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残志坚,让20多万台小家电“起死回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在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十里庙社区岳西路上,一家只有6平方米的家电修理铺里,残疾人王俊在不停地忙碌着,居民送来一台广场舞的音响,简单说出音响大致的故障后,王俊很快就判断出故障的原因,几分钟,家电修好了。

一上午的时间里,王俊帮助居民修好了7、8台小家电,每台收费5元、10元,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他从事家电维修20年来,他让20多万台小家电“起死回生”,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家电医生”。

身残志坚,最爱“折腾”家电

王俊从小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左腿残疾,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上技校,学习家电维修知识。

“就是喜欢折腾家电。”技校毕业后,王俊又先后外出拜师学艺,买书自学,渐渐地,各种普通家电他都能够进行“手术”。

1998年,王俊在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岳西路上开了一家家电修理铺,由于他个性开朗随和,人缘好,加上收费合理,技术过硬,口碑好,附近的居民都乐于将电器送到他那维修。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即使子女丢弃不要的坏家电、台扇、电饭锅、收录机等,总想花点小钱,修修再用。”王俊告诉记者,修理这种家电不仅费时、费事,零部件有的很难买到,只能自己重新加工,很多家电维修部都不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20年来,王俊让20多万台小家电“起死回生”,“能帮助一点就尽力帮助一点,只要有需求,就应该多提供便捷的服务,也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啊!”

继续坚守,居民满意是最大“快乐”

在王俊修理家电的过程中,他还经常帮助残疾人,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等。

由于电视机、电冰箱搬起来都特别费劲,为方便居民,王俊买了一辆旧摩托车代步,提供上门服务,只要居民打来电话,他就上门维修,而且维修费合理,遇到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王俊只收取材料费。

“对于残疾人来说,爬楼梯虽然艰难,但是听到市民家电修好后的一声‘谢谢’,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王俊记得,一天晚上十点多,家住岳西新村的刘大爷发现家里唯一一台电风扇不转了,热得不能入睡,当接到电话后不到10分钟,王俊就赶到刘大爷家中,几分钟就修好了,王俊只收了刘大爷5元的零件费。

20年来,王俊义务为500多户困难家庭免费维修家电,“我是个残疾人,曾经得到不少人的帮助,能凭手艺帮人做点事,我很快乐。”

如今,家电维修行业如今日渐式微,王俊也曾招过工人,收过学徒,但年轻人最终都没有坚持下来。“年轻人不愿意走进这个行业,从事多年的家电维修人员也纷纷转业,想找到愿意从事家电维修的年轻人已经很难了。。”

尽管很少人走进家电维修的行业,当王俊仍然选择坚守,因为他说,居民的满意,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刘亚萍 葛宜年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沈娟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