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皮疙瘩系列一:歷史上的驚人巧合,難道冥冥中真有輪迴?

【此篇為歷史雞皮疙瘩系列第一篇。歡迎關注,山海史經】

中國歷史浩浩蕩蕩數千年,這片土地分分合合,豪傑英雄層出不窮,但在這歷史長河中,卻發生了一些令人細思極恐的巧合!是冥冥中自有輪迴,還是純粹歷史的偶然?恐怕永遠沒有答案,只能讓人感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巧合一:秦亡於“胡”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將天下一統的皇帝,豐功偉績,彪炳史冊。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秦始皇,希冀他的江山能傳二世三世至於萬世,故稱帝號為秦始皇。他自己非常長生不死,以永享富貴。於是,他遍遣天下方士,尋訪仙人不死之藥。其中一個燕國姓盧的人,被排入海求仙回來,說得到一本占卜的書,上面寫著:“亡秦者,胡也。”古代的胡,是指胡人,北方少數民族,以遊牧為主。於是始皇帝便派遣將軍蒙恬率兵三十萬去攻打胡人,奪取了黃河以南的土地,將胡人驅趕到更遠的地方。

雞皮疙瘩系列一:歷史上的驚人巧合,難道冥冥中真有輪迴?

秦始皇

然而,秦始皇后來外出巡視天下期間,身染重病,臨前傳召要大兒子扶蘇繼位。但陪同的巡視的丞相李斯和太監趙高合謀,逆改遺詔,任命生前比較受秦始皇喜愛又比較好掌控的年僅10歲的胡亥繼位。胡亥繼位後,為了鞏固政權,極其殘忍的將秦始皇的其它子女,自己的兄弟姐妹幾乎屠戮殆盡,同時將不利於統治的前朝功勳老臣和宗室貴戚也趕盡殺絕。同時,對老百姓進行極為殘酷的統治,修秦始皇陵寢,宮殿、長城等都是耗費巨大的工程,逼的老百姓走頭無路,最終以陳勝、吳廣為代表的農民揭竿而起,推翻暴秦。秦始皇極其先祖幾世代兢兢業業成就的霸業,短短三年時間,就亡於胡亥之手。恰巧,應了那句“亡秦者,胡也。”

巧合二:劉邦興於斬白蛇,而漢亡於“蟒”

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做沛縣亭長的時候,為縣裡押送一批農民去驪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劉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驪山也會被按罪被殺,不如干脆把他們都放了,並且對他們說:“你們都走吧,我從此也要逃跑了。”這些農民中願意跟隨劉邦的有十多個。

劉邦帶領起義隊伍前進時候,前面的人回來說:“前面有一條大蛇擋路,我們還是回去吧”。劉邦趁著酒勁說:“大丈夫獨步天下有什麼害怕的!”於是走到前面拔劍將蛇斬斷。蛇從正中間被分為兩段。走了幾里地,劉邦醉得倒下睡著了。劉邦隊伍中走在後面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一個老太太在路邊連夜放聲啼哭。問她為什麼這樣傷心,說:“我兒子被人殺了,所以痛哭”。問她兒子為什麼被殺,說:“我兒子是白帝之子,變成蛇橫在路上,被赤帝之子殺了,所以我很傷心”。人們以為她胡說八道,想打她,這個老太太突然不見了。這就是劉邦斬白蛇起義的故事。

雞皮疙瘩系列一:歷史上的驚人巧合,難道冥冥中真有輪迴?

劉邦斬白蛇

巧合的是,200年之後出了漢朝一個外戚王莽(諧音亡蟒),統攬朝綱,他是漢元帝王皇后的侄子。漢平帝駕崩後,王莽立漢宣帝兩歲的玄孫廣陵侯子嬰為皇太子,並改名曰“孺子”,史稱“孺子嬰”。不久他就“順符命,去漢號”,篡權改國號為“新”。後世傳說,王莽就是那條社來尋仇的。

巧合三:秦、隋怎麼看著都像是一個朝代?

秦朝和隋朝有著驚人的相似,細數起來,幾乎會讓人懷疑這是整個朝代輪迴了一次麼?相似的地方如此之多:

都屬於短命王朝,都是二世而亡,秦王朝只傳了秦始皇和胡亥兩朝,隋朝只傳了楊堅和楊廣兩朝;

其後都緊跟著一個非常強盛長久的王朝,所以中國人喜歡連著說秦漢與隋唐;

秦朝和隋朝都是結束了此前的諸侯混戰或動盪社會,秦朝結束春秋戰國500多年的紛爭紛爭,隋朝則結束了南北朝160餘年的混戰,使中國完成一統;

秦朝和隋朝都遭遇強大北方草原民族的競爭並最終克服,秦朝是匈奴,隋朝是突厥;

秦朝設立郡縣制,施行察舉制,建立三公九卿的中央集權制度,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推翻秦朝的漢朝完整的繼承了秦朝的各種政治經濟軍事制度,隋設立三省六部制、初步建立了官制、法制,並且施行科舉制,為以後的歷朝歷代做出了貢獻,而隋後的唐朝也完整的繼承了隋朝的各種治國政策方針;

雞皮疙瘩系列一:歷史上的驚人巧合,難道冥冥中真有輪迴?

長城

都因為修建對當世巨大手筆的工程,並傳之於世,讓後世收益無窮,秦朝修建長城,隋朝修建大運河,這兩大工程都徵民用兵無數,對國力消耗甚大,但如今都變成了中華民族巨大成就的標誌性工程,而為世界所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