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實的董卓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一個人的歷史


董卓是東漢末年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如果沒有董卓,那麼權利爭鬥只會發生在皇宮之內,而有了董卓,權利鬥爭開始遍佈天下,可以說是董卓開啟了一個動亂的時代,而他自己很不幸,成為眾矢之的。那麼董卓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他又是如何進入東漢末年政治漩渦中心了呢?

董卓是隴西人,偏居西涼,身份低賤。他是個典型的孔武之人,不通文墨。史載他雙臂有力,武藝嫻熟,能左右開弓,同時射箭。那麼董卓最初是幹什麼的呢?

涼州地區,胡、羌雜居,百姓常常受到搶掠。因此,董卓受郡府召闢,征討盜賊。後董卓被中郎將張奐闢為副將,征討幷州有功,官拜郎中,受獎賞九千匹絹。這時董卓將這些獎賞都分給士兵們,自己不拿分毫。這說明了什麼?

董卓很會領兵,善養士卒,士兵跟著他有賞賜,因此董卓之兵慢慢演化為具有他鮮明個人特色的軍隊,這也為董卓後來的崛起提供了保證。那麼董卓是怎麼崛起的呢?

公元184年,韓遂、邊章、李文侯等人發動叛亂,威脅長安三輔地區,朝廷派皇甫嵩為主將,董卓為副將前去平叛,后皇甫嵩作戰不利,被朝廷撤職,改任張溫為主帥,重新佈置兵力。

這時張溫召見董卓,董卓率兵姍姍來遲。張溫不高興,於是責怪了董卓,董卓不服氣,言語頂撞。參軍

孫堅悄悄對張溫說,應該斬了董卓以立軍威。但是張溫說:董卓在涼州一帶頗有威望,斬了他,西征將沒有依靠。幾年之後,如果張溫知道自己放過董卓會造成天下大亂,估計腸子會悔青的。

溫曰:“卓素著威名於河、隴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

張溫佈置六路圍殲韓遂、邊章,結果很慘,五路都失敗了,只有董卓這一路安全返回。那麼董卓是怎麼安全返回的呢?

說起來很可笑,董卓不是打了勝仗,而是逃跑回來的。當時董卓被羌人、匈奴人包圍,形勢緊迫,為了突圍,董卓讓士兵攔水修堤,對外說是捕魚。然後率軍在高堤的掩護下偷偷的溜走了。結果是喜人的,六路出擊,只有一路返回,於是董卓聲名鵲起,被封為斄鄉侯,此時的董卓開始真正崛起。

那麼董卓的地位當時是怎樣的呢?董卓雖然在涼州驍勇,但是每次朝廷派人平定叛亂,都是以董卓為副將。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朝廷已經開始提防董卓在西涼做強做大。

果然,在皇甫嵩和董卓再次聯合,擊敗涼州叛軍後,朝廷下令,委任董卓為幷州牧,同時將所管轄的軍隊交由皇甫嵩指揮。這其實是明升暗降的做法,董卓沒有上當,說自己掌兵數十年,士兵樂於效力,還願意為朝廷繼續做貢獻,拒絕交出兵權。

卓覆上書言曰:“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於是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於是此時的董卓正式作為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臺,本來董卓領兵在西涼,對京都洛陽是無大害的,那麼這個跳樑小醜是如何進入東漢末年的政治漩渦的呢?

何進和十常侍爭權,造成朝政混亂。何進為了誅殺十常侍,詔令董卓駐軍關中上林苑,東郡太守橋瑁駐城皋,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聲稱要清君側,誅殺宦官。誰知道宦官沒有被誅殺,反而惹得十常侍狗急跳牆,率先刺殺了何進,自此宮內大亂,皇帝也被宦官挾持出宮。

這時朝廷已經提前派種劭帶著詔書勒令董卓退兵了,但是董卓沒有聽。千載難逢的機會,董卓不會放過。於是董卓率軍行進至洛陽城二十里外的夕陽亭,等待觀察局勢。機會被他等到了,長安城中袁紹、袁術率軍誅殺十常侍,城內一片大亂,火光四起,於是董卓率兵快速進城,尋找丟失的皇帝。自此,一個偏居西涼的挑梁小丑,在機緣巧合下站上了政治大舞臺,那麼他的表現怎麼樣呢?

當時進駐洛陽的兵力只有董卓,董卓迎回皇帝劉辯後才發現,如果不把朝局搞亂,那麼自己還會乖乖滾回西涼。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他以皇帝劉辯不能承擔社稷為理由,主張立聰明乖巧的劉協為新皇帝。其實這是一招昏棋,為什麼這樣說呢?

皇帝是國之根本,動搖皇帝之位只能引起一種後果,那就是自己被群起而攻之。而董卓自從做了權臣後,智商明顯不夠用,他在周毖、伍瓊的建議下,廣招賢士,任命良才,藉以收買人心。分別派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孔融、應劭、張邈為各地郡守,誰知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些人到達地方後紛紛舉兵相向,這時董卓才想起來後悔。

董卓不知道的是,這些人並不是嫌棄他給的官小,而是董卓動了他們心中的底線,即皇帝無過錯,卻擅行廢立,因此,在他們心中,董卓就是個佞臣。

董卓終於在他們的逼迫下,不再假裝斯文,假裝仁義,而是露出了猙獰的面目。既然假裝實行仁政不行,那麼就實行暴政。

於是董卓勒令士兵在洛陽肆意搶掠,禍害百姓,自己則穢亂皇宮,肆意糟蹋公主和宮女。

後關東諸軍聯合討伐董卓,而董卓這個人也是胸無大志,他沒有選擇正面迎敵,而是首先選擇了挾持皇帝逃跑。在他認為,還是自己的老家關中最安全。於是董卓火燒洛陽,率軍返回關中,準備據守函谷關,放棄半壁江山。董卓防守做得很堅固,有多堅固呢?

董卓造了一個郿塢,郿塢的城牆和長安的城牆一樣厚,裡面儲存了可以堅持三十年的軍糧,並且有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董卓打算的很天真,如果事成,則雄踞天下,如果事敗,也可以堅守到自己老死那一天。那麼董卓成功了嗎?沒有。

卓默然,遂與嵩和解。築郿塢,高與長安城埒,積穀為三十年儲。郿去長安二百六十里。雲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

既然外面城牆攻克不了,那麼自然會有裡面應對的辦法。司徒王允後來借呂布和董卓的矛盾,引誘呂布刺殺了董卓,董卓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做了這麼多,竟然會被身邊人所害。

回顧董卓的一生,董卓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就是一個挑梁小丑,其智力不足以承擔天下。但是機會使然,洛陽的動亂將他推上了政治舞臺。

他一開始還想假裝實行仁政,但是終究為天下人所不容。後想退回自己的老巢,藉以自衛。但是已經晚了,到處都是聲討他的聲音,而最後自己被身邊人所害也不奇怪。他又何時真正對身邊人和天下人有哪怕一點點恩惠呢?所以,董卓死的不冤!而他的出現是東漢朝廷的一個劫難。

悔不該當初張溫應該聽孫堅的話,早早的斬了董卓,那麼就沒有這麼多動亂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每日趣評


歷史上的董卓和三國演義裡面描寫的是不一樣的,並且基本上完全被羅貫中給黑化了。

董卓的父親曾經擔任縣尉,他年輕的時候好打抱不平,性情豪放,和羌人部落關係比較好。

董卓年長後,在隴西郡府擔任官吏,曾經大破匈奴。後來他戰功卓著,連續升遷,官拜幷州刺史、河東郡太守。

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和袁紹合謀除掉宦官,遭到太后阻攔。兩人便邀請董卓進京給太后壓力,以便能夠達成目的。

何進被太監殺害後,董卓便殺入長安城,另立了劉協為皇帝,史稱漢獻帝。

到這時,董卓希望能夠象霍光一樣,成為輔佐一代聖主的丞相。袁紹和曹操則希望能夠改變漢朝政府的政治格局,消滅掉外戚和宦官干預朝政的亂象。

董卓的行為嚴重傷害了士族集團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抗。

袁紹曹操和孫堅等人組成了反對董卓的聯軍,在他們的聯手進攻下,董卓接連戰敗,後脅迫皇帝遷都長安。

董卓原本是武人出身,看不起當朝的文官。文官們本來就屬於士族集團的成員,看到中國不斷的侮辱文人,就準備聯手除掉董卓。

他們買通越騎校尉伍孚,讓他身藏利刃,去刺殺董卓。結果刺殺沒有成功,涉案大臣紛紛逃跑。這就是三國演義裡曹操刺殺董卓的原型。

司徒王允花重金收買了董卓的義子呂布。

公元192年4月23日,李肅手持長戟刺傷董卓,呂布上前一刀殺死董卓。

董卓的死亡並不代表東漢朝局混亂的結束,而僅僅是一次開始。


新知傳習閣


正史上的董卓和《三國演義》的差不多,三國演義在刻畫董卓形象的時候,確實是比較符合史實的。當然董卓與呂布中了王允的離間計,那個是不符合史實的,其他的除了一些細節,基本吻合,那我們來看看董卓進京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吧。

董卓的父親叫董君雅,曾經做過潁川郡綸氏縣尉,董君雅有三個兒子,長子叫董擢,字孟高,次子叫董卓,字仲穎,三子叫董旻,字叔穎。

董卓是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出生在潁川。董卓後來隨父親回到家鄉,董卓年輕的時候行俠仗義,經常到羌人部落那邊遊玩,也就認識了很多羌人頭的首領。有一次,幾個羌人首領來看望董卓。

董卓把他們帶回家,然後直接把家裡的耕牛給宰了款待他們,羌人很感動,回頭之後給董卓送來了上千頭牲畜。董卓先是在隴西郡擔任官吏,負責治安,當時匈奴人經常過來騷擾,涼州就徵董卓為從事,率軍大敗匈奴,殲敵上千。

幷州刺史段熲就把董卓推薦給了朝廷。漢桓帝時期,董卓被任命為羽林郎。董卓武藝高強,有臂力擅射,這一點跟呂布很相似。

公元166年,鮮卑聯合羌人入侵,朝廷任命張奐為護匈奴中郎將,負責平定幽州、幷州,涼州三地的叛亂,而董卓擔任張奐的軍司馬。公元167年,羌人進攻三輔地區(京兆,左馮翊,右扶風)。

董卓、尹端率軍大敗敵軍,斬其首領,俘虜一萬多人,董卓因功拜郎中,後來先後擔任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後來董卓被司徒袁隗徵召,先後擔任幷州刺史、河東郡太守。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北中郎將盧植被免,董卓被任命為東中郎將,率軍攻打張寶據守的下曲陽縣,攻打兩個月不下,最後被免,冬,涼州北宮伯玉、韓遂、邊章起兵攻打三輔。

公元185年,朝廷命左車騎將軍皇甫嵩率軍出征,董卓被任命中郎將,擔任副將,後朝廷讓司空張溫代替皇甫嵩。張溫召見董卓,董卓遲到還言語頂撞,張溫參軍孫堅建議張溫殺死董卓,張溫沒同意。

張溫六路人馬,五路失敗,只有董卓這一路未敗,朝廷封董卓為斄鄉侯,封邑一千戶,後來還被封為前將軍。後來的事情就是三國演義的情節了。


歷史簡單說


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裡,對於董卓有如下記載:

行俠仗義,武藝超群

董卓字仲穎,隴西郡臨洮縣人。他從小喜歡行俠仗義,曾經遊歷羌人聚居地區,與羌人所有的首領都相交結。後來返回家鄉在田間務農,羌人首領中有人來看望他,董卓和他們一起回到家中,殺掉耕牛置辦酒席,與他們一起暢飲作樂。羌人首領們被董卓的真誠豪爽所感動,回去之後,收集各種牲畜一千多頭贈送給他。


漢桓帝末年,朝廷徵召六郡良家子弟充任羽林郎。董卓由於武藝高強,力大無比,能夠攜帶雙份弓箭騎在飛馳的馬上左右發射,被任命為中郎將張奐的軍司馬。跟隨張奐征討幷州立下戰功,朝廷任命他為郎中,贈絲帛九千匹,董卓把這些賞賜全部分給了手下將士。

有勇有謀,全身而退

黃巾起義爆發之後,朝廷徵招董卓,任命他為幷州刺史、河東太守、升任中郎將,率軍討伐黃巾軍,因戰敗被免職抵罪。韓遂等人在涼州起兵,董卓又被任命為中郎將,統軍西進抗擊韓遂。在望垣硤北,董卓軍被羌人萬人包圍,軍糧斷絕。 董卓假裝要捕魚,在回軍路上需要渡過的河中築壩截流,使數十里的水流靜止不動,暗中率領軍隊從壩下通過後再決開堤壩。等著羌人軍隊聽說消息後追來,河水已經很深,不能渡過了。

當時朝廷派出六支軍隊進兵隴西,五支軍隊大敗而回,只有董卓一支全軍而返,駐紮在扶風。朝廷任命他為前將軍,封斄鄉侯,後又徵調他出任幷州牧。

奉命進京,軍權獨攬

漢靈帝去世,漢少帝繼位,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劃誅滅眾宦官。

何太后不同意,何進於是徵招董卓,讓他率領軍隊到京師,並暗中命董卓為朝廷上書說:“中常侍張讓等人竊取並仰仗皇帝的寵愛擾亂天下,從前趙陽發動晉陽的軍隊來驅逐君主身邊作惡的人,臣下我集合將士來到洛陽,就是要討伐張讓這些人。”

何進此舉的目的是想脅迫太后同意他的計劃,董卓還沒有到京城,何進已經事敗身亡,中常侍段珪等人劫持少帝逃至小平津。董卓便率領將士到北芒山迎接少帝,保護少帝返回宮中。當時何進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被何進手下將士殺掉。何進、何苗的部眾沒有歸屬,便都依附了董卓。董卓又指使呂布殺掉執金吾丁原,吞併了他的部隊,所以京師的兵權只掌握在董卓一個人的手裡。

廢立揚威,兇殘不仁

這時董卓以很長時間不下雨為藉口,迫使少帝下令罷免司空劉弘,而由自己出任司空,不久升任太尉,又讓少帝授予他符節及虎賁衛士。

董卓廢黜少帝為弘農王,隨即又殺掉弘農王和何太后,改立靈帝的小兒子陳留王劉協,這就是獻帝。董卓升任相國,並讓獻帝封她的母親為池陽君,併為母親設置家令、家丞等官員。董卓率領精銳部隊來到京師後,正趕上朝廷大亂,所以能夠獨斷自主做廢立皇帝這樣的大事,控制了朝廷的武庫和軍隊,佔有國家的珍寶,威震天下。



董卓生性殘忍暴虐,於是用嚴刑酷法來威懾眾人,睚眥必報,滿朝官員人人都害怕自己不能保全性命。他曾經派遣軍隊到陽城,當時正好趕上二月初二,百姓都在設灶下拜祭神靈。軍隊的士兵衝上去,砍下所有男子的頭顱,駕駛他們的車輛和牛,裝載著婦女財物,把砍下的頭顱拴系在車轅和車軸上,一輛挨一輛回到洛陽,並說是攻擊盜賊所繳獲的,士兵們高呼萬歲。軍隊進入開陽門後燒掉帶回來的頭顱,把婦女們分給士兵做婢女侍妾。董卓甚至還進入宮中,姦淫宮女和公主,他的兇殘叛逆就是這樣。

遷都洛陽,權傾朝野

河內太守王匡派遣泰山郡的軍隊,駐紮在河陽津準備進軍洛陽討伐董卓。董卓派出一支疑兵做出要從平陰渡河的態勢,然後暗中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從小平津北渡過黃河,繞到王匡的軍隊後面發動突然襲擊,在河陽津北大敗王匡軍,王匡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滅。

董卓因為山東群雄都想起兵來討伐自己,惶恐不安。初平元年二月,他便脅迫獻帝離開洛陽遷都長安,臨走前焚燒洛陽皇宮,把洛陽地區皇帝、大臣的墳墓全都挖開,盜取裡面的寶物。



董卓到了西京長安後,自任太師,給自己加稱號尚父。 董卓又在郿縣修築城堡,城堡的牆和長安城的城牆一樣高,裡面儲存了夠吃三十年的糧食。聲稱如果大事成功,可以雄踞天下。如果不成功守在郿塢裡,也足以終老。

弄權害民,人神共憤

董卓十分殘暴,他曾經將投降的士卒幾百人押到酒席間,當眾割掉他們的舌頭,還有砍掉雙手雙腳,挖出雙眼的,但他鎮定自若,泰然無視。



太尉張溫素來與董卓關係不好,董卓對他懷恨在心,藉著天氣變化,讓人誣告張溫與袁術勾結,將張溫鞭打至死。

董卓還派人嚴密監視天下百姓的言行,一旦發現有不軌言行,立刻嚴刑拷問,輕則刑罰重則處死。當時天下百姓人人自危,見面也不敢交頭接耳,生怕被人聽到受到懲罰。

盛極必衰,物極必反

初平三年四日,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董卓的將領呂布共同謀劃誅殺董卓。這時,漢獻帝的疾病剛剛痊癒,在未央殿大會群臣。呂布讓同郡老鄉騎都尉李肅等人,率領十餘個親兵穿上宮廷衛士的服飾,裝作守門的衛士。



呂布按懷裡藏著誅殺董卓的詔書,董卓剛到,李肅等人就上前用兵器刺殺董卓。董卓說:“呂布在哪?”呂布說:“皇帝詔書在此。”於是殺掉董卓,又誅滅他的三族。

董卓的主簿田景撲向董卓的屍體,呂布又把田景殺掉,一共殺了三個人。

董卓手下沒人再敢亂動,董卓被除掉,長安的百姓都高興的互相慶賀,那些討好董卓的人都被抓進牢獄處死。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董卓這個人很有意思,你可以說他有勇有謀,可以說他亂臣賊子,可以說他昏庸無道,濫殺無辜。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他是那個亂世之中的一個梟雄。

董卓這個軍閥一直活躍在西北地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也是董卓這個軍閥的力量最大。

為什麼說董卓的力量最大呢?

因為皇室裡有事情的時候,是想借助董卓的兵力來解決的。那時候漢靈帝已死,朝中的大權落到了宦官和外戚派的手中。

因為宦官和外戚派的利益發生了衝突,外戚派想借助董卓的力量,把宦官集團給滅掉。可以說能想出這種辦法的人,腦袋裡絕對是進了水的,這明明就是引狼入室呀。你不想想,董卓這樣的人,若是被請到朝中來,那你還能把他給送出去嗎?

結果董卓真的被他們請來了,董卓一看朝中這個爛攤子,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了,這樣的皇室,還擁護它有什麼用,不如自己來當個皇帝快活呀。

董卓來到朝中進行了大肆的屠殺,為了彰顯自己的威名,董卓竟然有了新立皇帝的想法,這時候他想立一個傀儡皇帝,當做是他的槍,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當時漢靈帝立的皇帝是劉辯,劉辯也就是歷史上的漢少帝。董卓想廢了他,立只有幾歲的劉協為皇帝,劉協也就是漢朝最後一任皇帝漢獻帝。

這件事董卓有徵求當時的袁紹的意見,因為袁紹家的勢力很大,他必須要爭取文官集團的認可,但是,廢立皇帝,這可是大事,袁紹當然不會答應他了。

董卓很生氣,他要用殺戮來征服那些不服從他的人。

為了顯示自己的軍備實力,董卓白天就讓士兵大搖大擺的出城,然後晚上在讓他們偷偷的溜到城中,第二天接著外出。一連幾天都是這個樣子,大家都覺得董卓的力量真的是太大了。

通過這個手段,他還真的唬住了很多人。

但是,曹操和孫堅(孫策的父親)兩個人不屈服董卓,他們開始率兵到都城攻打董卓去了。結果,曹操戰敗,差點把小命給丟在這一次戰役之中。

孫堅就厲害了,不但把董卓給趕出了都城,而且還得到了傳國玉璽。當時的孫堅是袁術的部下,後來,這個傳國玉璽又跑到了袁術的手中。才有了後來的袁術當皇帝的事情。

董卓把都城裡的所有寶貝洗劫一空,又回到了西邊,他還挾持了漢獻帝。

這期間董卓殺人無數,手段之慘烈,駭人聽聞。不過,他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被自己的樣子呂布給殺害了,並且被滅了族。

董卓暴殄天物,死有餘辜,這樣的亂臣賊子,留在世上,也只能是禍國殃民,不得不說呂布殺了他,也算是為民除了一害。


史學達人


董卓,子仲穎,他原為東漢戍守邊塞的一個低級軍官,但為人狡黠,作戰剽悍勇猛。在隨軍參加平定西北遊牧民族叛亂的征戰中,董卓屢立戰功,後積功升遷至羽林郎,成為東漢末年鎮守西北邊疆的重將,並逐漸掌控了兵強馬壯的西涼精銳,擁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禮的資本。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劉宏薨逝,大將軍何進(漢靈帝內兄)擁立12歲的劉辯繼位。是為漢少帝。何進為了剷除稱霸宮中的宦官勢力,暗中聯絡世家子、西園八校尉之一的袁紹,誅殺統領八校尉兵馬的大宦官蹇碩。何進、袁紹等人密謀將宦官集團斬盡殺絕,為保萬無一失,何進密召幷州牧董卓率西涼鐵騎入洛陽為援。

何進、袁紹等人慾殺絕宮中宦官的消息不慎走漏,宦官們驚慌失措,遂鋌而走險,來了個先下手為強,將何進殺死,而袁紹又率軍入宮將宦官屠戮一空,恰在此時,董卓率部入京,朝中已無人能制衡掌控涼州雄兵的大軍閥董卓了。

董卓入洛後為部分黨人平反昭雪,併為他們恢復名譽,但他驕橫跋扈的軍閥本性很快暴露無遺,開始擅權攬政,獨霸朝堂。他廢黜少帝劉辯,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董卓的專橫暴戾激起了東漢文武大臣和地方州牧的一致反對,一場大規模的內戰正在醞釀,並一觸即發。

董卓統兵入京後,袁紹逃奔冀州。東郡太守橋瑁假借東漢三公的名義,號召天下州郡興兵討伐禍亂朝綱的董卓,關東州郡紛起響應。

關東諸雄共推“四世三公”的高門子弟袁紹為盟主,分兵佔據各戰略要地,準備相機共擊董卓。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無力抵擋關東諸侯的合力進攻,尤其是被驍勇善戰的江東孫堅挫敗,只得挾持漢獻帝撤往長安。撤軍西遷前,董卓先是縱兵大掠一番,接著縱火將已經有200年建城史、繁華富庶的洛陽城燒作一片殘垣斷壁。關東聯軍雖然人多勢眾,但卻各懷鬼胎,彼此欺詐吞併,董卓潰退長安不久,這群烏合之眾就迅速分崩離析了。

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後,大肆誅殺異己,無惡不作,引得天怒人怨。當時的東漢朝廷已經名存實亡,各地擁兵自重的割據勢力借討伐董卓而相互攻伐,搶奪地盤,一時間遍地兵燹,戰亂不休。董卓左右的一部分親信目睹董卓的倒行逆施導致天下大亂的不堪現實,也在私下商議除掉董卓這個亂源,以攫取兵權,爭奪天下。這些人中的骨幹分子有最獲董卓信任與倚重的司徒王允和其義子、勇冠三軍的中郎將呂布。

董卓被孫堅擊敗退出洛陽西遷長安後,為感謝王允“扶持王室於危亂之中”的巨大功勞,以獻帝的名義封其為侯,並賜其“食邑五千戶”。王允堅辭不受。最後在公孫瑞的勸說下,他才勉強接受了兩千戶。

公元192年春,陰雨連綿不休,淅淅瀝瀝下了好幾個月,一直對董卓陽奉陰違的王允自忖是天意暗示自己幹掉董卓,於是和公孫瑞、楊瓚等人暗室密謀,並暗中和董卓的貼身保鏢、都亭侯 、虎賁中郎將呂布取得了聯繫。

呂布,字奉先,五原人( 今內蒙巴彥淖爾)。呂布騎射皆精,膂力過人,剽悍無敵,原在騎都尉丁原麾下為將,兩人關係親密,情同父子。當初何進欲誅殺宦官時召丁原率部赴京為援,並攫升他為執金吾。何進被宦官殺死後,董卓乘機挑撥呂布與丁原的關係,攛掇呂布殺死了丁原,並帶兵歸附了董卓。董卓見呂布驍勇過人,且沒有心機,非常喜歡並器重他,接連將他提升為騎都尉、中郎將,還封其為都亭侯,用為貼身保鏢,兩人形影不離,親密無間。

一次,呂布因一件瑣事不合董卓之意,觸怒了董卓。董卓暴跳如雷,揮戟刺向呂布。幸虧呂布反應敏捷,方才倖免於難。由此,呂布懷恨在心。他向王允述說自己險些被董卓所殺的經過,王允 趁機將自己和公孫瑞、楊瓚等人的密謀和盤托出,並要呂布參與進來,作為內應。呂布感念董卓對他的恩遇以及父子之情,有些顧忌和猶豫。王允挑唆道:“他自姓董,你卻姓呂,何來父子之情?他投戟刺你時,念及父子情分了嗎”?呂布本來就是三心二意之人,見王允如此說,覺得有理,就答應配合他們謀刺亂臣賊子董卓。

當年四月,漢獻帝劉協久病初愈,在未央宮裡大會群臣。王允、呂布等人覺得這是個行刺董卓的好機會。

朝會當天,王允派李肅等十幾名心腹裝扮成禁軍把守住宮門。董卓佩劍大咧咧地跨進宮門,李肅疾步向前,拔劍猛刺,刺傷了董卓的胳膊。董卓猝不及防,仆倒在地,慌亂中大叫:“奉先吾兒在哪” ?喚呂布相救。呂布應聲喝道:“奉旨討賊臣”。隨即揮戟刺死了董卓。長安百姓聽說董賊伏誅,“歌舞於道”,痛飲慶賀,並將董卓肥碩的屍體點了天燈。

王允、呂布謀刺了逆臣董卓,卻無法掌控涼州軍那幫驕兵悍將,更無力解除他們的武裝。董卓部將李傕、郭汜以為董卓報仇為由,率十萬人馬攻入長安,擒殺了王允和他的幾個親信。呂布乘亂殺出重圍。之後,李傕、郭汜為爭權奪利又相互廝殺火併, 諸豪強也混戰不休,殺得關中地區血流成河,“白骨蔽野” 。不久,李傕被曹操攻殺,郭汜死於內訌。董卓把持朝政期間以及被呂布刺死後,東漢朝廷威儀盡喪,皇帝成了任西涼軍閥擺佈的傀儡。董卓死後,關東各大割據勢力乘機搶佔地盤,擴大實力,群雄割據的亂局已經形成。社會從此進入大混亂時期,為後來三國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插圖為網圖】

【寫作辛苦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一說起三國時期的謀士,估計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孔明以及司馬懿。還有不少人表示,他們的主子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人,才取得了後來的成就。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手下的謀臣的智慧一點也不輸孔明,但是卻早早的就退下了三國的舞臺,成了人們飯後的談資,他就是董卓。

在曹操、劉備等一眾人出場之前,董卓絕對是當時政治場上的明星。他一出場氣勢就非常足,當時他直接來了句"天子何在",幾十號大臣竟然沒有人敢應話。當時袁紹也在場,但是也不敢直接對上董卓,可見董卓的威壓之盛。董卓一生的經歷非常豐富,他曾經跟著別人做過馬仔,也在太師的位置上逗留過,和美人貂蟬有過曖昧,獻帝更是他手下的傀儡,這樣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風光了。

董卓一出生,日子就非常富貴,受盡了身邊人的寵愛,所以變得放縱任性,性格也比較兇狠。後來他當上了太師,生活非常奢侈,同時也非常殘忍。他自己建造了一座城堡,命名為"萬歲塢",可見他的野心以及霸氣。他當時領軍在行進途中,還經常大擺酒席,和眾人一起享樂。那些投降的敵人,如果稍微有讓他不如意的地方,他就要割掉人家的舌頭,或者是剁掉人家的手腳。他甚至還曾經挖了別人的眼睛用鍋來煮,和他同席的人經常嚇得面無血色,但是他還以此為樂。董卓兇狠異常,隨意屠戮人,不把人命當回事。

即便是如此,董卓手下還是有不少高人的,尤其是他的謀士李儒。李儒的智慧絕對不在孔明之下,也是當時董卓依賴的唯一謀臣。董卓給他的權力以及地位,不輸於劉備給諸葛亮的。可以這麼說,董卓之所以在三國前期的時候能那麼橫,背後絕對少不了李儒的幫忙。其實,李儒的選擇也沒有錯,如果不是董卓太意氣用事的話,可能成就大事的人還真是董卓。當時為了讓董卓更加信任自己,李儒還選擇了聯姻的方式,結果連累了自己,最後想和董卓撇清關係都不行。

李儒此人雖然能算計,但是他怎麼也沒想到,最後董卓竟然是死在自己人的手裡。呂布為了美人,竟然槍指自己的義父。書裡面有記載,因為董卓生前做盡了壞事,所以人們都非常痛恨他,他死後屍體被扔在東市上暴曬,後來還被點了天燈。


讀唐史


董卓就是一個西北老賊、老軍閥,並且極端地飛揚跋扈,惡行累累。

【亂殺大臣】

董卓進洛陽把持朝綱之後,手握重兵,霸佔天下珍寶,名聲和氣焰張一時,就得意洋洋地對群臣說:我這個人根本就不是人臣之相,總會有一天富貴到極點。這個老賊,可以說是看誰不順眼就殺誰,當時的名士蔡邕,不想給他賣命,老賊怒道:我能滅你全家,你來還是不來?蔡邕只好屈服。有一次侍御史擾龍宗上殿請示問題,結果沒有摘下佩劍,董卓立刻把他亂棒打死。

【焚燒洛陽】

董卓進京沒兩年,就弄得京城腥風血雨,後來強制遷都,死人無數,並且還放了一把大火,把洛陽燒了個一乾二淨。在遷都長安之後,老賊就問御史中丞皇甫嵩說:“義真,你害怕不害怕啊?”皇甫嵩答道:“明公你以德服人,大家才剛剛開始慶祝,有什麼害怕的啊?如果濫殺無辜,天下的人都會怕你,何止我一個人啊?”

【自比周公】

董卓掌權之後志得意滿,得意洋洋之間問蔡邕:

我這個人和當年的周公旦是不是有一拼啊?蔡邕說:明公你威震天下,當然是功勳蓋世,但是比起周公來,我看還差點,等關中地區平定下來後,我們駕車回洛陽,再提這件事情也不算晚。

【目光短淺】

董卓在距離長安城260裡的眉縣建立了一個城堡,堅固無比,裡面盛滿了糧食和珍寶,足夠三十年之用,老賊經常說,能得天下就得天下,不能得天下,後半生就作一個寓翁也很不錯啊!現在看起來,董卓真是目光短淺,一相情願,老賊殺了那麼多人,一旦失勢,保準他活不到當晚。

後來王允和呂布共同誅殺了董卓。


作家王麟


從個性上看,董卓是一個講義氣的好哥們!從做人到品性上面都是。他就是一個帶領哥們享盡榮華富貴的人。只是用到治國理政上面就變成了有義氣沒原則的護短君主,這也是他最終失敗的原因。

董卓本性豪爽,好行俠仗義。對親朋好友都非常好,正是這種性格讓他在當地很有威望,大家吵架了,請董卓來,一句話一個屁股,大家就都賣他面子,事情就過去了。這也是他被舉薦作為涼州軍閥的主因,他與當地的羌人相處得非常好,羌族人都服他這位好哥哥。

董卓對待親朋好友兄弟姐妹非常好,就算他們犯了錯那也是儘量的護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在董卓軍中就沒有不擁戴他的。即便他被殺了以後,也沒有幾個願意背叛他的。但是正因為這種護短變成了一種縱容,比如,涼州軍所到一處便燒殺搶掠,董卓深知這樣做不對,本意也不想這麼做,但是他又捨不得責備他們,最終導致民心盡失。

其次,由於護短,這又使得董卓作為領導人不稱職。比如,涼州將領與非涼州將領發生衝突,他就會幫著親信熟人。這又造成朝廷法令混亂沒標準尺度,這又造成大量朝臣反對他。這也是後來十八路諸侯反董卓的主因。


優己


董卓之人我們最普遍的瞭解是在《三國演義》中,都是對他負面的描述,典型的反面教材

1、他是兇狠殘暴、荼毒百姓的亂世奸臣。

董卓在十常侍之亂中保駕回宮後,依靠他的軍隊掌控了朝政,並且放縱他的士兵,在都城內打劫百姓,搜刮財務,姦淫婦女,濫殺無辜,老百姓深受其害。

2、他獨攬大權、篡漢自立、貪慾無度、飛揚跋扈。

董卓廢黜了皇帝劉辯,扶持陳留王劉協為皇帝,之後賜酒毒死了劉辯,封自己為相國,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至此朝廷由他一人專權。他每天夜裡進宮,姦淫宮女,晚上就在皇帝的龍榻上過夜。甚至解剖企圖刺殺他的人。貪慾驅使下的董卓,野心膨脹,肆意妄為,引起官員們的強烈憤慨和反對。

3、他氣量狹小、性情暴戾。

在作戰時因為一些小事懷恨自己的上司張溫,董卓掌權後誣陷他跟袁術勾結,把張溫在街上活活拷打死了。

《三國演義》中對董卓的描述基本屬實,但並不全面,在《三國志》中我們可以看到董卓的另外一面。

1、豪爽豁達,廣結英雄。

董卓年輕時就喜歡行俠仗義,曾經到西北少數民族地方,廣結羌族首領為朋友。有一次羌族的首領途經董卓處來看他,他把正在耕田的牛宰了來招待客人,首領們被董卓的豁達和義氣所感動,回去後回贈了各類牲畜上千頭給他。

2、關心下屬,管理有方。

董卓擔任行軍司馬時,在攻打併州之戰中立了功,朝廷給他加官並賞賜了細絹九千匹。董卓接受了官職,卻把所得的九千匹細絹全都分給了手下的官兵,由此屬下官兵都心甘情願的為他賣命。

3、有勇有謀,全身而退。

西北韓遂造反,朝廷派了六路大軍圍剿,其他五路都連吃敗仗損兵折將,只有董卓這一路全身而退,沒有什麼損失。董卓到現場後發現自己相比韓遂的軍隊兵微將寡,不能硬拼,於是用計故意讓士兵捕魚蝦當做軍糧以迷惑敵軍,而暗地裡堵住上游河水,然後趁機後撤,再挖開水壩,等到敵軍趕到時,由於河水漲的太深不能渡過去了,因此董卓得以死裡逃生,朝廷因為他保全軍隊的功績封他為前將軍。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在《三國演義》中董卓是一個大反派角色,而在比較接近史實的《三國志》中,董卓也是有一些優點的,這也正是現實社會中人的複雜性了。

(深入淺出說歷史,歷史與你很近。謝謝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