有經過鍛鍊的力稱為蠻力拙力,而經過練習的力稱呼為勁,所以不用力不等於不用勁,老拳師在說鬆緊的時候說的是陰陽,比如陰面極力松陽面極力緊等等,避免懈的原則就是開展,緊張是本能,人一緊張都是往回縮的,而松靠練習,只有千錘百煉,熟能生巧之後,自然就鬆了,但是方法一定要正確,如果方法錯誤,練一輩子也是重複錯誤,是不可能做到松的,入門引路靠師授,沒有明師指點很容易進入誤區,太極易學難精,能找到一個明白師傅就是福氣,真正能入門能身體健康就受益無窮了。


寧靜致遠2386822537


唔,關於太極拳,按要求與軌跡只能說是創立大極拳的祖師閒來沒事隨便揮灑幾招而已,養養身子。呵呵,那些徒子徒孫卻沒有祖師的雄渾內功運化於招式,不能從而達到摧勁運化天人合一的境界,沐浴在罡氣之中,譁,碰過來的若非同一境界即彈開。動你手實屬小兒科,現在人打太極拳實在這個心理,引練太極拳為榮,心理是對的卻事與願違原因就在於此。呵呵。


如是173795732


“松而不懈”是基礎要求。“松”什麼,“不懈”什麼?需要明確。

簡單地說,骨正肉鬆。即,骨架要中正,肌肉臟腑要放鬆。運動時,保持肌肉放鬆,也就是“不用力”,骨架在各關節最佳受力範圍內運動,也就是“頂頭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落胯”等身法。這需要對骨骼、關節有一定認識,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做到,但這是基礎的基礎,沒有這個,就沒有後面的高屋建瓴。


自律利他


感謝提問。如果你已經知道松的重要,那去研究一下松的同時哪些部位要緊。有松同時有緊才符合太極陰陽。如同“掂”,要掂到恰到好處,就必須充分把握松和緊的分寸。孤陋寡聞,讀者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