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林彪齊名的毛澤東愛將伍中豪

與林彪齊名的毛澤東愛將伍中豪

伍中豪唯一存照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王爾琢、林彪、伍中豪、張子清、黃公略,被稱為毛澤東手下的“五虎將”。其中王爾琢、伍中豪、張子清、黃公略4人都在慘烈的革命戰爭中犧牲了,只有林彪從戰火硝煙中走到了新中國成立的莊嚴時刻,併成了共和國的元帥。伍中豪從1926年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擔任軍事教官起,一直追隨在毛澤東身邊,參加了秋收起義、三灣改編以及各次反“進剿”鬥爭,深受毛澤東喜愛和器重,是早期紅軍部隊最重要的將領之一。曾和伍中豪一起工作過的譚震林曾多次提到,如果伍中豪不犧牲,絕對是和林彪平起平坐的元帥。

北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黃埔軍校,何應欽邀請他畢業後作自己的副官。廣州農講所,他結識了毛澤東,成為毛堅定的追隨者。

伍中豪,原名昭莽。1905年2月17日生於湖南耒陽縣伍家村。1922年秋考人北京大學,不久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以優異的成績從北京大學畢業,以後毛澤東多次向別人介紹說,這是北京大學畢業的大秀才啊。

伍中豪北大畢業後,回到家鄉參加革命活動,參與了建立耒陽縣第一個黨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1924年,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同年5月,黃埔軍校創辦,大批共產黨人進入軍校工作、學習。1925年初,由陳獨秀、毛澤東聯署,中央發表了第62號公告,要求各地迅速選派黨、團員前來廣州,報考黃埔軍校。

當時黃埔四期預招新生3000人。伍中豪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南下廣州,順利地被黃埔軍校教務處錄取,編人步科第二團學習。他的同班同學就有後來在孟良崮戰役中斃命的國民黨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以及許多國共著名將領。林彪也是黃埔四期生,與伍中豪同在一個團,不過林彪在黃埔期間成績平平,政治上也不活躍,與伍中豪在軍校的表現大相徑庭。伍以其卓而不凡的思維能力,雄辯的口才,成為黃埔四期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總教官兼教導一團團長何應欽說,一旦伍中豪畢業,便請他做自己的副官。

在黃埔軍校近一年的學習期間,伍中豪如魚得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最後以全團第二名的成績從黃埔軍校畢業。中國共產黨對這位優秀黨員非常關注,他一畢業,組織上就找他談話,派他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擔任軍事教官。在這裡,他結識了毛澤東,這影響了他以後的人生。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是中共創辦的一所培養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1926年5月,毛澤東主辦了第六屆講習所,並親任所長。這屆與過去不同的是,毛澤東特別注重軍事訓練,在《規約》中赫然寫著,“為將來發展農民武裝起見,所以要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因此,毛澤東對擔任軍事教官的伍中豪十分賞識,經常與他談心,有時共睡一床,抵足而眠,暢談時局,通宵達旦。從毛澤東那裡,伍中豪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前途、命運與希望。毛、伍都生性幽默、開朗,性格相投,毛澤東十分喜歡這位比自己小12歲的湖南同鄉。伍中豪也十分佩服毛澤東對時局的透徹分析和那種叱吒風雲的氣魄,他誠懇地對毛澤東說:我這一生跟定你了!

“霹靂一聲暴動”。伍中豪用駁殼槍指著餘灑度的腦袋,要他服從毛澤東的指揮。盧德銘犧牲後,伍中豪成為毛澤東手下第一“大將”。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伍中豪擔任第四軍十二師連長,隨軍進入湖南。不久重返耒陽開展農民運動。1927年“馬日事變”後赴武漢,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十二連連長,團長為盧德銘,這個團成為湘贛秋收起義的主力。

1927年9月,在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的領導下,震動全國的湘贛秋收起義爆發。伍中豪和毛澤東又見面了,成為毛澤東手下的一員戰將,擔任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三營營長。由於敵眾我寡,力量懸殊,起義部隊嚴重受挫,毛澤東當機立斷,下令各路起義軍停止進攻,退到瀏陽文家市集中。

9月19日,毛澤東在文家市召開起義部隊營以上幹部會議,他分析了當前的形勢,主張改變原定攻打長沙的計劃,向敵人統治薄弱的羅霄山脈進軍。毛的主張,遭到師長餘灑度、副師長餘賁民的強烈反對,雙方為此爭執不下。餘賁民甚至揚言,如果毛是他的兵,他就要把毛槍斃。此時,參加會議的伍中豪怒火中燒,拍案而起,用駁殼槍指著餘灑度的腦袋,要他服從毛澤東的指揮。擔任起義總指揮的盧德銘亦贊同毛澤東的主張,對決議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與林彪齊名的毛澤東愛將伍中豪

秋收起義

工農革命軍離開文家市後,沿著湘贛兩省邊界,跋山涉水,一路風塵,9月25日,在毛澤東指揮下,一舉攻克了蓮花縣城。但由於情況不明,遭到敵人圍攻,盧德銘在掩護部隊撤退時壯烈犧牲,起義部隊撤到永新縣三灣村。部隊到達三灣的當晚,毛澤東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史稱“三灣改編”。毛澤東首先砍掉了師的建制,將部隊整編為一個團,下轄兩個營及特務連等,並在連以上單位建立黨支部,設立黨代表。毛澤東任命伍中豪為第一營營長,原來的團長員一民擔任副營長。員為此牢騷滿腹,伍中豪以大局為重,主動找到毛澤東,要求把自己降為副職,毛澤東聽從了伍中豪的意見,任命他為三營副營長,後升任為營長。後來團長陳浩、參謀長韓莊劍先後投敵,員一民受傷不知去向,待到井岡山時,伍中豪成為毛澤東手下第一“大將”。

跟隨毛澤東參加秋收起義,上井岡山,最後到革命勝利,倖存下來的不是很多,倖存者大多成了共和國的元帥、將軍。如當時任連黨代表的羅榮桓成了共和國的元帥,任連文書的譚政成了大將,任連排長的張宗遜、陳伯鈞成了上將,任班長的賴毅、楊梅生也成了共和國中將。

茶陵突圍,毛澤東緊緊握著伍中豪的手,親切地說:“豪子,你救下了我們革命的火種呀!”三打龍巖.伍中豪純熟的軍事指揮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秋收起義部隊積極開創湘贛邊界革命根據地。1927年11月,起義部隊攻克了茶陵縣城,成立了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譚震林任政府主席。12月下旬,國民黨反動勢力吳尚師部糾集地方武裝向茶陵反撲,茶陵縣陷於團團包圍之中,情況十分危急。然而,擔任工農革命軍團長的陳浩等人,革命意志不堅定,關鍵時刻起了投敵叛變之心,他們秘密派人找吳尚師,想陣前倒戈。時任三營營長的伍中豪機警地意識到情況不對頭,他半路將陳浩等人投敵的密件截獲,立即送給毛澤東,毛澤東十分震驚,當機立斷,將陳浩等人抓捕處決。然後率部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事後,毛澤東緊緊握著伍中豪的手,親切地說:“豪子,你救下了我們革命的火種呀!”

1927年底及1928年初,毛澤東利用統治階級內部發生新的鬥爭,軍閥部隊紛紛北調,湘贛邊界空虛這一有利時機,繼續擴建紅色根據地,先後收復遂川、寧岡、永新等5個縣城,並對袁文才、王佐率領的農民武裝進行了改造,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進剿”,初步形成了以寧岡為中心的湘贛邊界革命根據地。其中在攻打寧岡的戰鬥中,伍中豪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1928年2月,伍中豪率領一個營加兩個連的兵力,秘密將縣城圍住,然後用引蛇出洞的方法,一舉將敵全殲,並俘獲了縣長張開陽,全殲敵軍一個團1200多人,首開我軍一戰殲敵一個團的戰例,毛澤東對伍中豪更加器重。

1928年4月,朱、毛於寧岡壟市會師後,成立紅四軍,下設三個師(後改為四個團),伍中豪被任命為三十一團團長,率部900餘人,在全軍所有團中人數最多,和後來林彪帶領的二十八團,成為紅軍兩大主力團。

1928年冬,井岡山地區出現了少有的寒冷,人冬以來的幾場大雪,鋪天蓋地,一層又一層,把個井岡山裹得嚴嚴實實。11月初,國民黨新軍閥間戰爭暫時停息,蔣介石便迫不及待調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隊25個團近3萬人分5路向井岡山根據地發動“會剿”。大兵壓境,井岡山的經濟在敵人的嚴密封鎖下又存在著極大困難。怎麼辦?1929年1月4日,毛澤東在寧岡主持召開了團以上幹部聯席會議。會上,紅軍向何處轉移發展成了爭論的焦點,大家意見很不一致,分歧較大。有的主張向贛東發展,有的主張向贛北發展,有的甚至主張向湘南去發展。伍中豪經過分析,認為部隊應向贛南發展,他說,贛南高山,樹木茂盛,同閩西、粵北山區相連,迴旋餘地大,並且物產豐富,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國民黨駐軍力量薄弱,向贛南去才是上策。最後,經過慎重考慮,毛澤東採納了伍中豪的意見。

1929年1月14日,除一部分軍隊由彭德懷、滕代遠指揮留守井岡山,毛澤東、朱德、陳毅率紅四軍主力3600人向贛南出擊。部隊經過一系列戰鬥,終於在贛南立穩了腳跟,同時由於毛澤東和紅四軍前委採取了一系列符合實際情況的方針政策,贛南的革命形勢迅速發展起來。事實證明,紅軍當初來贛南發展是正確的,這為以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奠定了基礎,也孕育著農村包圍城市這樣一條革命路線的萌芽。1930年春,毛澤東在贛南樓梯嶺會議上說:“紅四軍能有今天的發展,伍中豪應該記第一功,他是力主來贛南的。”

與林彪齊名的毛澤東愛將伍中豪

毛澤東在延安和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戰友們合影,可惜此時已經沒有伍中豪。

1929年5月中旬,蔣桂戰爭結束,贛南方面的國民黨駐軍回防,對紅軍壓力加大,而在閩西,地方軍閥陳國輝主力卻因粵桂戰爭爆發,赴廣東參戰,兵力空虛。根據這一情況,紅四軍前委決定派伍中豪率第三縱隊(伍中豪時任第三縱隊司令,林彪為第一縱隊司令)攻打閩西龍巖。5月23日,在閩西黨組織的配合下,伍率三縱秘密開進閩西,於夜間向龍巖縣城開炮,密集的炮火炸得陳國輝心驚膽戰,棄城而逃,這次陳國輝部一個營被殲滅,龍巖獲得解放。為了誘使陳國輝主力回援,伍中豪率領部隊主動撤出龍巖,於25日一舉攻下永定縣城,成立閩西第二個縣級革命政權,永定縣革委會,張鼎丞任主席。待陳國輝殘部返回龍巖後,伍中豪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攻龍巖,將陳國輝打得落花流水,倉皇撤逃,再佔龍巖。併成立了由鄧子恢任主席的龍巖縣革委會。6月初,陳國輝在廣東軍閥餘漢謀的慫恿下,糾集殘部5000餘人,欲和伍中豪爭奪龍巖,伍中豪為了誘敵上鉤,再度撤出龍巖,佯裝向江西退卻。陳國輝果然不知是計,趾高氣揚地開人龍巖,然而立足未穩,便被紅軍包圍,他萬萬沒想到,紅軍會以如此決的速度返回。這次敵軍5000人被殲2000人,被俘1500人,陳國輝化裝後得以逃脫,伍中豪率領的紅四軍第三次佔領了龍巖。

三打龍巖是我軍取得的一次重要勝利,是紅軍戰史上的一個輝煌戰例,作為指揮者,伍中豪的軍事指揮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拍手稱絕。因伍中豪戰功卓著,不久伍中豪所率的第三縱隊被擴編為紅一軍團第十二軍,伍中豪擔任該軍軍長,譚震林為政委。

血染黃沙,伍中豪犧牲的消息傳來,紅十二軍全體官兵失聲痛哭,毛澤東幾天不出屋,痛呼:“蒼天損我一臂膀也!”

在殘酷的革命戰爭環境中,伍中豪和毛澤東一起浴血奮戰,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1930年秋,伍中豪因患肺炎病倒了,住進中央紅色醫院,毛澤東得知後非常著急,不顧工作勞累,幾乎天天來醫院探望,每次來到伍中豪的床邊,都流露出關切的神情,又是摸額頭,量體溫,又是詢問病情,有時幫著蓋被子,倒開水。院長傅連璋後來回憶起來感慨不已,說:“毛主席對同志真是關懷備至,令人感動。”

在政治上,伍中豪始終站在毛澤東一邊。在紅軍轉戰贛南、閩西的過程中,領導層內部對有些問題的認識出現了分歧,有的領導幹部片面注重于軍事工作,主張流動遊擊;有的主張實行“自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制”,對於這些錯誤主張,毛澤東強調部隊的政治建設,強調黨的領導,強調加強根據地建設,這些都受到一些人的指責,被指為:“書記專政”。在紅四軍“七大”上,雖然伍中豪、羅榮桓等人堅決支持毛澤東,但毛澤東還是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也沒有當選為前委書記,毛澤東一氣之下,帶著賀子珍、江華等人離開紅四軍,不久又病倒,在病中發出“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的慨嘆。

1929年12月,在中央“九月來信”的正確思想下,也在伍中豪、林彪、羅榮桓等廣大紅軍將領的強烈要求下,毛澤東又回到了紅四軍,並在紅四軍“九大”,即著名的古田會議上,重新當選為前委書記,大會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羅榮桓、林彪、伍中豪、譚震林等11人為紅四軍前委委員。一場風波煙消雲散。

1930年8月,受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影響,毛澤東、朱德不得不違背自己的原則,率兵攻打長沙。戰鬥打得異常艱苦激烈,儘管指戰員英勇奮戰,連續進行了兩次總攻,但都沒有奏效,此時紅軍面臨被圍殲的危險,為了補充兵員,毛澤東寫信給在後方養病的伍中豪,要他儘快做群眾工作,補充兵員,火速前往長沙。伍中豪收到信後,不顧自己病痛,立即趕到江西吉安,組織起5000赤衛隊,向長沙增援。然而此時紅軍進攻長沙已告失敗,已撤往株洲。後來毛澤東見到伍中豪,拉住伍中豪的手,痛心地說:“豪子,你辛苦了,中央要求取長沙的決定不對呀!”伍中豪說:“對,我們應該向敵人薄弱的地區發展。”

1930年10月,伍中豪帶領一個警衛排從吉水出發,去調集贛西南各縣獨立團,準備向漳州進軍,行軍至安福縣時,遭到反動武裝安福靖衛團的突襲,伍中豪倉促應戰,但寡不敵眾,戰士死傷過半,不久彈盡援絕,伍中豪壯烈犧牲,年僅25歲。噩耗傳來,紅十二軍全體官兵失聲痛哭,毛澤東在屋裡幾天不肯出來,痛呼:“蒼天損我一臂膀也!”

與林彪齊名的毛澤東愛將伍中豪

常年跟隨毛澤東的老人回憶說,毛澤東很重感情,每次聽到戰友犧牲的消息,都會痛心不已,但人們印象最深的卻是三次:一次是盧德銘犧牲時,一次是伍中豪犧牲時,再有一次就是建國後羅榮桓去世了。“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裡每相違”,真摯的情感令人唏噓難已。這些人都是跟著他參加過秋收起義的戰友。伍中豪英年早逝,使毛澤東失去一得力戰將,使紅軍失去一位優秀青年將領,令人扼腕,但伍中豪的英名將永垂中國革命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